地北天南倾心教研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u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育栋,中学高级教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深圳市南湾学校副校长;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组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全国教育科研联合体常务理事;先后获省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省级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说课一等奖、中央教科所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全国高中课堂教学研讨展示课一等奖、教育部第九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二等奖,及教育部课题研究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曾在《中国教师》《新课程研究》《教育》《广东教育》《管理观察》《有效教学的校本研究》《家庭教育》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
  走进魏育栋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就是满书柜的书。多年来,他始终以书为友。他说:学习不仅是教学需要,更重要的是精神追求;教育的管理者要学会反思,善于反思,反思自己的学习与管理,反思自己是不是一名学习者,是不是一名研究者,是不是一名教育的引领者。唯有这样,才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内蒙的优秀教师
  魏育栋从1990年走上讲台,先在内蒙古北部边陲县城教书,从一个普通教师到全县名师,再到省级名师。如果按一般人的思路,他也许就在这个边陲县城默默度过一生;但勤奋好学的他,上天似乎没有给他太多安逸与享受。2002年5月,他申报国家“十一五”教育研究课题被批准了,这改变了他以后的道路。
  当时,学校决定由他负责国家级课题研究。在接受任务时,他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长期以来的学习、研究终于有了结果;担忧的是对课题比较陌生。他只好暗下决心,努力完成好这个项目。同年10月,中央教科所、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联合在昆明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议,魏育栋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他结识了许多专家和学者,通过交流,不仅增强研究课题信心,同时,也让他对当下国内外教育研究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思考。
  在此期间,他不仅坚守教学一线,承担学校班主任工作与教学,还代表学校参加课题研讨会。为了做好课题,他四处请教,带领课题组成员在学习中做研究。经过不懈的努力,刻苦钻研,他承担的课题成果终于得到了课题专家的重视与赞扬,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魏育栋说,学习也是一种历练,在不同的阶段让我开始品尝作为一个教师的尊严,从此感受到压力,开始琢磨自己的行为,能有机会将自己的思想付诸行动。
  几年课题研究,在各种场合结识教育界同仁与专家的同时,也给他带来发展的机遇。2005年,云南某大学附中、呼号浩特市某重点中学以及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多所重点学校先后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最后,他选择了深圳。
  当时,选择来深圳需要勇气。毕竟在老家“经营”了15年,他的同事,他的学校,给了他太多期望与不舍;还有年迈的父母,不愿他从稳定生活的地方,再到一个陌生环境。他说,进步就应敢于打拼,从头再来。当时的深圳,不论是教育理念还是学校管理都走在全国前沿,更可贵的是和国际接轨的教育科研以及富有活力的现代教育意识,增强了他对深入进行教育改革的信心。
  临走前几天,他还在给父母亲重新装修房子,更换并增加暖气片,储备冬季用的碳块……可喜的是,一家人都支持他的选择,母亲含着泪说:“去吧,我儿子有本事,我就高兴!”
  深圳的校长助手
  刚到深圳他还是一名聘用教师,两个月后,他凭借自己的学识、勤奋的努力,以及在科研领域的独特思考,成功通过千人竞争的招调考试,成为深圳一名正式编制教师。开始,他在深圳布吉高中当班主任,同时教6个班的历史课,后来又做年级主任,不久就担任教科室主任。此时,正好赶上布吉高级中学向“高级示范高中”迈进,他协助学校完成了迎接“广东省高中教学评估”及“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为学校跨越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9年8月,深圳市龙岗区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副校长。魏育栋以笔试、面试、总分三个第一考取。在南湾学校担任副校长以来,他当好校长的参谋与助手,协助校长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学校制度,加强干部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文化引领办学,特色成就品牌”,协助学校进一步挖掘、提炼和丰富办学思想和文化内涵,主张“从心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创建家长义工组织,促进家校社区和谐发展。在“科研从实”精神指导下,先后申报立项4项国家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区级课题。带领全体教师立足校本、立足课堂、立足学生实际,先后承接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南湾学校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南湾学校国学教育研究》及龙岗区《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课题研究。他本人被授予《南湾学校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是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有效教学的校本研究》一书的副主编。
  既要当好校长的助手和参谋,又要指导、支持、服务部门和教师开展教学研究,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困难,这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他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近年来,脊椎酸痛一直困扰着他。回家后,妻子就常帮他按摩保健,缓解他的疲劳与辛苦。不知不觉,刚到中年的他,便被人习惯地称起“老魏”……
  “教、学、研、训”四位一体
  魏育栋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将课堂视为教育的核心,注重研究学情、教情,面向每一名学生,用爱感染每一位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0年,在南湾学校主抓教学期间,魏育栋主张科研教学双驱动,通过课堂教学来促进师生成长、学校发展。提出“以素质为核心,立足能力发展”来加强教师的课程领导力,鼓励教师挖掘课程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手段,提升整合开发课程的前瞻性,优化课程转化方式与手段,以逐步提高课程在教育教学上的主导作用。他主张以人为本,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社会公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国际视野,引导教师潜心做“五个研究”(研究学生、研究文本、研究策略、研究过程、研究评价)的有心人。他组织师生自主合作探究,聚焦课堂,实现教学 “同课同构到同课异构”的资源共享方式,组建集体备课“智慧小组”,以学科组为单位,选择好一个课题,在集体研究形成共识基础上,形成精品教案,推广好的课堂设计,促进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魏育栋推动教学模式改革,让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设计提高转化为精神文化产品,让教师从“教书匠”走向“学习型的研究者”。进行分段走班教学,实践探究学习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兴趣,品尝快乐,健康成长。
  在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上,魏育栋坚持“教、学、研、训”四位一体的指导思想,在完善学校校本培训体制与机制上,结合学校特点,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动性,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空间与展示舞台,为探索教师持续学习和发展的学校文化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魏育栋不仅在专业成长上帮助青年教师大胆探索思考,同时,在生活上、情感上也细心关怀年轻教师。正如他自己所言:“对青年教师既要重视行为的规范性,又要尊重人的感情;青年教师的行为需要激励,但在生活上、情感上更需要关注和关怀。这样,不仅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的人生价值充分实现。”他经常说:如果把学校比作草原,青年教师就是一匹匹骏马,让他们自由驰骋、快乐成长,是每一名学校领导不可推卸的责任。
  师者的儒雅与博爱
  在魏育栋的具体指导下,数学教师王芳、徐峥娜,语文教师涂丹妮、张武进,英语教师庄该、魏紫萱先后在国家级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奖;历史教师高蕊、辛爽、胡宏霞分别在市级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奖。
  多年来,魏育栋没有因行政职务而耽误研究与教学。他本人也积极投入多个学科的教学竞赛活动中,先后荣获多个全国新课程课堂教学奖,他的课,生动活泼,给青年教师评课也很中肯。青年教师说他的讲座是精彩幽默的“好教材”。他以自身人格力量感染学生,引领教师。他的座右铭是:帮助别人就是成就自己。正如他的学生在博客上留言:“我一直觉得在我的人生历史中,高中3年是最不堪回首的一个阶段;如果说再来一次的话,我决不会如此度过。但是事实求实地讲,如果说这3年有什么深远意义的话,那就是包括在未来若干年都不能忘记的一个人——我的魏老师!”
  有人问:您希望在师生心中成为什么样的教师?他毫不犹豫地说:做一名爱学习、善于研究的教师。从北疆到南疆,从教学一线到学校管理者,不管身份如何变化,地域如何的变更,他始终坚持读书的习惯。
  学校教师这样评价他:学者的思辨,教授的风范。同事赞赏他:不折腾、不盲从、不浮躁。说他在观念上与时俱进,善于沟通,勇于创新;在为人上以身作则、高度忠诚、为人师表;在业务上乐于学习、勤于思考、精于管理。而他,则笑称自己充其量只是一名“草根研究者”。与人交流时,他只说自己喜欢读点书,喜欢思考一点问题。而学校师生从他身上感受到的是:师者的儒雅与博爱。
其他文献
“教育是事业,其含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这句话道出了做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真谛,也给学校的领导者提出了要求。  校长应该是一个出色的设计家  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做一名优秀的校长不仅要懂得身正为范,更要懂得怎样去设计。  设计型校长要先设计学校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
文化是一个学校得以发展和传承的根本,当一所学校无论是在软建设(制度管理、人文精神和理想的追求),还是在物质建设(校园硬件建设、校园的硬件设备等),当上升到文化的程度,如同一个人,有了血肉一般,那么这所学校就具有了“灵气”,有了自己的特色,有了发展的根本基础,当各种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这所学校也就具有了“精气神”,这种“精气神”是一种特质,在这所学校的每个人身上或是每个角落都能够体现出来。如果这所学
“有人质疑全世界只有中国学生做眼保健操,那是自然的啊,因为眼保健操是一套纯粹的中医护眼法,而别的国家没有中医学理论的传承,怎会有这样的眼操呢?”新版眼保健操的参与制定者之一,北京同仁医院中医眼科主任邱礼新说。无论是1963年的老版眼保健操,还是2008年的新版眼保健操,都按照中医腧穴理论,对眼睛周围进行按摩,所按摩的睛明、太阳、四白、风池几个穴位,都是中医预防、治疗近视的关键穴位。所以,大多数中医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保障,追求大学教学科研的优质化和顶尖化,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西班牙高等教育的历史传统强调各大学之间的均衡发展,故在国际著名大学排行榜上难觅其踪。进入21世纪,为应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挑战,西班牙开始了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确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即到2015年实现高等教育的优质化,在政策上鼓励高校向国际顶尖化的科研水平与教学质量奋进,以此确保西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给高等院校的发展既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尤其是近年来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各高校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表现在师资队伍建设的竞争更为突出。如何通过创新激励机制稳定队伍、吸引人才,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已成为高校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改革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教师的需要是导向  所谓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即是在尊重高校教师主
2011年3月11日,地震及其所致的大规模海啸,引发了由东京电力公司负责运营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最高等级的核泄漏事故。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有关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污染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日本政府要求东京电力公司以两年后能开始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为目标,开展具体准备工作。日本政府罔顾核污染水入海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在缺乏充分科学论证、国际监督
家住重庆市沙坪坝区的杨先生,因为孩子正在读高三,想给他突击提高数学成绩,于是陆续给某教育机构缴纳了21万元数学补课费。杨先生原以为在重金投入后,孩子的数学成绩会有质的飞跃,至少可以考到100多分。但没想到孩子在这次摸底考试中,只考了59分。杨先生气愤不已,觉得被骗,于是在2021年4月20日联合家人找到培训机构讨要说法,而培训机构负责人则报警称有人闹事。面对民警,培训机构负责人解释道,杨先生的孩子
行人在茂密的森林里迷失了方向,周围除了树木还是树木,找不到一条出路。他做出了极大的努力,费尽周折,还只能在森林里打转,行人绝望了。一只乌鸦挺身而出,要与行人交朋友,并自告奋勇为行人当向导。  “请相信我吧,朋友,我是森林中最出色的向导。”乌鸦拍拍胸脯自我介绍,并极力安慰行人:“一点也不自夸,我祖祖辈辈生活在森林里,是森林的活地图,这森林的每条路我都了如指掌。”  于是,乌鸦在前面引路,行人跟随其后
一  “你知道光的速度吗?”林远微眯起眼睛,又装出一脸学识渊博的样子。  “当然,”我瞟了他一眼,不屑地说,“三十万公里每秒。”  “很快是吧,但从整个宇宙的角度来说,光可慢了,”林远继续保持一副得意的样子,“一光年是光跑一年的距离,所以我们看一光年外的星球是一年前的样子,因为光用了一年才跑到我們这儿。”  我抬起头,睁大了眼睛,惊奇地看着他。  林远笑了起来,显得更加得意了:“震不震惊?没准你头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互联网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已来临。作为信息技术应用和研究的前沿,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并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互联网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全新的理念、内容,另一方面又给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  网络在我国高校发展的现状  互联网是将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其它通讯产品综合于一体的电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