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15295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信息技术逐步在初中教学中演变成一门独立的课程。但是以发展现状来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课程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很多初中学生严重缺乏信息技术知识。本文以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讨论话题,具体分析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有效性 教学方法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讲,更具有创造性、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社会实用性和综合性等特点[1]。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初中学生熟练掌握基本信息技术知识之外,还要让学生顺利应用一些简单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创造。虽然信息技术教学并不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但对于初中生的综合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为后期有关信息技术的深入学习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还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初中学生的知识接受学习能力。因此,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推进素质教育。
  1.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的原因
  1.1师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不够重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学由于在初中阶段不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师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不够重视,导致要课程占用信息技术课程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有些学校直接就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除此之外,由于师生不重视,教师只是简单传授基础知识,而没有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另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个较大的误区,错把信息技术课看成计算机课,导致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发生偏差,忽略信息技术知识的教授。
  1.2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硬件设施落后
  硬件作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之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本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通过这些硬件设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在初中阶段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视不够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导致有些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硬件设施严重不完善,尤其是在农村这种现象尤为严重。经过调查发现,在很多学校的微机室可以被用到的电脑不到65%,外加九年义务教学的普及,初中学生越来越多,这种电脑供不应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2]。
  1.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严重匮乏
  在影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原因中,除了意识、硬件设施建设不完善之外,师资队伍严重匮乏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都是教授其他课程的老师,而这些老师在信息技术知识方面不够全面,导致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不能全面教授信息技术知识,严重影响到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
  2.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2.1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师资队伍。
  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作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两大硬伤,政府应该加强建设,设立专项的建设基金,帮助一些弱势学校,以此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的顺利展开。或借助社会力量的帮助,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添砖加瓦,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另外,在师资建设方面,要不断加强对在职信心技术老师的知识技能培训,以此强化教师的教学意识,改善教学方法,从而完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师资队伍,保证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开展。
  2.2纠正教学误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错把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当做计算机课,导致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只是采用传统的讲台教学,或者教师总是演示学生做笔记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严重缺乏教学活力和学习创造性,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意识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师生应该加深对初中信息技术的认识,合理处理好信息应用和信息处理之间的关系,着重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明确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并通过课堂的演示和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上台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加以讲解,对于不足之处,教师则进行补充说明,以此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学习欲望。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更新知识,以此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冬梅.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创新的沃土(下)——自信心和意志力的培养[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12):22-24.
  [2]段觇.论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A].无线互联科技,2013(8):186-187.
  [3]许思贵;张雁.基于MOODLE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学习平台[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43-44.
其他文献
在数字图像领域,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图像不可避免的受到噪声的污染。噪声破坏了图像原有的信息,对图像的后期处理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图像的预处理阶段进行图像去噪。图像中
电动汽车依靠电力驱动,电力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相对于石油,价格低廉。使用电动汽车不仅可以避免汽车排放的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以及对人体的危害,还可以节省高额的燃油费。电动汽车充电分为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无线充电又包括感应式、谐振式、电磁辐射式。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magnetically-coupled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MCR-WPT)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信息技术课程已经蓬勃发展,但传统的课堂管理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已经逐渐显露出弊端,课堂管理问题成为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从分析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管理现状入手,提出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信息技术课程课堂管理策略,以期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 课堂管理 有效教学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学科以其
当今是网络开放、电脑普及的时代。学生从启蒙开始,已广泛接触电脑,小学三年级就已经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很熟悉电脑操作,但是目前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兴趣不高,这当中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笔者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任课教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纯粹等于上网,上网学生人人喜欢,上课却未必个个接受。再加上学生的个体差别比较大,有的学生懂得比较多,动手能力强,操作熟练,而有的学生懂得
从新课程要求来看,信息技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信息技术素养是指从技术角度出发培养学生高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表达信息的信息技能,信息道德素养是指在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情操,能够合法、合情、合理地利用信息,使信息产生合理的价值,同时负责任地使用网络。这两者相比较,信息道德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具有很好的道德素养,否则掌握再多的信息技能也没有意义。所以培养学
摘 要: 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指出:计算机将渗透未来生活的每个细微方面。而尽早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将会极大地提高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活素质和生存能力。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新世纪国家教育的核心。同时,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策略  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