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使用英语错题本的几点体会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是一个不断出错的过程,错误出现了,要及时反思和改正,总结经验以免再犯。只有从根本上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英语纠错本是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使同学们能发现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并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但许多同学没能很好地领会错题本的意义,从而在盲目中纠错,使错题本的功能大打折扣。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有效使用错题本,以期能对广大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英语;错题本;使用;有效性
  一、不同英语题型的有效改错方法与技巧
  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决定其内容纷繁复杂。比如单词、短语的固定搭配等,确实需要大家死记硬背;而在考察过程中,往往检测的又是实际应用能力。又因英语题型基本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考察基础的知识型题目和考察综合运用的能力型题目。
  (一)知识型的题目改错方式
  对于知识型的题目,除了更正错误,加以明晰,并在今后的复习中注意,把相关的知识点总结整理在一起。如He put some books on the table.很多同学就忽视了put在此为过去式,因而在时态的判断上出错。而此类用法的单词还有cut,put,read等,在整理时就应注明。
  (二)能力型的题目重在总结做题的方法和技巧
  能力型的题目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等方面。下面以阅读理解为例,总结我们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应注意的方法和技巧:
  1.看题干抓住要点。弄清题目要求,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阅读,这样就能把握方向,提高阅读效率及答题快速阅读的正确性。
  2.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排除心理障碍。不要因为阅读文章中有较多的“拦路虎”,成紧张心理,导致越读越慌,从而影响正常的答题。
  3.突破生词关。切忌一个词一个词割裂地理解,或将无关的词硬凑在一起理解,以致无法获取句子语义及特定语境中篇章的意义,造成信息流中断,曲解或偏离题意。
  4.善于抓关键词、关键句和主题句。文章(或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文章或段落的关键句或主题句,对文章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要学会正确猜测词义,有机地联系前后、上下文,读了上文,猜测下文,不要逐词翻译,造成前后脱节,缺乏语感,以至于理解错误。
  5.充分利用语篇中的文字或图表形式等基本信息,准确地捕捉关键事实和细节,进而归纳出主旨大意,领会全文的逻辑关系,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进行有效的分析、推理、判断,挖掘字里行间的深层内涵,从而更深一层地理解全文的含义与中心思想。
  6.针对题目要求准确完成答题任务。看其是否与文中内容相矛盾,有无文中信息支持点,再有就是看它是否完全符合题目的要求(有时还得考虑相关的课外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基本知识)。如果是判断正误题,更着重于文章的事实、细节与主旨;如果是选择正确答案则更要注重文章的特别事实、过程与相关的重要信息;如果是回答问题或依据短文完成句子(或填词)的,则注意文章的关键词语、主题句及文章的整体旨意。
  二、错题本的有效使用
  1.要善于总结反馈,举一反三。作业能使同学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学习质量。要把自己容易犯的典型错题记录下来,进行归纳总结,并及时反馈,在认真听老师讲解错题的同时,要在纠错本上归类记载,注明纠错方法,以免重犯类似的错误。
  2.通过错题本的记录,要让自己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应当定期检查错题本,要让自己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养成及时改正错误的好习惯。可以给错题本设定不同的格式、符号、色彩、图表等,也可以同学之间观摩交流、取长补短。
  3.及时整理和反思。对于每一个错题都要经过认真的分析,反思出错的原因,找准致错的症结,及时进行改错,及时整理,降低再次犯错的可能性。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自己的错误进行分类,并将各题注明属于某一类型。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方便,另外也简化了“错题本”。
  在整理的过程中,也要注上完整的分析过程:出错原因;标明解题的正确方法或依据原理;写出正确答案。同时写出个人的反思记录。比如:基础不牢,今后需要看清、记准;粗心、马虎,需要更正态度、调整心态;方法、技巧欠缺,需要专项的训练和培养。
  4.虚心借鉴别人的方法和技巧,反思自己的行为,善于写体会和心得。例如:老师试卷评讲时,要注意老师对错题的分析讲解,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步骤及小结等等。并在该错题的一边注释,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暴露出自己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及根源的分析。总结得多了,自然会有心得体会,渐渐認清思维的种种障碍(即错误原因)。
  三、反思和整理的几点建议
  1.按照记忆规律办事,要经常阅读,经常反思、总结、归纳。错题本不是把做错的习题记下来就完了。之所以出错,大多因为知识点不扎实,所以对待错误要经常见面,时间间隔自己决定。比如一周,也可以两周或一个月,或学完书本的每一章节等,尤其准备下一次考试时,拿出错题本,浏览一下,对错题不妨再做一遍,复习时对完全弄懂的题划掉,还没有明白的题做上标记,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
  2.学会筛选。在日常的学习中,做到会的不看,不会的细看。不懂的学会请教,重点的标记。特别是听也听不懂的做好记号,以便特别识记。
  3.学会交流合作。虽然每位同学的“错题本”不尽相同,但其他同学的“错题本”中的优点是可以借鉴的,因此,同学们平时也要注意相互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同学们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练习的准确性。
  作者简介
  郭津池(2001.03.03—),女,共青团员,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高三九班英语课代表。
其他文献
摘要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我国企业也在不断的改革。在新时期背景下,企业发展的重心随着国际经济发展的变化转移到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党建工作有所忽视。因此,企业如何做好党建工作,如何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成为我国企业目前改革的重点。本文针对新时期背景下如何深化企业党建工作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深化  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情况下,企业的发
摘 要:品德与社会是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发展意义重大。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游刃有余的开展课堂教学,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文章结合工作经验,浅谈小学农村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学习兴趣;教学氛围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品德与社会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
摘要 在对外汉语的教学工作中,许多的外国学生都抱怨汉语难学,这不仅仅因为汉语的许多词语发音相近而意思却完全不同,还因为在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惯用语。本文主要就汉语惯用语的特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惯用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惯用语教学实施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特性;问题;策略  1 引言  随着近些年来中国改革的深入和对外交流的加深,许多的外国人对于中国的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其中,有许多人把说汉
摘要 纵观教育界近三十年的改革历程,最有意义和最具成效的莫过于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改革。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设定正确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遵循这一原则对英语课程进行改革,使高校英语教学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研究从分析能力本位教育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特点;探究学生英语能力本位教育的多渠道培养模式;提出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促使学习效率提高三个方面进行。本研究将对英语教学能力本位论的发展起到
摘 要: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时,应先讲解语文知识,之后,展示立体的图片和生动视频,创设逼真的情境,促使学生主动阅读,逐渐增强学生的语感和阅读能力。此外,教师还应预留时间,引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课外书籍,使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必然会获取较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迅速发展, 高职院校的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高等数学是很多专业须要开设的公共课,存在着概念的抽象性高、逻辑性很严密、需要精确的推理等特点,因此, 高等数学一直被人们所推崇, 成了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高等数学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定位的明确,教育部提出
摘要 互动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近几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所采用。互动教学法就是在交流互动的教学环境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平等交流,使得不同观点相互碰撞,产生创新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主动性和探索性,提升教学效果。本文针对互动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和自动化专业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互动教学法;中职教育;电气自动化;运用  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才起到了巨大的
摘要 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将尝试着提出一些对策加以解决,为提高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职计算机教学;问题;措施  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飞速提升,人们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程度前所未有,在不断的挖掘和使用多媒体技术来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不再是一种感官的追求,在教育领域的推广意义重大,不仅仅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