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了解肺切除手术后患者排痰的感受以寻求更好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二步排痰法和协助咳痰法探求最佳排痰方法。结果:接受的排痰方法二步咳痰法有5例9.%协助咳痰法有8例9.6%。结论:了解患者对排痰感受对提高护理质量意义重大。
关键词 肺结核 排痰 护理
本研究通过对56例肺切除术后患者接受两种不同排痰方法护理后的感受进行调查旨在找出最有效最舒适的排痰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排菌病人的痰又是结核病的传染源。为有效地协助病人排痰协助医生诊治缩短病程减轻病人痛苦减少传染源针对肺结核病人的痰液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7年1~1月在我院胸外科做肺切术后患者56例男例女例年龄18~78岁平均55.8岁本组全肺切除8例单肺切除6例复合肺叶切除1例。
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设定1项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排痰重要性的认识;接受不同排痰方法护理的感受;排痰是否接受护士帮助等以洽谈的方式进行调查正式调查前进行了预调查证明调查问卷具有可行性共发问卷56份回收56分回收率达1%有效问卷5份有效率9.6%。
结 果
患者术后最大的痛苦感受:见表1。
讨 论
对此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应以改变患者行为为重点按照目前的护理模式患者入院后即由护士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相关的医学、护理知识9.5%的患者基本了解术后咳痰的重要性因此术前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患者虽然对排痰的重要性有所了解但患者仍未具有较好的排痰行为术后仍有6.9%的患者不敢用力咳痰惧怕疼痛害怕切口裂开为其主要原因。另外从术前健康教育中患者虽已了解自术后第1日起应主动坐起配合排痰护理但仍有86.6%的患者术后只能被动坐起接受排痰护理故患者对排痰的理解只是处于认知的水平尚未发生行为改变。这就要求护士:①不仅需要科学、系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教会患者做好术前准备还需指导并且督促患者做好有效的咳嗽、咳痰练习。使患者在充分了解术后排痰重要性的基础上真正掌握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配合好术后排痰护理。②护士在为患者做好每项护理操作之前应先讲明操作的目的、方法效果及可能出现的不适等如护士在按压患者术侧胸壁协助咳痰前应先讲明按压术侧胸壁协助排痰法只可减轻切口疼痛但咳嗽时还会感到疼痛让患者在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鼓励其用力咳痰配合好排痰护理加快康复速度。③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士也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拓展知识面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健康教育技巧使教育内容涵盖知识灌输和行为指导两个方面。而以改变患者行为为重点使患者对排痰重要性的认识落实于有效排痰行为中。在此基础上配合精心细致的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
在采用恰当、有效的排痰护理方法同时应注意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胸外科手术后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是确保手术治疗尤其的重要措施也是促使余肺迅速扩张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表1显示有5.%的患者认为术后排痰是手术后的最大痛苦疼痛次之。当有痰咳不出时患者会感到憋气、心慌、恐惧等所以护士应充分理解和体贴患者的基础上做好排痰护理。
在注重咳嗽前叩背护理的同时注意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故护士在为患者进行叩背时尽量不要叩在切口上力量也要适度另外有81.1%的患者愿意接受护士排痰也显示了患者在排痰过程中对护士的依赖性。护士应教会并鼓励患者采用二步咳痰法进行有效咳嗽咳痰能很好地促进肺扩张配合按压术侧胸壁可减少胸壁振动而引起疼痛相对的增加了咳嗽的力度使痰液顺得排出。
刺激气管引咳法是一种有效的排痰方法但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18.9%的患者感觉被按压部位过于疼痛5.9%的患者感觉疼痛但为了咳痰能够忍受部分患者感觉恶心这就要求护士在按压气管时位置要准确按压的力度要适度做到按压一次就能刺激患者产生一次有效咳嗽尽量减少无效按压减轻患者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对痰液过于黏稠不易排出的患者可配合超生雾化吸入效果较好经过上述两种排痰护理方法仍达不到效果可考虑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改变按时护理传统观念按患者需求随时进行排痰护理。按传统护理方法在肺切除术后~8小时内每隔1~小时需唤醒患者咳嗽做深呼吸5~1次并做排痰护理。但根据调查显示只有18.9%患表示愿意接受定时排痰护理;而有81.1%的患者希望护士随时进行排痰以减轻痰液阻塞带来的不适也就是说只要患者有排痰需要护士就随时進行排痰护理满足患者对舒适的要求。这就要求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做好肺部听诊了解患者咳嗽、咳痰情况及时为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舒适感从本调查说明传统的按时护理观念已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应提倡按需为患者提供护理的护理观念尤其在实行人性化服务的今天这种护理观念更应提倡与推广以促进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促使护理学科得到更大发展。
关键词 肺结核 排痰 护理
本研究通过对56例肺切除术后患者接受两种不同排痰方法护理后的感受进行调查旨在找出最有效最舒适的排痰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排菌病人的痰又是结核病的传染源。为有效地协助病人排痰协助医生诊治缩短病程减轻病人痛苦减少传染源针对肺结核病人的痰液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7年1~1月在我院胸外科做肺切术后患者56例男例女例年龄18~78岁平均55.8岁本组全肺切除8例单肺切除6例复合肺叶切除1例。
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设定1项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排痰重要性的认识;接受不同排痰方法护理的感受;排痰是否接受护士帮助等以洽谈的方式进行调查正式调查前进行了预调查证明调查问卷具有可行性共发问卷56份回收56分回收率达1%有效问卷5份有效率9.6%。
结 果
患者术后最大的痛苦感受:见表1。
讨 论
对此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应以改变患者行为为重点按照目前的护理模式患者入院后即由护士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相关的医学、护理知识9.5%的患者基本了解术后咳痰的重要性因此术前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患者虽然对排痰的重要性有所了解但患者仍未具有较好的排痰行为术后仍有6.9%的患者不敢用力咳痰惧怕疼痛害怕切口裂开为其主要原因。另外从术前健康教育中患者虽已了解自术后第1日起应主动坐起配合排痰护理但仍有86.6%的患者术后只能被动坐起接受排痰护理故患者对排痰的理解只是处于认知的水平尚未发生行为改变。这就要求护士:①不仅需要科学、系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教会患者做好术前准备还需指导并且督促患者做好有效的咳嗽、咳痰练习。使患者在充分了解术后排痰重要性的基础上真正掌握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配合好术后排痰护理。②护士在为患者做好每项护理操作之前应先讲明操作的目的、方法效果及可能出现的不适等如护士在按压患者术侧胸壁协助咳痰前应先讲明按压术侧胸壁协助排痰法只可减轻切口疼痛但咳嗽时还会感到疼痛让患者在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鼓励其用力咳痰配合好排痰护理加快康复速度。③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士也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拓展知识面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健康教育技巧使教育内容涵盖知识灌输和行为指导两个方面。而以改变患者行为为重点使患者对排痰重要性的认识落实于有效排痰行为中。在此基础上配合精心细致的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
在采用恰当、有效的排痰护理方法同时应注意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胸外科手术后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是确保手术治疗尤其的重要措施也是促使余肺迅速扩张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表1显示有5.%的患者认为术后排痰是手术后的最大痛苦疼痛次之。当有痰咳不出时患者会感到憋气、心慌、恐惧等所以护士应充分理解和体贴患者的基础上做好排痰护理。
在注重咳嗽前叩背护理的同时注意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故护士在为患者进行叩背时尽量不要叩在切口上力量也要适度另外有81.1%的患者愿意接受护士排痰也显示了患者在排痰过程中对护士的依赖性。护士应教会并鼓励患者采用二步咳痰法进行有效咳嗽咳痰能很好地促进肺扩张配合按压术侧胸壁可减少胸壁振动而引起疼痛相对的增加了咳嗽的力度使痰液顺得排出。
刺激气管引咳法是一种有效的排痰方法但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18.9%的患者感觉被按压部位过于疼痛5.9%的患者感觉疼痛但为了咳痰能够忍受部分患者感觉恶心这就要求护士在按压气管时位置要准确按压的力度要适度做到按压一次就能刺激患者产生一次有效咳嗽尽量减少无效按压减轻患者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对痰液过于黏稠不易排出的患者可配合超生雾化吸入效果较好经过上述两种排痰护理方法仍达不到效果可考虑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改变按时护理传统观念按患者需求随时进行排痰护理。按传统护理方法在肺切除术后~8小时内每隔1~小时需唤醒患者咳嗽做深呼吸5~1次并做排痰护理。但根据调查显示只有18.9%患表示愿意接受定时排痰护理;而有81.1%的患者希望护士随时进行排痰以减轻痰液阻塞带来的不适也就是说只要患者有排痰需要护士就随时進行排痰护理满足患者对舒适的要求。这就要求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做好肺部听诊了解患者咳嗽、咳痰情况及时为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舒适感从本调查说明传统的按时护理观念已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应提倡按需为患者提供护理的护理观念尤其在实行人性化服务的今天这种护理观念更应提倡与推广以促进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促使护理学科得到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