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美育教育,促进幼儿发展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的主人,他们的品质、道德与素养决定着未来社会的文明度,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对幼儿的智力发展、心灵塑造、性情都有重要作用。幼儿园实施美育教育,是促进幼儿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 因素,也在幼儿全面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美育教育;幼儿;全面发展;想象;创造
  幼儿美育教育是幼儿充分自我表达与宣泄情感的机会。顺应了幼儿的个性发展,培养幼儿对美的认识与创造,提高幼儿观察力与审美情趣,让幼儿的手变成巧手,在美育中感受美、享受美,发展幼儿的思维与创造,培养专注力与想象力等各种能力与品质,所以,幼儿教师要注重做好幼儿的美育教育,促进幼儿发展。
  一、美育的含义
  美育就是培养幼儿健全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叫做审美教育或者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自然与社会生活的美好事物和各种艺术来进行,在幼儿教育中,美育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幼儿美育是延续与发展人美美术文化最初环节,通过美育教育,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树立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观念,使艺术渗透整个教育过程,使幼儿成为艺术的人、完美的人。
  二、美育对于幼儿的重要作用
  1、美育让幼儿热爱生活
  生活是美育的丰富源泉,凯洛夫曾说过:幼儿美育中,起着重大作用是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无知无觉。幼儿教师为幼儿创设 优美的环境,使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是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现语言美、行为美、生活美等,引导幼儿热爱生活。
  2、美育塑造幼儿美好心灵
  幼儿时期,心灵的塑造是十分重要的,以情感人、以美动人,多给幼儿将一些好人好事,帮助幼儿学习助人為乐、奋勇向前的精神,使幼儿领略小我与大我的区别、关系,使幼儿情感得以升华;经常带领 幼儿游览祖国的名胜古迹、大好河山,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寓教于美,对塑造幼儿美好心灵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3、美育释放幼儿自然天性
  幼儿美育是幼儿进入美学的启蒙教育,不仅要知道幼儿学会审美,还要引导幼儿创造美,塑造健全人格与个性。美育的渗透,为幼儿营造了理想的学习环境,由于幼儿心智发育不成熟,容易受自己的主观意识喜好判定是否美,容易走进美的误区。所以,幼儿教师正确、科学的美育教育,为幼儿树立了正确的美的观念,释放幼儿自然天性。
  4、美育培养幼儿美的能力
  一切美的事物对人都有强大的吸引力,人们会循着美的方向不断前进,幼儿阶段,由于幼儿发育不成熟,缺乏社会经验与美的感知、鉴别,幼儿容易走进美的误区,如果这种误区在幼儿潜意识中扎根,就很难拔除。所以,幼儿阶段进行美育教育,用正确的、积极的美的思想引导幼儿,培养幼儿美的能力,使得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美、鉴别美、感知美。
  三、幼儿园实施美育的具体策略
  1、积累生活经验,感受美的多样性
  生活即是教育,幼儿教育扎根生活与经验,才能发挥其功效。美育教育,需要到生活中捕捉题材,幼儿才会觉得倍感亲切。当今社会,家长不仅注重幼儿的基础知识教育,对于素质教育更是越来越重视。幼儿园与家长都要不定期地组织 一些户外活动,带幼儿走出教室,感受自然生活,为幼儿提供愉悦的创作环境,引导幼儿将生活经验运用到美术活动中来,提高幼儿观察能力,不断发现、创造。比如石头画,树叶画。
  2、教授美术知识,提高美术技能
  幼儿学习美术知识并不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幼儿教师一定要在教授幼儿美术知识时,发现幼儿个性,引导幼儿创造,将所学知识与技能整合在一起,不必过分强调技巧,要突出幼儿思维与想象,提高美术技能。
  3、开展美术活动,培养表现能力
  3.1幼儿园在走廊开辟美术专栏,开展美术兴趣班,接纳幼儿不同创作;定期举办画展,通过展示与比较,让幼儿表达认识与情感,体验作画的快乐,激发兴趣,也可以邀请家长参观画展,让家长从幼儿的画作中发现幼儿的进步。
  3.2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参与各种美育类布置,比如,教室或者操场1.2米以下墙的布置、美术角、手工制作室等,在创作中,幼儿寻找合适材料,运用画、剪、粘等能力,在积极主动中得到提高。当幼儿看到自己完成的课室,画着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美术作品,摆放着自己喜欢的手工制作,提高幼儿的成就感与自信心,也能培养幼儿爱护环境布置、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4、交流文学作品,唤起审美情感
  美育不仅包含艺术美,也同样有作品美。教师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欣赏氛围,在作品欣赏时开展想象,通过感受与想象,唤起审美情感,以情感人,引发共鸣。文学作品的美,能够美化幼儿心灵,在丰富的情感中体会美,受到情感教育。
  同时,还可以用艺术化的手段,开展语言教学活动,将美术、游戏与语言活动结合起来,通过看、说、唱、谈等形式让幼儿感受美,进一步培养 幼儿审美感知能力。
  5、发挥幼儿想象,提供创造美的能力
  美不仅需要观察与发现,同时需要创造,幼儿想象力丰富,在愉悦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加以教师充满情感、带有诗意的儿童画语言、动作,充分挖掘幼儿想象力,为提高幼儿创造美的能力提供机会与空间。
  结语
  “学习与掌握简单的美术活动知识,培养幼儿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幼儿萌发审美情趣”是幼儿园美育教育的基本目标。幼儿园教师借助美术这一载体,促使幼儿在认知、情感、个性与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且全面地发展,使得幼儿充分认识自我、表现自我,提高幼儿综合素质,增强幼儿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庆.浅谈幼儿园对幼儿美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都市家教,2014,4
  [2]吴丹.幼儿美育实践探析[J].教育界,2020,6
  [3]仇晓明.以情促学,以美育人--幼儿园美育课程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20,9
  [4]赵亚婷.日常生活中实施幼儿美育的途径[J].学子,2015,7
  [5]李慰宜.试谈幼儿美术的情趣[J].幼儿教育,1992,11
  (作者单位:合肥幼教集团尚品御园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学习通用技术课程既有助于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还能有效减轻学生在繁忙学业生活中的负担。在某种程度上,通用技术课程与学生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其有利于拉近学生与专业课程的距离感,基于此,本文将对通用技术在课程学习实践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程学习实践;运用策略  1 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  1.1 可操作性特点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技术理论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
期刊
【摘要】本文从高中物理教学实践出发,围绕新课程标准理念与核心素养相关论研究,对其中的概念知识难点的有效教学策略做简要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实践;概念知识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学习强调对学习者物理核心素养与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物理教育与学习者发展的共同方向。其中概念知识作为学习的基础,也是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对其有效的教学思路和实施方法做出探索,可以说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
期刊
【摘要】鉴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英语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学习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而词汇是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对待的一个部分,也是属于难点的一个部分。对于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指导。在此,结合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从“加强游戏在词汇教学中的融入”“加强多媒体的运用”“将词汇学习和实践生活联系起来”这几方面出发,对于如何开展好小学英语
期刊
【摘要】因为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是比较大的,学生进行学习任务分配的时候,就需要合理的考虑到学习时间的利用情况,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自主学习意识,进行有效的发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知识内容的有效解读,强化学生的生物学习思维,让学生的学习策略,在发挥用处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状态,才会得到有效的调整,对于自我的学习情绪,也需要进行调节,因此,本文就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探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期刊
【摘要】 语文是小学的必修课。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汉语知识必不可少的能力。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和使用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形式的阅读技巧和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多样化,并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掌握独立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  一、转变教师的传统语文教学思维  
期刊
【摘要】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可以更好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体育教师应该及时将自己的教学观念转变,从多个方面出发,结合三维目标的要求来对于低效的体育教学进行改进。对此,结合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也从“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借助小组合作学习”“认识到体育安全性的重要”这几方面出发,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体育教学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
期刊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教育行业在国家战略地位当中占着越来越多的比重,通过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和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我国正从应试教育逐漸向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于是“新课改”应运而生,新课改指导学校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是教会学生各种知识和方法的殿堂而非知识培养考试机器的工厂;因此,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成为了现阶段学校的重中之重;而数学作为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学科,十九世纪
期刊
【摘要】“微”热是近年来越来越流行的一种大趋势,引领着社会各方面的新兴领域。目前看来,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各样的微课开始出现在不同阶段的学生的课堂上。因此,将“微课”引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拓宽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还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旨在探讨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探究  一、目前微
期刊
【摘要】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部分,通过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可以强化其知识储备量,为小学阶段学生后续的综合发展做好基础性准备。新的教育改革当中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而大多数教师受到了传统理念的影响,往往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难以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也缺乏较高的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以及综合能力实施多元化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数学的关键实践,这就是为什么小学数学教学受到教师广泛关注的原因。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教师受到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以使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基础知识,还应增强学生的思维和逻辑能力。因此,教师应认真研究几何形状的教学,并探讨深入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机会,并为进一步的生活和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和保证。为了促进对几何形状的有效教学,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