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4-000-02
摘 要 随着我国群众体育建设的逐步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生活追求的逐步提高,网球运动也在逐渐普及,人们对于网球竞赛的关注程度也有所增加。对于职业网球运动员来说,灵活、快速的步法是网球运动的实战和技术基础,因而也是职业球员训练的关键环节。本文就对网球运动中的基本步法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网球步法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网球步法训练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网球步法 影响因素 训练技巧
网球运动中有一条客观的规律,即“网球是头部以上、腰部以下的运动”,由此可见,在网球运动中步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步法能够达到最理想的击球效果,有助于球员挥拍,且人与球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合适,同时,还能够抢占心理方面的先机,从而从心理上击败对手,尤其是在比较激烈的比赛中,其主旨在于保证对手无法有效回击来球,所以,球员一方面要扩大击球的角度,保证击球的外旋和速度,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在大幅度跑动过程中,完成击球动作。
一、网球的基本步法
步法是包括跳高、拳击、羽毛球、排球、足球和篮球等多种运动的根本动作,缺乏良好的步法,则运动无法顺利完成,同时,步法也是网球运动的基础和前提,例如:高压球的后撤步、发球与接法的步法移动、正反手的关闭式开放式步法、网球截击的分腿垫步等等。只有实现各项技术与步法的良好配合,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运动员的战术水平。网球步法指的是在网球竞赛中,运动员可以对来球位置进行准确判断,并以此为基础利用自身步法的改变来调整场上的速度和位置,从而准确控制自己的身体,保证最理想的击球力度和击球位置。在网球竞赛中,步法的合理利用是比赛赢得胜利的前提,无论是网前截击、放小球、高压球、正反手击球等均需要灵活运用步法。
网球步法主要包括滑步、小碎步、分腿垫步、并步、跨步、交叉步、后退、直行等。滑步的作用在于大角度救球,快速降低重心,保证顺利击球;小碎步的作用在于开始移动后调整步法,确定最佳的击球时间和位置;分腿垫步的作用在于保证球员最快的反应速度;并步的作用在于底线小幅移动;跨步的作用在于底线大幅度移动;交叉步的作用在于保持较低的姿势上网,增加切球的力度,上网切球和截击;后退的作用在于被挑高球;直行的作用在于被放小球。
二、网球的击球步法
第一,关闭式步法,即身体微屈,平行站立,两脚略宽于肩,重心在二脚之间。击球过程中,左脚向右脚前方跨出45°,向左腿过渡全身重心,挥拍击球,着地引拍完成动作,击球后随惯性向前移动右腿,后分腿垫步完成动作。
第二,半开放式步法,即重心在二脚之间,身体微屈,两脚略宽于肩,并保持平行。击球过程中,重心移动到右腿,左脚向身体前侧跨出一小步,挥拍击球,着地引拍完成动作,击球后向左腿转移重心,后分腿垫步完成动作。
第三,半关闭式步法,即重心在二脚之间,身体微屈,两脚略宽于肩,平行站立。击球过程中,左脚向右脚前方跨出一小步,保持45°,两腿与边线平行,向左腿过渡全身中心,挥拍击球,着地引拍完成,击球后随惯性右腿向前,后分腿垫步完成动作。
三、网球移动步法的影响因素
第一,灵活性。指的是球员方向变换时,最小化速度损失的能力。研究结果证实,在网球运动中,运动员每获得一分,方向需要改变4-5次。比赛结果表明,网球运动员的运动中,5%为后移,47%为前移,48%为侧移。对网球球员步法所进行的近距离观察可知,球员每次击球过程中,其步法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球员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进行步法模式的转变。
第二,身体调整能力。指的是击球时控制身体平衡性的能力。在网球运动中,所有来球的方向和速度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球员对来球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和分析,增强场内快速冲刺的能力,击球前对速度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步法的合理性,以及击球位置的准确性。球员调整身体过程中,能够回击出高质量的球,所以,移动步法控制的关键也就在于身体调节的能力。
第三,反应速度。指的是神经向肌肉的信息传导速度。在网球运动中,对来球进行准确快速的判断,需要球员具有较强的反应和判断能力。对来球进行准确的反应和判断后,球员才能够确定回击的有效方法,选择相应的击球方式,以及移动步法,从而提高回击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第四,决断力。指的是快速准确地反应和判断将要发生事情性质的能力。在网球比赛中,对来球的方向和速度进行快速准确反应的能力是评定球员决断力的关键。在球员判断来球速度和方向的基础上,对回击的方式进行快速选择,其主要原因在于,在网球的快速运动过程中,短暂的犹豫都会导致球出界。所以,在网球运动中,强大的决断力是运动员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
第五,洞察力。指的是从大量相似的信息中获取知识的一种能力。在网球比赛过程中,从球离开对方球拍的瞬间起,球员就需要准确、快速地判断和分析来球的速度与方向。洞察力的高低就决定了球员能否准确快速地分析来球的速度与方向,这也是球员技术水平提高的关键,只有对步法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才能够保证球员快速移动到适当的位置上,若球员洞察力不足,则无法准确移动步法,有力回击来球。
四、网球步法的训练技巧
(一)持拍移动训练
第一,在网球运动中,由底线中点部位进行发球挥拍联系,球员快速侧滑步移动到右后场处,进行正手挥拍练习,并小步跑到后场进行反手挥拍练习,在以侧滑步向右场网前移动,进行正手截击挥拍,对步法进行调整,在左网前处进行反手截击挥拍练习,再以后退步进行高压球挥拍练习[1]。
第二,由底线其持拍向前,分腿垫步的同时正手挥拍,并跟上一个向前的交叉步,再跟随进行正手挥拍,在后退步的同时挥拍回到底线,从而保证移动中击球准确性的提高。 第三,围绕网球场持拍以侧滑步进行一反一正移动挥拍练习,滑动速度为 2米/秒,并进行徒手动作,保持平衡,降低身体重心,完成动作后,进行滑步练习[2]。
第四,持拍进行前后左右连续的跨步、垫步挥拍练习,移动过程中注意控制引拍结束姿势,待球员站稳位置后,进行向前挥拍练习[3]。
第五,持拍或徒手练习两脚原地不停跳动,持拍或徒手联系基本站立姿势,练习分腿垫步动作,保证所有技术动作的连贯性,确保身体流畅性,达到快速启动的效果[4]。
(二)无拍子移动训练
第一,方格训练。将一个菱形的方格放在网球场上,球员能够进行逆时针和顺时针两个方向的训练,通过小步伐的方格练习,能够提高球员击球的准确性,保证小面积区域的小步伐节奏[5]。
第二,行冲刺训练。在网球场上进行7行冲刺联系,由左网柱起,向底线左半区中点处进行急停和全速跑练习,向中心网带由左半区底线其做冲刺练习,在右半区中心网带底线中点处练习急停和全速跑,向右网柱冲刺,再重复进行左网柱和右网柱之间的7行训练动作,以增强球员的变向跑能力[6]。
第三,放开的训练。由一名球员用套具、一条毛巾、一条宽带或者双臂套住练习者,进行6米冲刺练习,松开后让训练者跑出。在辅助向前冲刺跑的基础上,让受训者猛冲向前,同时,对阻力进行适当控制,从而提高运动员的启动速度[7]。
第四,摸线训练。受训者站在中心罚球线和单打线之间,以侧滑步方式进行移动,且每次均需要用手触到目标物,每35秒一组摸线训练,从而增强运动员的近距离移动速度。
四、总结
综上所述,再网球竞赛过程中,随着球员击球速度的加快,对于球员步法和移动速度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步法也网球技术掌握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适当的移动步法有助于保证球员技术动作的完整性。由此可知,网球步法是网球运动的核心与基础,灵活适当的网球移动步法,有助于球员在运动中有效地回击来球,抢占最佳的击球位置,获得比赛先机。
参考文献:
[1] 王钊,胡子月.影响网球步法的因素及练习方法[J].首都体育学院.2010.1(2):268-270.
[2] 易静倩.江苏省女子网球步法教学与训练的现状及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9(4):62-63.
[3] 刘保华.网球运动训练内容体系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27(3):85-89.
[4] 李明芝,周峰.中国与西班牙网球运动员选材体系的对比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0(3):85-87
[5] 孙晋芳.中国竞技网球发展的战略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5):1-4.
[6] 王海明.女子网球后备队员体能诊断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2):58-61.
[7] 矫莉华.当代网球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2):90-92.
摘 要 随着我国群众体育建设的逐步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生活追求的逐步提高,网球运动也在逐渐普及,人们对于网球竞赛的关注程度也有所增加。对于职业网球运动员来说,灵活、快速的步法是网球运动的实战和技术基础,因而也是职业球员训练的关键环节。本文就对网球运动中的基本步法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网球步法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网球步法训练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网球步法 影响因素 训练技巧
网球运动中有一条客观的规律,即“网球是头部以上、腰部以下的运动”,由此可见,在网球运动中步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步法能够达到最理想的击球效果,有助于球员挥拍,且人与球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合适,同时,还能够抢占心理方面的先机,从而从心理上击败对手,尤其是在比较激烈的比赛中,其主旨在于保证对手无法有效回击来球,所以,球员一方面要扩大击球的角度,保证击球的外旋和速度,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在大幅度跑动过程中,完成击球动作。
一、网球的基本步法
步法是包括跳高、拳击、羽毛球、排球、足球和篮球等多种运动的根本动作,缺乏良好的步法,则运动无法顺利完成,同时,步法也是网球运动的基础和前提,例如:高压球的后撤步、发球与接法的步法移动、正反手的关闭式开放式步法、网球截击的分腿垫步等等。只有实现各项技术与步法的良好配合,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运动员的战术水平。网球步法指的是在网球竞赛中,运动员可以对来球位置进行准确判断,并以此为基础利用自身步法的改变来调整场上的速度和位置,从而准确控制自己的身体,保证最理想的击球力度和击球位置。在网球竞赛中,步法的合理利用是比赛赢得胜利的前提,无论是网前截击、放小球、高压球、正反手击球等均需要灵活运用步法。
网球步法主要包括滑步、小碎步、分腿垫步、并步、跨步、交叉步、后退、直行等。滑步的作用在于大角度救球,快速降低重心,保证顺利击球;小碎步的作用在于开始移动后调整步法,确定最佳的击球时间和位置;分腿垫步的作用在于保证球员最快的反应速度;并步的作用在于底线小幅移动;跨步的作用在于底线大幅度移动;交叉步的作用在于保持较低的姿势上网,增加切球的力度,上网切球和截击;后退的作用在于被挑高球;直行的作用在于被放小球。
二、网球的击球步法
第一,关闭式步法,即身体微屈,平行站立,两脚略宽于肩,重心在二脚之间。击球过程中,左脚向右脚前方跨出45°,向左腿过渡全身重心,挥拍击球,着地引拍完成动作,击球后随惯性向前移动右腿,后分腿垫步完成动作。
第二,半开放式步法,即重心在二脚之间,身体微屈,两脚略宽于肩,并保持平行。击球过程中,重心移动到右腿,左脚向身体前侧跨出一小步,挥拍击球,着地引拍完成动作,击球后向左腿转移重心,后分腿垫步完成动作。
第三,半关闭式步法,即重心在二脚之间,身体微屈,两脚略宽于肩,平行站立。击球过程中,左脚向右脚前方跨出一小步,保持45°,两腿与边线平行,向左腿过渡全身中心,挥拍击球,着地引拍完成,击球后随惯性右腿向前,后分腿垫步完成动作。
三、网球移动步法的影响因素
第一,灵活性。指的是球员方向变换时,最小化速度损失的能力。研究结果证实,在网球运动中,运动员每获得一分,方向需要改变4-5次。比赛结果表明,网球运动员的运动中,5%为后移,47%为前移,48%为侧移。对网球球员步法所进行的近距离观察可知,球员每次击球过程中,其步法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球员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进行步法模式的转变。
第二,身体调整能力。指的是击球时控制身体平衡性的能力。在网球运动中,所有来球的方向和速度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球员对来球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和分析,增强场内快速冲刺的能力,击球前对速度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步法的合理性,以及击球位置的准确性。球员调整身体过程中,能够回击出高质量的球,所以,移动步法控制的关键也就在于身体调节的能力。
第三,反应速度。指的是神经向肌肉的信息传导速度。在网球运动中,对来球进行准确快速的判断,需要球员具有较强的反应和判断能力。对来球进行准确的反应和判断后,球员才能够确定回击的有效方法,选择相应的击球方式,以及移动步法,从而提高回击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第四,决断力。指的是快速准确地反应和判断将要发生事情性质的能力。在网球比赛中,对来球的方向和速度进行快速准确反应的能力是评定球员决断力的关键。在球员判断来球速度和方向的基础上,对回击的方式进行快速选择,其主要原因在于,在网球的快速运动过程中,短暂的犹豫都会导致球出界。所以,在网球运动中,强大的决断力是运动员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
第五,洞察力。指的是从大量相似的信息中获取知识的一种能力。在网球比赛过程中,从球离开对方球拍的瞬间起,球员就需要准确、快速地判断和分析来球的速度与方向。洞察力的高低就决定了球员能否准确快速地分析来球的速度与方向,这也是球员技术水平提高的关键,只有对步法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才能够保证球员快速移动到适当的位置上,若球员洞察力不足,则无法准确移动步法,有力回击来球。
四、网球步法的训练技巧
(一)持拍移动训练
第一,在网球运动中,由底线中点部位进行发球挥拍联系,球员快速侧滑步移动到右后场处,进行正手挥拍练习,并小步跑到后场进行反手挥拍练习,在以侧滑步向右场网前移动,进行正手截击挥拍,对步法进行调整,在左网前处进行反手截击挥拍练习,再以后退步进行高压球挥拍练习[1]。
第二,由底线其持拍向前,分腿垫步的同时正手挥拍,并跟上一个向前的交叉步,再跟随进行正手挥拍,在后退步的同时挥拍回到底线,从而保证移动中击球准确性的提高。 第三,围绕网球场持拍以侧滑步进行一反一正移动挥拍练习,滑动速度为 2米/秒,并进行徒手动作,保持平衡,降低身体重心,完成动作后,进行滑步练习[2]。
第四,持拍进行前后左右连续的跨步、垫步挥拍练习,移动过程中注意控制引拍结束姿势,待球员站稳位置后,进行向前挥拍练习[3]。
第五,持拍或徒手练习两脚原地不停跳动,持拍或徒手联系基本站立姿势,练习分腿垫步动作,保证所有技术动作的连贯性,确保身体流畅性,达到快速启动的效果[4]。
(二)无拍子移动训练
第一,方格训练。将一个菱形的方格放在网球场上,球员能够进行逆时针和顺时针两个方向的训练,通过小步伐的方格练习,能够提高球员击球的准确性,保证小面积区域的小步伐节奏[5]。
第二,行冲刺训练。在网球场上进行7行冲刺联系,由左网柱起,向底线左半区中点处进行急停和全速跑练习,向中心网带由左半区底线其做冲刺练习,在右半区中心网带底线中点处练习急停和全速跑,向右网柱冲刺,再重复进行左网柱和右网柱之间的7行训练动作,以增强球员的变向跑能力[6]。
第三,放开的训练。由一名球员用套具、一条毛巾、一条宽带或者双臂套住练习者,进行6米冲刺练习,松开后让训练者跑出。在辅助向前冲刺跑的基础上,让受训者猛冲向前,同时,对阻力进行适当控制,从而提高运动员的启动速度[7]。
第四,摸线训练。受训者站在中心罚球线和单打线之间,以侧滑步方式进行移动,且每次均需要用手触到目标物,每35秒一组摸线训练,从而增强运动员的近距离移动速度。
四、总结
综上所述,再网球竞赛过程中,随着球员击球速度的加快,对于球员步法和移动速度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步法也网球技术掌握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适当的移动步法有助于保证球员技术动作的完整性。由此可知,网球步法是网球运动的核心与基础,灵活适当的网球移动步法,有助于球员在运动中有效地回击来球,抢占最佳的击球位置,获得比赛先机。
参考文献:
[1] 王钊,胡子月.影响网球步法的因素及练习方法[J].首都体育学院.2010.1(2):268-270.
[2] 易静倩.江苏省女子网球步法教学与训练的现状及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9(4):62-63.
[3] 刘保华.网球运动训练内容体系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27(3):85-89.
[4] 李明芝,周峰.中国与西班牙网球运动员选材体系的对比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0(3):85-87
[5] 孙晋芳.中国竞技网球发展的战略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5):1-4.
[6] 王海明.女子网球后备队员体能诊断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2):58-61.
[7] 矫莉华.当代网球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2):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