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设计审核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unhong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吉安市中心城区工程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设计审核为例,从设计审核工作过程出发,通过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项目建成后出现的问题,探寻设计审核工作如何有效开展,以期为绿化工程设计响应项目规划要求提供指引,为设计审核工作提供思考。
  【关键词】绿化设计;规划要求;问题;设计审核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3.103
  近年来,吉安市园林绿化建设与人居生态环境有较大提高,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就附属绿化设计审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大家进行探讨。
  1、背景
  吉安市中心城区实行工程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设计审核近10年,随着中心城区的发展,城市绿化理念的更新,设计审核工作也在不断调整。
  2011年,吉安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关于加强中心城区工程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管理的通知》,提出当时城区绿化发展整体还不平衡,主要存在单位庭院和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水平较低、景观效果较差等薄弱环节,文件要求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审核。
  2012年,吉安市园林绿化中心根据以上文件精神,决定实行工程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设计图审核制度,并成立了审核小组,对中心城区新建、改建项目进行审核附属绿化工程设计审核工作在全国范围还没有统一标准,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不同的制度和侧重点,这对审查工作的开展是个难点。为保证对送审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审核质量,吉安市园林绿化中心制定了设计审核制度,明确了设计审核要求,采取审查会议的形式进行审核。对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是否满足规划和土地出让条件指定的配建要求进行复核,对设计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提出修改意见。
  2、主要复核的内容
  (1)绿化总平是否符合规划方案布局
  (2)绿化设计是否满足规划条件及配建要求
  (3)绿化植物选择是否适地适树,场地内需保留的植被是否纳入植物设计,植物配置能否达到项目规划效果。
  (4)绿地率指标是否满足规划要求
  (5)竖向设计是否符合规范安全要求
  (6)绿化给水设施是否配套以满足后期长效管护。
  3、审核项目类型
  吉安市中心城区工程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涉及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有以下常见类型,随着中心城区建成区的逐年扩大,居住类项目数量逐年递增。
  (1)居住小区、组团
  (2)商业中心、企业办公、仓储、汽车4S店、加油加气站
  (3)学校、医院、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部队等。
  4、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总平图中的用地红线、建筑退让红线、主次入口等明确了场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边界与交通组织。建(构)筑物与道路系统形成场地内部结构,绿地布局已明确,各区域的绿地性质和功能相应确定。项目附属绿化设计作为专项设计,在深化过程中,经常出现忽略场地与城市的关系。
  4.1忽略项目的城市属性
  追求项目绿化效果,突破用地红线,占用城市其他用地。例如某居住小区项目为了追求小区入口区域的开敞,扩大规划出入口的宽度,挤占周边市政道路用地,对城市交通安全、城市道路景观的造成影响。
  4.2忽视项目与城市边界的景观
  注重项目建筑(构)物围合空间绿化景观营造,忽视项目退让空间的营造,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不协调。
  按《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的要求,建筑物后退红线指标分为后退用地红线和后退城市道路红线。后退城市道路空间,是构成城市沿街景观的界面,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主干道两侧的项目需重视退让红线范围的设计。多数项目临道路建筑设置了商业裙房,绿化设计阶段将退让空间规划绿地改为整片铺装作为停车与商业前集散场地,改变了规划交通组织,不仅对人行构成潜在危险,也不便于城市管理,破坏了城市道路景观的延续性。
  4.3占用项目规划道路用地,增加绿地面积
  为提高綠地面积,将项目内部规划主道路宽度压缩,或取消支路改为绿化用地。如某小区以低层住宅为主,为提高绿化景观,绿化设计时连接入户的3米宽宅前道路改为1.8米宽,以增加宅旁绿化用地,便于植物种植。小区道路附属绿地景观打造有利于提升小区环境品质,但不能妨碍居民日常生活的安全与便利。
  宅前道路平时主要供居民出入,以自行车及行人使用为多,同时满足清运垃圾、救护车和搬运家具等需要。按照居民区内部有关车辆低速缓行的通行宽度要求,轮距宽度在2m~2.5m之间,所以,宅前路的路面宽度一般为2.5m~3m,为兼顾必要时大货车、消防车的通行,路面两边至少还要各留出宽度不小于1m的路肩。
  4.4占用宅旁绿地,增加户型销售亮点
  按照项目规划方案,住宅楼首层未规划庭院,则不能通过绿篱、护栏、硬化等形式围合、占用宅旁绿地,进行绿地私有化。例如某小区,住宅楼首层北面为推拉落地窗,在北侧宅旁绿地种植设计时用绿篱将临落地窗3m宽范围绿地进行围合,铺设草皮。
  居住绿地植物配置应以总体设计的植物景观效果为依据,应注重植物的生态多样性,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同时,应满足建筑通风、采光及日照的要求。宅旁绿地性质和使用,在项目规划方案已明确,不应通过其他形式进行偷梁换柱,并以建筑通风、采光等为由,简化种植设计。
  4.5安置房与经济适用房居住绿地功能不合理,缺少人文关怀
  安置房与经济适用房项目与商品住宅项目存在差异性,安置房服务群体多为是政府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时,对被拆迁住户进行安置所建的房屋。经济适用住房是指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由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它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此外,以上两种项目类型小区管理相对薄弱,在绿化设计过程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可借鉴国外极简主义与解构主义等设计手法结合地方性特色,利用植物生长特性,营造出宜居的环境,在降低建设与管理成本的同时还保证长期良好的绿化景观。但从审核的情况来看并不乐观。   例如某安置房小区项目,用地规模在10公顷左右,规划绿地率45%,规划住户2648户,设计绿地率达标,人均公共绿地1.7平方米,超出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要求的人均公共绿地满足1平方米的要求。但是绿地中園路和老年人休闲设施和儿童游乐场地严重缺乏,植物设计以香樟、杜英、杜鹃、红花檵木等30种植物,简单罗列式种植,临近道路一侧的宅旁绿地以草坪为主,散落地点植乔木,既无法降低噪音,也不利于首层住户的隐私,大面积绿地的生态功能和使用功能未能发挥。
  4.6配套工程设计缺项,后期绿化养护困难
  2014年《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发布以来,我市规划设计屋顶绿地的项目增多。绿化设计需结合覆土建(构)筑物结构承载能力合理布置功能区域和种植设计,不能为了能折算更多的绿地面积,超出覆土能力。此外,结合绿化设计配套防渗、排水等设计也是关键。
  例如某商住项目,结合商业使用在建筑第3层和5层设置了屋顶绿化,但未考虑绿化给水设施,竖向设计只标注排水坡度和方向,管网设计未考虑与建筑排水系统联结,将给后期绿化景观的维护带来困难。
  5、附属绿化设计审核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
  5.1绿化设计审核需与时俱进
  近年城市绿化的2017年《城市绿化条例》进行第二次修订,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园林绿化相关设计标准陆续修订、制定,如国家标准《城市绿地设计规范》(2016修订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行业标准《居住绿地设计标准》(CJJ/T294-2019)等,为绿化设计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5.2以问题为导向,强化项目附属绿地绿化设计审核
  以居住小区项目为例,在“问政江西”网站中,2019年吉安市南澳公馆小区、2021年新力帝泊湾小区业主投诉分别涉及宅旁绿化、绿化质量问题。经核实,以上2个小区绿化设计未违反项目规划,符合园林规划要求。每个项目附属绿化设计因项目特点,现状条件的各异,设计单位不同,风格与处理手法的各异是必然的。近年居住小区项目绿化设计出现以疏林草坪为主的趋势,但并未得到业主的认可,认为树木量少。
  在城市绿地、居住绿地设计规范、标准要求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绿化方式。关于乔木配置的合理性,建议居住绿地种植设计在满足项目规划总体设计前提下,按功能分区,参照《 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2013)、《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16年版)、《江西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关于绿地配置指标进行评估提出建议,宅旁绿地、可发挥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绿化用地建议配置乔木不少于5株/100㎡,小区入口区域、景观轴或景观节点等可以体现小区景观特色的绿地,建议配置乔木不少于3株/100㎡。数量的合理性,还需通过大量项目附属绿地建后绿地生态效益与居民的接纳程度进行验证。
  5.3绿化设计审核需包容审慎
  设计是充满活力的行业,设计思想和手法不断推陈出新。从事审核工作人员,需紧跟国家绿化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判断力,推行科学绿化的同时,促进设计多样化。
  结语:
  绿色宜居是城市发展的目标,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城市绿化的规划设计与实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设计审核作为加强城市绿化质量的管理的项措施需不断地总结经验,更新知识,通过项目附属绿化工程建成后呈现效果反思如何发挥审核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齐琳.园林绿化工程的项目管理方法研究[J].福建农业,2015,02:20.
  [2]刘惠连.园林绿化工程的项目管理建议[J].南方农业,2015,09:60-61+63.
其他文献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是为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国家水安全而制定的法规。计划提出,全面加强配套管网建设,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收集,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应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难以改造的,应采取截流、调蓄和治理等措施。  【关键词】市政;雨污分流;改造;项目管理  【DOI】10.
【摘要】在水利工程中,水闸加固施工技术可以及时改善工程质量,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在城市建设、农田灌溉、居民用水、防洪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水闸直接决定了水利工程的洪水控制和洪水排放,因此水闸的稳定性降低就会导致水利工程的建设效果下降。在水闸建成使用的过程中必然存在耗损,为了将水闸的损伤降到最低,因此,必须改善水闸加固施工技术,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
【摘要】在进入新时代之后,我国的科技取得了快速发展,各项技术设备投入到生产和生活当中。这些技术设备对于电力拥有很高的依赖,所以应当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只有保障电力系统的完善,才能够避免出现大范围的供电事故,保证人们生活和生产的稳定进行。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因此,要求人们做好电气设备的检查与维修工作。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降低
【摘要】随着人们整体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以往比较普遍的那种具有现代气息、工业化气息的景观环境装饰品无法满足大众对自我文化修养以及精神境界的满足,这篇文章就是主要探讨雕塑在景观环境中的应用以及对景观环境的整体效果的提升,雕塑的应用在景观环境中在我国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本有着对雕塑文化的探索以及传承的目的和意义,能够让我们的生活中重新展现雕塑带来的艺术美感。雕塑在环境景观中的运
【摘要】目前生态需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主导需求,城市园林和绿化工程正是城市生态建设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以来,城市的生态建设以及绿色环保发展都变得更加重要,而园林绿化也逐渐成为了环境建设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逐渐转移成为市场化的一部分,这也让园林绿化工作获得了更多的发展平台。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园林工程的特点和管理策略。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园林工程;特点;管理;策
【摘要】在现代建筑工程行业中,不断提升造价咨询业对工程造价的质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工程企业的资金消耗,同时也能有效的保障这些企业在投资收益方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首先对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全面加强工程造价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进行了认识,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我国工程造价质量控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深入探讨了工程造价咨询业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质量的主要措
【摘要】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与工程造价控制密切相关。在本文论述的内容中,将对当前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和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进行探讨,对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期能够使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和工程造价控制水平得到同步提升。  【关键词】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
【摘要】近年来,建筑工程的规模日益扩大,该类型工程建设已经成为推动我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这也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及环保问题成为专业领域关注焦点。为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并平衡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良好的投标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投标工作决定着投标企业的中标率,只有优秀的投标企业中标,方可建设出符合标准规范的工程。而本文就将对投标报价技巧展开探究,以期加快我国工程建设的前进脚步。  【
【摘要】在时代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我国土地资源管理者工作也迎来更高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其中得到广泛应用。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使新时代国有土地储备管理与互联网新技术高质量融合发展,形成与时俱进的国有土地储备管理信息系统,为调控房地产市场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可实现国有土地储备信息的高效共享利用,保障房地产等土地市场健康、平稳、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土地储备管理;管理信息化融合
【摘要】在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因为合同中明确了工程项目的价格、工期、质量、技术等要求,对合同双方的权益进行了明确和约束,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双方合法权益,做好合同管理至关重要。同时,合同价是工程造价管理在合同实施期间要达到的控制目标,以合同价作为依据进行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可以说合同管理对工程造价以及施工企业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在本文中针对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合同管理对造价控制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