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靶浓度舒芬太尼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全麻诱导时血液动力学影响的比较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jx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麻诱导时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动力学剧烈变化,多应用局麻药、β-受体阻断药或其他心血管药物抑制心血管反应.研究表明,阿片类药物抑制心血管反应存在剂量依赖性[1].舒芬太尼是阿片类受体高选择性激动药,安全范围大,起效快,镇痛作用强而持久,血液动力学稳定,较适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2,3]。

其他文献
患儿,男性,12岁,30kg,8年前开始出现运动后气促、口唇发绀,1月前加重.术前检查:中央型青紫、杵状指、血红蛋白162 g/L、血小板228×109/L,肝酶和胆红素在正常范围、PaO2 46 mm Hg(1 mm Hg=0.133 kPa)、二氧化碳分压30mm Hg;核磁共振示门静脉左支发育不良,弥漫性肺动静脉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示弥漫性肺动静脉瘘;心电图示QT间期延长,诊断为先天性门静脉
期刊
目的 评价脂微球化前列地尔对体外循环(CPB)诱发小儿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择期CPB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患儿27例,年龄100 d~9岁,体重5~22 kg,心功能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n=12)和脂微球化前列地尔组(P组,n=15).P组预充液中加入脂微球化前列地尔10 ng/ml,麻醉诱导后即刻经中心静脉输注脂微球化前列地尔10 ng·kg-1·min-1至术毕,C组给予等容
目的 初步建立恶性高热(MH)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咖啡因-氟烷骨骼肌收缩试验(CHCT).方法 选取10头实验小型猪和1头皮特兰猪,肌肉注射氯胺酮和地西泮麻醉后,静脉注射硫喷妥钠5mg/kg和琥珀胆碱2mg/kg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入2%~3%氟烷4 h,新鲜气流量为2 L/min,纯氧和空气各1 L/min.记录麻醉过程中及麻醉结束后48 h内MH的发生情况.气管插管后即刻取耳组织,采
吸入麻醉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发挥全麻效应的具体机制尚未定论.镇痛药吗啡通过激动阿片受体发挥作用,吸入麻醉药的全麻效应是否也通过激动阿片受体发挥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探讨阿片受体在吸入麻醉药对小鼠全麻效应中的作用。
期刊
心脏直视手术时体外循环诱发的炎性介质对心肌产生损伤作用.研究表明,氯胺酮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1-3].本研究拟评价氯胺酮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期刊
罗哌卡因具有作用时间长和毒性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神经阻滞,由于腰丛神经和坐骨神经的解剖特点,需要较大剂量的罗哌卡因才能满足临床要求,这增加了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可能性[1];因此,应该进行合理配伍,既能满足手术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罗哌卡因的剂量.利多卡因具有起效快、弥散广和脂溶性较高的特点[2].本研究拟评价下肢手术患者罗哌卡因混合利多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期刊
目的 评价胃镜检查术患者乳化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麻醉的效果.方法 拟行胃镜检查术患者400例,年龄18~60岁,体重40~80 ks,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4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PF组)、乳化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组(EF组)、异丙酚-芬太尼-咪达唑仑组(PFM组)及乳化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组(EFM组),每组100例.采用双盲法给药.静脉注射芬太尼或芬太尼-咪达唑仑0.1 ml/
于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共有7例患者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下剖宫产术时,并发急性胎盘早剥.分析表明,CSEA下剖宫产术中发生急性胎盘早剥可能的危险因素为术前焦虑及CSEA后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CSEA下剖宫产术时虽然急性胎盘早剥很少发生,但其一旦发生将严重危及母婴的生命,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术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消除患者焦虑;采取针对性措施避
依托咪酯是临床常用短效静脉麻醉药,起效快、安全界限大、ED50/LD50.比值为26.4、清醒迅速、对呼吸无明显抑制、无术中知晓是其突出优点[1].瑞芬太尼是超短效μ受体激动剂,可抑制气管插管反应[2].本试验拟研究不同剂量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时瑞芬太尼抑制病人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50),为临床提供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