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考答题中,很多同学因答题不规范而造成的丢分现象是屡见不鲜的.要在高考中不丢分或少丢分,同学们必须从答题规范上下工夫.本文将从答题规范角度,谈谈同学们答题的策略、答题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希望能对同学们增分起到帮助.
一、填空题的规范答题
关于填空题,常见不规范的答卷方式有:字符书写不规范或不正确(如将“”写成“A”,将“”写成“E”,将“∞”写成“8”等);通项公式或函数表达式的书写不规范(如函数的表达式只写“2x”);对数式的书写不规范(如y=lgx+2与y=lg(x+2)混淆);带单位的填空题结果必须带单位;三角方程的通解中应加k∈Z;在写区间或集合时,要正确地书写圆括号、方括号或花括号,区间的两端点之间、集合的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写两个以上单调增(减 )区间要用逗号隔开.
例1 (2010全国卷Ⅰ)不等式2x2+1-x≤1的解集是______.
分析:很多同学将答案写成0≤x≤2,从而失去了不该丢的分数.其实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即正值不等式两边可以同时n次方.具体解答如下:由2x2+1-x≤1得2x2+1≤x+1x+1≥02x2+1≤(x+1)2 x≥-10≤x≤2 0≤x≤2,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0≤x≤2},亦可写成区间形式.
二、解答题的规范答题
解答题中,由于是按步给分,应特别注意过程步骤的严谨和规范,追求“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写清得分点,清楚地呈现自己的思维层次.否则会做的题目若不注意准确表达和规范书写,常常会被“分段扣分”, 如解概率题,要给出适当的文字说明,不能只列几个式子或单纯的结论;立体几何证明题中注意定理使用的条件要缺一不可,不能疏漏等等;代数论证中的“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正确地转移为“文字语言”,尽管考生“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因此得分少.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对轻易题要详写,过程复杂的试题要简写,答题时要会把握得分点.
例2 (2010四川卷)某种有奖销售的饮料,瓶盖内印有“奖励一瓶”或“谢谢购买”字样,购买一瓶若其瓶盖内印有“奖励一瓶” 字样即为中奖,中奖概率为16,甲、乙、丙三位同学每人购买了一瓶饮料.
(1)求甲中奖且乙、丙没有中奖的概率;
(2)求中奖人数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Eξ.
分析:第一问很多同学过程太简,只写甲中奖且乙、丙没有中奖的概率为16×56×56=25216.其实对于概率题解答题一般要有三个步骤,第一设基本事件,其次列出式子算出结果,最后写出“答”.若答题时只列几个式子或单纯的结论这一问连一半分数都得不到.
具体解答如下:
设甲、乙、丙中奖的事件分别为A,B,C,那么
P(A)=P(B)=P(C)=16.P(A••)=P(A)•P()•P()=16×(56)2=25216.
答:甲中奖且乙、丙没有中奖的概率为25216.
(2)ξ的可能取值为0,1,2,3.P(ξ=k)=Ck3(16)k(56)3-k,k=0,1,2,3.
所以中奖人数ξ的分布列为
ξ0123
P12521625725721216
Eξ=0×125216+1×2572+2×572+3×1216=12.
例3 (2009陕西卷)已知函数f(x)=x3-3ax-1,a≠0.
(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2)若函数f(x)在x=-1处取得极值,直线y=m与y=f(x)的图象有三个不同的交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不规范过程: (1)f′(x)=3x2-3a=3(x2-a).当a<0时,对x∈R,有f′(x)>0,所以当a<0时, f(x)的单调增区间为(-∞,+∞).当a>0时,由f′(x)>0解得x<-a或x>a;由f′(x)<0,解得-a0时, f(x)的单调增区间为(-∞,-a)∪(a,+∞);f(x)的单调减区间为(-a,a).
(2)因为f(x)在x=-1处取得极值,所以f′(-1)=3×(-1)2-3a=0,解得a=1,即f(x)=x3-3x-1.作出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m的取值范围是(-3,1).
点评:上述解题过程思路清晰,失分主要原因是解题不规范.(1)中的单调区间不能取并集,而且要有结论.规范过程应为:总上所述, 当a<0时,f(x)的单调增区间为(-∞,+∞),无减区间;当a>0时,f(x)的单调增区间为(-∞,-a),(a,+∞),f(x)的单调减区间为(-a,a).
第2问的主要解答过程基本没有给出,而是完全用图象代替了过程,这在评分时会失去不少分数.规范过程如下:“f′(x)=3x2-3,由f′(x)=0得x1=-1,x2=1,由(1)中的单调性可知,f(x)在x=-1处取得极大值f(-1)=1,在x=1处取得极小值f(1)=-3.作出函数f(x)的草图,又因为直线y=m与y=f(x)的图象有三个不同的交点,结合图象可得m的取值范围是(-3,1).
下面再列举几种常见的规范性的问题,希望引起同学们的注意,起到增分效果.(1)解与解集:方程的结果一般用解表示(除非强调求解集);不等式、三角方程的结果一般用解集(集合或区间)表示;(2)应用题解题结束后一定要写符合题意的“答”;带单位的计算题或应用题,最后结果必须带单位;(3)函数问题一般要注明定义域(特别是反函数);(4)分类讨论题,一般要写综合性结论;(5) 分数线要划横线,不用斜线;(6) 排列组合题,无特殊声明,要求出数值;(7) 画图时,最好用上正规的尺规作图(至少用直尺画直线),做辅助线时,要注意在刚开始解题时标明 ;(8)注意轨迹与轨迹方程的区别.轨迹方程一般用普通方程表示,轨迹还需要说明图形情况;(9) 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要考虑消参数过程中最后的限制范围; (10) 有限制条件的必须注明轨迹中图形的范围或轨迹方程中x或y的范围.
总之,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规范性,完整性,才能最大可能地提高自己的成绩.为此,同学们要从点滴做起,重在平时,锲而不舍,养成习惯.
(作者:印琴红,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一、填空题的规范答题
关于填空题,常见不规范的答卷方式有:字符书写不规范或不正确(如将“”写成“A”,将“”写成“E”,将“∞”写成“8”等);通项公式或函数表达式的书写不规范(如函数的表达式只写“2x”);对数式的书写不规范(如y=lgx+2与y=lg(x+2)混淆);带单位的填空题结果必须带单位;三角方程的通解中应加k∈Z;在写区间或集合时,要正确地书写圆括号、方括号或花括号,区间的两端点之间、集合的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写两个以上单调增(减 )区间要用逗号隔开.
例1 (2010全国卷Ⅰ)不等式2x2+1-x≤1的解集是______.
分析:很多同学将答案写成0≤x≤2,从而失去了不该丢的分数.其实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即正值不等式两边可以同时n次方.具体解答如下:由2x2+1-x≤1得2x2+1≤x+1x+1≥02x2+1≤(x+1)2 x≥-10≤x≤2 0≤x≤2,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0≤x≤2},亦可写成区间形式.
二、解答题的规范答题
解答题中,由于是按步给分,应特别注意过程步骤的严谨和规范,追求“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写清得分点,清楚地呈现自己的思维层次.否则会做的题目若不注意准确表达和规范书写,常常会被“分段扣分”, 如解概率题,要给出适当的文字说明,不能只列几个式子或单纯的结论;立体几何证明题中注意定理使用的条件要缺一不可,不能疏漏等等;代数论证中的“以图代证”,尽管解题思路正确甚至很巧妙,但是由于不善于把“图形语言”正确地转移为“文字语言”,尽管考生“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因此得分少.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对轻易题要详写,过程复杂的试题要简写,答题时要会把握得分点.
例2 (2010四川卷)某种有奖销售的饮料,瓶盖内印有“奖励一瓶”或“谢谢购买”字样,购买一瓶若其瓶盖内印有“奖励一瓶” 字样即为中奖,中奖概率为16,甲、乙、丙三位同学每人购买了一瓶饮料.
(1)求甲中奖且乙、丙没有中奖的概率;
(2)求中奖人数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Eξ.
分析:第一问很多同学过程太简,只写甲中奖且乙、丙没有中奖的概率为16×56×56=25216.其实对于概率题解答题一般要有三个步骤,第一设基本事件,其次列出式子算出结果,最后写出“答”.若答题时只列几个式子或单纯的结论这一问连一半分数都得不到.
具体解答如下:
设甲、乙、丙中奖的事件分别为A,B,C,那么
P(A)=P(B)=P(C)=16.P(A••)=P(A)•P()•P()=16×(56)2=25216.
答:甲中奖且乙、丙没有中奖的概率为25216.
(2)ξ的可能取值为0,1,2,3.P(ξ=k)=Ck3(16)k(56)3-k,k=0,1,2,3.
所以中奖人数ξ的分布列为
ξ0123
P12521625725721216
Eξ=0×125216+1×2572+2×572+3×1216=12.
例3 (2009陕西卷)已知函数f(x)=x3-3ax-1,a≠0.
(1)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2)若函数f(x)在x=-1处取得极值,直线y=m与y=f(x)的图象有三个不同的交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不规范过程: (1)f′(x)=3x2-3a=3(x2-a).当a<0时,对x∈R,有f′(x)>0,所以当a<0时, f(x)的单调增区间为(-∞,+∞).当a>0时,由f′(x)>0解得x<-a或x>a;由f′(x)<0,解得-a
(2)因为f(x)在x=-1处取得极值,所以f′(-1)=3×(-1)2-3a=0,解得a=1,即f(x)=x3-3x-1.作出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m的取值范围是(-3,1).
点评:上述解题过程思路清晰,失分主要原因是解题不规范.(1)中的单调区间不能取并集,而且要有结论.规范过程应为:总上所述, 当a<0时,f(x)的单调增区间为(-∞,+∞),无减区间;当a>0时,f(x)的单调增区间为(-∞,-a),(a,+∞),f(x)的单调减区间为(-a,a).
第2问的主要解答过程基本没有给出,而是完全用图象代替了过程,这在评分时会失去不少分数.规范过程如下:“f′(x)=3x2-3,由f′(x)=0得x1=-1,x2=1,由(1)中的单调性可知,f(x)在x=-1处取得极大值f(-1)=1,在x=1处取得极小值f(1)=-3.作出函数f(x)的草图,又因为直线y=m与y=f(x)的图象有三个不同的交点,结合图象可得m的取值范围是(-3,1).
下面再列举几种常见的规范性的问题,希望引起同学们的注意,起到增分效果.(1)解与解集:方程的结果一般用解表示(除非强调求解集);不等式、三角方程的结果一般用解集(集合或区间)表示;(2)应用题解题结束后一定要写符合题意的“答”;带单位的计算题或应用题,最后结果必须带单位;(3)函数问题一般要注明定义域(特别是反函数);(4)分类讨论题,一般要写综合性结论;(5) 分数线要划横线,不用斜线;(6) 排列组合题,无特殊声明,要求出数值;(7) 画图时,最好用上正规的尺规作图(至少用直尺画直线),做辅助线时,要注意在刚开始解题时标明 ;(8)注意轨迹与轨迹方程的区别.轨迹方程一般用普通方程表示,轨迹还需要说明图形情况;(9) 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要考虑消参数过程中最后的限制范围; (10) 有限制条件的必须注明轨迹中图形的范围或轨迹方程中x或y的范围.
总之,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规范性,完整性,才能最大可能地提高自己的成绩.为此,同学们要从点滴做起,重在平时,锲而不舍,养成习惯.
(作者:印琴红,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