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下华北驼绒藜种子大小及苞片对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07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是影响荒漠区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关键因素.以多年生强旱生半灌木华北驼绒藜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干旱程度(0、100、200、300和400g·L-1PEG6000)下,种子大小及苞片有无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抑制了种子萌发和幼苗地上部的生长.100和200 g ? L-1 PEG6000处理显著增加了幼苗根长,而300和400 g·L-1 PEG6000处理显著降低了幼苗根长.与无苞片相比,有苞片使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降低12%,发芽指数显著降低50.5%,幼苗的地上部长度显著增加20.8%,幼苗根长显著增加6.3%.种子大小对种子发芽指数无显著影响,但与小种子相比,大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3%,幼苗的地上部长度显著增加20.5%,幼苗根长显著增加33.0%.在干旱条件下,苞片能延缓种子的萌发速度,种子大小能影响后代的存活几率,二者共同影响华北驼绒藜对极端干旱环境的适应性.
其他文献
报道了钌催化末端炔丙醇经亚丙二烯基卡宾中间体氧化产生亚甲基烯酮合成α,β-不饱和羧酸衍生物的高效方法.机理研究实验表明,催化剂CpRuC1(PPh3)2/NaBPh4和末端炔丙醇反应产
摘要文化素质、精神素质和审美素质,决定了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真正的艺术家,必定是思想家,而真正的思想家总是热心关注世态人情,与社会、传统、自然对话是艺术家创作的真正源泉。本文探讨中西方的油画创作,不仅能够充分体现画家对人生、对艺术的追求,内蕴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而且在全球化语境下,中西油画的内质存在着补充与浑融的良好互动。  关键词:中国油画 精神潜质 文化意蕴 西洋油画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