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儒学阐释学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q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没有阐释学这门学问,但却有着极为丰富的阐释学思想与实践。从孔子到荀子,先秦儒家已经形成了系统的阐释学思想,对后世的经学阐释学、文学阐释学都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孔子之"述"、孟子之"说"、荀子之"辨说"均含阐释之义。孔子自谓"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谓"志在删述",都表明他对阐释的高度重视。可以说,试图以阐释古代经典的方式来为现实社会"立法"乃是孔子的基本政治策略。在中国文学阐释学形成与演变的过程中,"孟子说诗"具有特殊意义。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是具有现代意义的阐释学思想,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荀子是先秦儒家阐释学思想的完成者,他把阐释行为纳入到"道""圣人""经"的统序中,其所谓"辨说",主旨即在于通过对经典的阐释与对诸子百家之学的批判来凸显圣人之道。可以说,荀子的阐释学思想为汉代经学阐释学的出场做了不可或缺的铺垫。儒家的阐释活动以为天下制定价值规则为鹄的,所以从一开始就具有"阐释的公共性"特征。儒家通过授徒讲学、群居切磋、游说诸侯等方式,使这种"阐释的公共性"逐渐实现于社会不同领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丙卡特罗治疗老年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60例老年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
<正>江苏省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于2003年创办,目前,初高中部、国际部共有61个班级,2600多名学生在校就读。建校以来,学校奉行"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高素养"的办学宗旨,恪守"守正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实践证明,在聋校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聋生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