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生物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活性剂能够改变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在土壤中的溶解度、吸附/解吸平衡和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变PAHs的生物有效性.表面活性剂主要通过降低土壤-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增加PAHs的溶解度、促进PAHs的运输等方式来加强PAHs的生物有效性;但由于表面活性剂本身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或无毒的表面活性剂优先作为微生物的生长基质,可能会对PAHs的生物有效性起到抑制作用.另外,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不同形态的PAHs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不同.表面活性剂
其他文献
概述了磺酰脲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附,降解与残留、迁移以及抑制土壤酶活性等环境行为,探讨了土壤pH值、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水分含量及有机质等对环境行为过程的影响,
研究了施肥深度对旱地小麦花后根系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较深层次(20~40cm)施肥,其根中保护酶系SOD、CAT活性可保持较高水平,根系活力和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慢,抑制膜脂过
以潮土为供试土壤进行土培试验.研究了农用稀土对同时施加的尿素在土壤中形态转化过程影响.当稀土施用量增至10mg@kg-1烘干土以上时,土壤中尿素水解后所形成的铵态氮含量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