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825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88例脑出血术后昏迷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肺部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情况、主要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88例患者中,25例发生肺部感染,占比28.4%.共检出病原菌94株,革兰阳性菌24株,其中溶血葡萄球菌3株,占比3.2%,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占比22.3%;革兰阴性菌70株,其中大肠埃希菌7株,占比7.4%,铜绿假单胞菌10株,占比10.6%,肺炎克雷伯菌18株,占比19.1%,鲍氏不动杆菌35株,占比37.2%.35株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头孢他啶9株,占比25.7%,庆大霉素9株,占比25.7%,哌拉西林18株,占比51.4%,羧苄西林26株,占比74.3%,头孢哌酮29株,占比82.9%;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头孢他啶3株,占比14.3%,头孢西丁4株,占比19.0%,庆大霉素17株,占比81.0%,红霉素18株,占比85.7%.是否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长期吸烟、营养不良、气管切开病程、昏迷时间、误吸、留置胃管、可冲洗型气管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吸烟、营养不良、气管切开病程、昏迷时间、误吸、留置胃管、无可冲洗型气管是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多,临床及时进行分析并做好预防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非常重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合并心力衰竭(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阳江江华医院心血管内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CPHD合并HF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呋塞米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托伐普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血清脑钠肽(BNP)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
目的:探究及观察超声乳化手术中灌注压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的100例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灌注压70~75 cmH2O组(A组)、76~80 cmH2O组(B组)、81~85 cmH2O组(C组)、86~90 cmH2O组(D组)及91~100 cmH2O组(E组),每组20例.比较五组术前及术后1、3、7、30 d角膜内皮细胞参数、角膜厚度、角膜水肿程度及视力状态.结果:术前,五组角膜内皮细胞参数、角膜厚度、角膜水肿程度及
目的:分析子宫颈癌(CC)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淋巴细胞(LC)、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比值(NLR)、血小板数/淋巴细胞数比值(PLR)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5月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确诊CC患者86例为CC组,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SIL)患者103例为CSIL组及健康妇女120名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全血中WBC、PLT、LC及血浆中FIB水平,并计算NLR和PLR.结果:CC组WBC、PLT、NL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