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教授和他的学说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2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美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出生于我国的上海。他在浙江大学肄业后转学到昆明西南联大读书。一九四六年以优异的成绩赴美留学。在美国,就读于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一九五六年夏天,他和杨振宁教授在进行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研究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新理论:三十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微观世界的一个基本的物理定律——“宇称守恒定律”,在原子核和基本粒子之间,以及基本粒子之间的弱相互作用下,是不适用的。这个定律只在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下,才是正确的。过去把它看作普遍的定律,把它推广应用到弱相互作用下去是错误的。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宇称不守恒定律”。
  大约半年以后,哥伦比亚大学女副教授吴健雄和一位美国科学家分别用不同的实验证实了李政道、杨振宁教授提出的新理论是完全正确的。
  这一科学上的重大发现,推翻了一直被认为是权威的“宇称守恒定律”。李政道教授因此获得“爱因斯坦科学奖金”,以后又荣获了一九五七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后来,李政道教授继续向高能物理的纵深处挺进,在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中,他第一个引进了非拓朴性孤粒子的概念,先后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对这方面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作了理论上的探讨,为这个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在这以前,他还发展了反常核态理论:他在这个理论中预言,当两个铀的原子核发生碰撞时,核的密度超过正常状态,也许有可能发生反常核态现象,而这种现象过去在自然界中还未发现过;并强调,真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真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它的物理性质是可以通过基本粒子的互相作用表现出来的。目前美国有一台加速器正在为验证李政道教授的上述理论作准备。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