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财经院校税法课程建设思考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m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我国税收法治的不断完善落实,税法对于我国政府和纳税人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在高等财经院校的税法课堂教学中,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加强税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从而提升税法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等财经院校;课程建设;税法课程
  我国高等财经院校的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学习能力强、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强、以及素质水平高的要求。因此高等财经院校税法课程建设需要优化课程教学结构,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率。税法课程不仅是财税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会计专业学生以及高等财经院校学生都需要学习的应修课程,因此加强税法课程建设很有现实意义。
  一、税法课程教学现存问题
  1.教材与院校培养目标脱节
  目前一部分高等财经院校中使用的税法教材大多是经济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的[1],这一部分教材内容理论及实务性较强,同时内容相对较为复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因此学生很难积极主动地阅读,有能力融入到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仅能简单计算各种税种的应纳税额,却并不能独立完成复杂案例分析、实务性操作等。
  2.税法课程实训教学跟理论教学不能有机结合
  目前一部分院校都把实训教学课程安排在理论教学课程之后,并没有把实训课程与理论教学课程贯穿在一起,影响了实训效果。在税法课程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实训软件时效性、操作性比较差,跟实际教学需求相距甚远。现阶段恰当税制改革和征管改革高峰期,但是教学中使用的实训软件教学速度明显滞后于税收实践,影响了教学质量。一部分教师在实训教学中过于重视应纳税额计算的教学,忽视了学生们的会计凭证审核以及税务风险管理能力的培养。
  3.教学方法内容单一
  据调查显示,我国一部分高等财经院校税法课程本科教学中基本上都采取了同样的传统教学方法,选用固定的课本,采用单一性的讲授模式,教学手段落后,考核内容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无法满足本科人才培养要求。
  二、高等财经院校税法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加强税法教学的一体化建设模式
  课程建设主要是基于教学材料的内容,想要提升高等财经院校的税法课程建设质量,就需要首先加快税法教材的一体化建设,既能够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特点,同时也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体现出教学的层次性。一般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会经过不同的几种学习阶段[2]。首先第一階段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阶段,然后是开展教学内容的感知阶段,接下来是针对教学知识进行深化理解的学习阶段,最终则是知识巩固和知识应用的升华阶段。只有具备良好的教学素材,才能够适应课堂教学的教学规律。在教材创新改革过程中,可以在每一篇课堂学习内容之前设置好教学导入案例,能够通过有趣的案例内容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提出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本。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相应的设置思考专栏,引导学生能够通过问题的思考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每一章节学习结束之后设计有趣的练习案例,帮助学生厘清解答思路,才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深入把握税收法律的发展动向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地创新发展以及市场的动态变化,国家会不断的完善我国的税收政策和相关税法规定,原有规定也会随之废止,因此可以说税法课程拥有比较强的政策性和时效性。专业教师需要时刻了解中国税务总局网站等的相关信息,积极收集相关的税收法律信息,及时概括总结法理沿革,才能够在教学中不断地完善教学计划,介绍、引导学生关注税法理论前沿与政策热点,基于现阶段的税法内容及时更新教学课件,提升课堂教学的创新性。
  3.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税法具有综合性特征,税法课程教师应认识到自身素质水平高低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深刻影响,自觉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各种形式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水平,坚持用更渊博的学识和更强大的科研能力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3]。其次,教师应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主体,针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要多加以辅导,因材施教,多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自身也需要不断地学习税收法律法规,精通各个税种相关法理及应纳税额的计算,针对教学问题有综合处理能力,引导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才能管理并带领学生针对现阶段的税法进行有效学习,让学生能够终身受益。
  结语:
  税法课程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理论性比较强,同时带有很强烈的政策性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措施,在教学中教、学、训应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出仿真的税法环境,让学生熟悉理解财税工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北玲,赵文婷,胡小清.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税法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4):292-295.
  [2]张国英.高职“税法”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创新思路[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06):118-120.
  [3]王秀敏.会计学本科专业税法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研究[J].企业导报,2010(02):232-233.
其他文献
摘要:实验教学在高等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目前高等院校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探索型实验教学形式和实验组织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想象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实验教学;动手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加强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
期刊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法是教学改革的方向,将广泛应用于各高校教学。新闻学专业想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必将探索这种教学法的有效实施途径。本文在总结混合式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新闻学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设计,并结合高校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成果提出了新闻学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新闻学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2017年新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会计教学特点的分析,从目前本科院校会计教学的现状有与问题出发,提出本科院校会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造的方法和构建模型,进而提出会计教学质量评价的设计思考。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场所,教师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上。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本科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随着
期刊
摘要:“仪器分析”是化学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在“仪器分析”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视频学习、随堂测试、课堂讨论、重点讲解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改革。实际应用效果表明,翻转课堂的实施可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学
期刊
编者按: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引发出一场关于危机起因和如何化解风险的激烈讨论。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真的导致了本轮危机?货币政策朱来的变化趋势如何?货币政策未来是否需要修正?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内在关系究竟是什么?瑞典中央银行副行长拉尔斯斯文森的这篇演讲回答了这些问题,并就货币政策所应从危机中吸取的教训,除利率之外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所能发挥的作用,新兴市场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动等问题作了深刻精辟的分析。  关
期刊
摘要:将源码文档生成工具Doxygen引入嵌入式操作系统教学,将函数调用关系,文件引用关系以及结构体定义等抽象内容图形化,以超链接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极大的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Doxygen;uC/OS;嵌入式操作系统;教学  一、引言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通过对uC/OS系统源码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期刊
摘要:师德师风是学术共同体及其成员在学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风气,是学者人格、学术精神、学术取向、学术方法、社会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加强高校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研究生的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医学院校;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一所学校能够健康、持续、科学发展的灵魂。由于大学教师和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经济社会的冲击,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价值选
期刊
摘要:关怀理论是当代西方德育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理论流派之一,该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可以为研究我国学生问题行为的转化路径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和全新的视角。基于我国学校教育对问题行为学生的转化缺乏理论指导的实际,以西方的诺丁斯关怀理论为视角,结合影片《少年15/16 时》中的具体情节,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情感入手、树立榜样、进行对话等几个方面构建基于关怀理论视域下的学生问题行为转化路径。  关键词
期刊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强调要推动优质资源开放共享,重塑教育教学形态,紧紧抓住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推动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变轨超车”。而微课正是伴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微课为传统课堂和教育模式注入了新理念和新活力。公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顺应新时代信息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逐渐被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互联网+的教学方式逐渐成为很多高校的选择,互联网+的教学方式在高校中的应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为心理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和更加良好的环境,使教学内容更加的系统、科学,心理教育的范围不仅仅是局限在网络这一方面,而是在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大范围的延伸,这种教育方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互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