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来,多家外资资管巨头在中国设立外商独资企业(WFOE),WFOE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AMAC)登记备案后,外资资管机构可以直接在国内募资,然后投向资本市场。路博迈(N euberger Berman)便是其中之一。2017年11月9日,路博迈投资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下称“路博迈中国”)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正式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登记备案。备案完成后,路博迈中国可以直接在中国发行和管理私募基金。
“我们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投资管理公司,并在股票、固定收益、多元资产、量化投资和另类投资领域提供我们的定制产品解决方案。”路博迈中国业务负责人及总经理刘颂告诉《陆家嘴》记者。
刘颂在资产管理行业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他在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理学士后去英国留学,获得了英国牛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在金融行业的起点是在伦敦的Rothschild投资银行部;之后他在中国香港及中国内地分别效力景顺(Invesco)和景顺长城(Invesco Great Wall),担任不同的机构销售及管理职位长达6年。2012年底,他开始担任德意志资产管理(Deutsche Asset Management)大中华区主管,负责拓展区内业务。加盟路博迈之前,刘颂为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作为一家国际资管巨头,路博迈也正是看中了刘颂在国外和国内的从业经历——了解海外资管机构的运营模式,同时对中国资本市场也非常熟悉。
路博迈于1939年成立,截至2017年12月31日,管理资产规模达到3029亿美元,主要的客户为退休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机构。路博迈旗下的产品包括股票、固定收益、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等,其中固定收益规模达到1301亿美元,股票资产1038亿美元,另类资产690亿美元。
优势策略的中国版
《陆家嘴》:可以介绍一下路博迈在中国市场投资的历史吗?
刘颂:我个人总结国内资本市场开放大概有三波。 第一波就是外资通过合资的方式,在国内建立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当时路博迈没有参与,这和路博迈本身的文化有关,我们是一家合伙人公司,这不是我们的首选方式。
第二波就是把海外的钱投到中国市场,主要通过QFII和RQFII。这一波路博迈是非常积极参与的,我们很早就开始投资中国。另外我们在国内其实也有不少大型机构客户,包括国内的包括一些大型保险公司和社保都有组合让路博迈来管理,只是在零售这一块参与得比较少。
第三波其实就是WFOE,我们2016年的11月第一批拿到WFOE工商登记,去年的11月完成协会的备案。
在路博迈的全球风控体系中,其实早就有一套关于投资中国市场的体系,投资中国一直是全球策略的一部分。我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的EMD(Emerging Market Debt,即新兴市场债券)是一个全球的策略,投资于全球新兴市场债券,中国债券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中国资产的投资,路博迈在研究、投资和风控上,其实都已经有一套现成的系统,这个是我们可以依赖的基础。
《陆家嘴》: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你们未来有什么样的计划?

刘颂:路博迈一方面看重中国庞大的资产管理市场,希望帮助中国的机构和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另一方面,作为投资标的,中国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中国资产的收益和其他国家相关性非常低,一旦加入全球资产配置的模型会使整个模型的有效性提高很多。通过WFOE,我们既可以完成中国业务布局,也可以帮助路博迈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市场。
我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搭建团队,把路博迈有优势的投资策略本地化,做出中国版本。中国版做出来之后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中国进行募资和投资,同时这个策略也会成为路博迈全球策略的一部分,可以增加全球策略的竞争力。
《陆家嘴》:路博迈哪些投资能力是特别强的呢?
刘颂:路博迈的新兴市场的股票和新兴市场债券投资方面都是很强的,我们新兴市场债券现在大概管理的规模接近200亿美元。另外我们有一个很强的策略——高收益债券,全球大概管理450亿美元资金,这两个策略跟中国的债都是很有关系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中国固收团队非常重要,从投资的角度就需要有一个中国的研究和投资的团队。
我们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在全球来说也是很强的。大类资产配置这几年在国内很火,当利率下降,整个资产收益下降的时候,通过资产配置,可以作为新的阿尔法来源,得到更好的回报。国内现在出现越来越多的FOF,这其实就是一种大类资产配置的方式。国内一些大型机构投资者,包括社保都有让路博迈来做全球大类资产配置。
我们还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PE策略,一般投资PE都是作为LP(有限合伙人),但是我们是做GP(普通合伙人)。这个策略全球能做的公司很少,我们是第一家做的,目前规模也是最大的。我们一般都是投资已经比较成熟的行业龙头的PE,很快就能够分到管理费和业绩提成,现金流非常好。
随着我们在中国市场业务的发展,我们以后也会考虑在国内能不能做同样的PE策略。
《陆家嘴》:那你们目前团队建设的怎么样了?
刘颂:目前我们的固收、股票和另類投资团队都已经搭建完成或者接近完成,其中固收团队进展最快,目前已经开始发行第一期产品。
接下来计划还会发行QDLP产品以及量化股票产品。
明年我们会考虑一些PE类的产品,这样的话,其实接下来三到五年,我们在国内要做的投资框架基本上就搭建完成了。
按行业规律办事
《陆家嘴》:和国内的投资机构相比,路博迈会有哪些不同?
刘颂:我们的投资团队一般都有两个身份,他是作为我们本地中国团队的成员,比如说债券的团队成员,同时他也是我们全球策略中的新兴市场债券团队的成员。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很多的风控措施都需要达到路博迈全球新兴市场债券的要求,我们的债券团队自身也会有一套很完整的在中国使用的风控策略。
《陆家嘴》:你们的债券团队买入一个债券的时候需要事前获得全球团队的批准吗?如果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刘颂:我们国内对WOFE有一个要求,就是下单一定要是在国内。我们并不需要得到批准,基金经理有决定权。只是美国总部有一套风控流程在我们的组合背后运作,当然这个流程中涉及的风控要素、合同规定等都是从开始就设定完善的。
也许会发生国内的基金经理与总部在投资意见上有所分歧的状况,那么我们的基金经理就需要和EMD全球总监去讨论,来说服EMD全球总监。不过只要不涉及风控等硬性标准,最终的决定权依然是在国内。
这样既独立也融合的模式是有好处的,我们在国内投资更多的是从国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路博迈可以提供一个全球的视角。我们之前比较不同的债券,可能是国内的几个公司之间;但是站在全球角度来说,我们甚至可以拿这个债券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债券去做比较,最后再做出投资决定。

《陆家嘴》:你们有给今年定下目标吗?
刘颂:就像刚才说的,我们今年已有产品发行计划,对量不会有太大的要求。一开始我们在渠道里面还没有足够影响力,必须先把产品业绩做出来。我们这个行业是靠数字说话的,谁的业绩好投资者就会买谁的产品。
我加入路博迈的时候,也有自己深入的思考,这是一个合伙人机制的公司,看东西还是看得比较长远的。路博迈有79年的历史,能够一步步做大意味着这家公司对资产管理行业是足够了解的。这个行业本身其实是有一些规律性的,有他的science(科学),是有一定科学的道理在里面的。这些东西公司的合伙人都非常了解,所以我觉得我们并不着急。
“我们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投资管理公司,并在股票、固定收益、多元资产、量化投资和另类投资领域提供我们的定制产品解决方案。”路博迈中国业务负责人及总经理刘颂告诉《陆家嘴》记者。
刘颂在资产管理行业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他在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理学士后去英国留学,获得了英国牛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在金融行业的起点是在伦敦的Rothschild投资银行部;之后他在中国香港及中国内地分别效力景顺(Invesco)和景顺长城(Invesco Great Wall),担任不同的机构销售及管理职位长达6年。2012年底,他开始担任德意志资产管理(Deutsche Asset Management)大中华区主管,负责拓展区内业务。加盟路博迈之前,刘颂为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作为一家国际资管巨头,路博迈也正是看中了刘颂在国外和国内的从业经历——了解海外资管机构的运营模式,同时对中国资本市场也非常熟悉。
路博迈于1939年成立,截至2017年12月31日,管理资产规模达到3029亿美元,主要的客户为退休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机构。路博迈旗下的产品包括股票、固定收益、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等,其中固定收益规模达到1301亿美元,股票资产1038亿美元,另类资产690亿美元。
优势策略的中国版
《陆家嘴》:可以介绍一下路博迈在中国市场投资的历史吗?
刘颂:我个人总结国内资本市场开放大概有三波。 第一波就是外资通过合资的方式,在国内建立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当时路博迈没有参与,这和路博迈本身的文化有关,我们是一家合伙人公司,这不是我们的首选方式。
第二波就是把海外的钱投到中国市场,主要通过QFII和RQFII。这一波路博迈是非常积极参与的,我们很早就开始投资中国。另外我们在国内其实也有不少大型机构客户,包括国内的包括一些大型保险公司和社保都有组合让路博迈来管理,只是在零售这一块参与得比较少。
第三波其实就是WFOE,我们2016年的11月第一批拿到WFOE工商登记,去年的11月完成协会的备案。
在路博迈的全球风控体系中,其实早就有一套关于投资中国市场的体系,投资中国一直是全球策略的一部分。我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的EMD(Emerging Market Debt,即新兴市场债券)是一个全球的策略,投资于全球新兴市场债券,中国债券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中国资产的投资,路博迈在研究、投资和风控上,其实都已经有一套现成的系统,这个是我们可以依赖的基础。
《陆家嘴》: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你们未来有什么样的计划?

刘颂:路博迈一方面看重中国庞大的资产管理市场,希望帮助中国的机构和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另一方面,作为投资标的,中国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中国资产的收益和其他国家相关性非常低,一旦加入全球资产配置的模型会使整个模型的有效性提高很多。通过WFOE,我们既可以完成中国业务布局,也可以帮助路博迈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市场。
我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搭建团队,把路博迈有优势的投资策略本地化,做出中国版本。中国版做出来之后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中国进行募资和投资,同时这个策略也会成为路博迈全球策略的一部分,可以增加全球策略的竞争力。
《陆家嘴》:路博迈哪些投资能力是特别强的呢?
刘颂:路博迈的新兴市场的股票和新兴市场债券投资方面都是很强的,我们新兴市场债券现在大概管理的规模接近200亿美元。另外我们有一个很强的策略——高收益债券,全球大概管理450亿美元资金,这两个策略跟中国的债都是很有关系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中国固收团队非常重要,从投资的角度就需要有一个中国的研究和投资的团队。
我们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在全球来说也是很强的。大类资产配置这几年在国内很火,当利率下降,整个资产收益下降的时候,通过资产配置,可以作为新的阿尔法来源,得到更好的回报。国内现在出现越来越多的FOF,这其实就是一种大类资产配置的方式。国内一些大型机构投资者,包括社保都有让路博迈来做全球大类资产配置。
我们还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PE策略,一般投资PE都是作为LP(有限合伙人),但是我们是做GP(普通合伙人)。这个策略全球能做的公司很少,我们是第一家做的,目前规模也是最大的。我们一般都是投资已经比较成熟的行业龙头的PE,很快就能够分到管理费和业绩提成,现金流非常好。
随着我们在中国市场业务的发展,我们以后也会考虑在国内能不能做同样的PE策略。
《陆家嘴》:那你们目前团队建设的怎么样了?
刘颂:目前我们的固收、股票和另類投资团队都已经搭建完成或者接近完成,其中固收团队进展最快,目前已经开始发行第一期产品。
接下来计划还会发行QDLP产品以及量化股票产品。
明年我们会考虑一些PE类的产品,这样的话,其实接下来三到五年,我们在国内要做的投资框架基本上就搭建完成了。
按行业规律办事
《陆家嘴》:和国内的投资机构相比,路博迈会有哪些不同?
刘颂:我们的投资团队一般都有两个身份,他是作为我们本地中国团队的成员,比如说债券的团队成员,同时他也是我们全球策略中的新兴市场债券团队的成员。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很多的风控措施都需要达到路博迈全球新兴市场债券的要求,我们的债券团队自身也会有一套很完整的在中国使用的风控策略。
《陆家嘴》:你们的债券团队买入一个债券的时候需要事前获得全球团队的批准吗?如果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刘颂:我们国内对WOFE有一个要求,就是下单一定要是在国内。我们并不需要得到批准,基金经理有决定权。只是美国总部有一套风控流程在我们的组合背后运作,当然这个流程中涉及的风控要素、合同规定等都是从开始就设定完善的。
也许会发生国内的基金经理与总部在投资意见上有所分歧的状况,那么我们的基金经理就需要和EMD全球总监去讨论,来说服EMD全球总监。不过只要不涉及风控等硬性标准,最终的决定权依然是在国内。
这样既独立也融合的模式是有好处的,我们在国内投资更多的是从国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路博迈可以提供一个全球的视角。我们之前比较不同的债券,可能是国内的几个公司之间;但是站在全球角度来说,我们甚至可以拿这个债券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债券去做比较,最后再做出投资决定。

《陆家嘴》:你们有给今年定下目标吗?
刘颂:就像刚才说的,我们今年已有产品发行计划,对量不会有太大的要求。一开始我们在渠道里面还没有足够影响力,必须先把产品业绩做出来。我们这个行业是靠数字说话的,谁的业绩好投资者就会买谁的产品。
我加入路博迈的时候,也有自己深入的思考,这是一个合伙人机制的公司,看东西还是看得比较长远的。路博迈有79年的历史,能够一步步做大意味着这家公司对资产管理行业是足够了解的。这个行业本身其实是有一些规律性的,有他的science(科学),是有一定科学的道理在里面的。这些东西公司的合伙人都非常了解,所以我觉得我们并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