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乳腺癌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效果分析

来源 :数理医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45057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康复治疗乳腺癌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对上肢淋巴流量、患侧肩关节活动度、双侧上臂周径差影响.方法:选定某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住院治疗的80例乳腺癌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根据单盲随机抽样法分组,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康复治疗,两组治疗效果均在治疗2个月后评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上肢淋巴流量、患侧肩关节活动度、双侧上臂周径差.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参照组(72.50%),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上肢淋巴流量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肩关节外旋、内旋、内收、外展、后伸、前屈活动度均高于参照组,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双侧上臂周径差低于参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乳腺癌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患者上臂水肿症状,增加淋巴引流量,扩大肩关节活动度,缩小双侧上臂周径差,临床疗效显著、确切,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创面愈合促进的干预方法及在肛周脓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收治的7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C组和C+B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C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Y组患者在C组的基础上联合开展创面愈合促进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效果,并于干预前后,检测患者血清生长因子aFGF、bFGF、TGF-β.结果:C+B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C组(P<0.05);干预后,C+B组患者创面水肿评分、创面疼痛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干预后,C+B组患者血清aFGF、b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经二甲双胍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某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132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餐后2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水平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