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块游离组织组合移植修复手脱套伤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po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报道应用5块游离组织组合移植Ⅰ期修复全手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同侧(足母)甲瓣与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和示指,对侧第二足趾移植再造中指,双侧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背和手掌及虎口创面共6例.结果术后6例30块游离组织全部成活,受区皮瓣伤口Ⅰ期愈合2例,Ⅱ期愈合4例.随访时间1~9年,再造拇手指能对指对捏,生活能自理,手指两点辨别觉8~12 mm,皮瓣感觉S2.结论用5块游离组织组合移植修复手撕脱伤,虽然风险大,显微外科技术要求高,但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是修复全手撕脱伤的最佳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鼠穿透性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动物模型,客观评价模型制作中影响手术成功的显微手术技巧,异体移植排斥率的注意事项,并探讨CTLA4-Ig对大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方法 建立42只远交系Wister大鼠和SD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模型.其中治疗组26只术前将供体角膜植片在含10μg/mg CTLA4-Ig的Optisol液中孵育24h,而对照组16只术前角膜植片只浸泡Optisol液
期刊
目的 报道应用健侧C7神经根椎体前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健侧C7于前后股分叉处切断,经颈血管鞘和食管后深层,椎体前面通路移植5~6股腓肠神经与患侧臂丛上干吻合重建臂丛上于功能6例. 结果 术后6例随访13~18个月,其中1例肩外展肌力、屈肘肌力均恢复至4级;3例肩外展肌力恢复至4级,屈肘肌力恢复至3级;1例肩外展肌力恢复至3级,屈肘肌力恢复至2级;1例肩外展及屈肘肌力均恢
目的 总结采用邻近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小面积缺损的治疗效果. 方法 对足踝部皮肤软组织小面积缺损,根据创面的大小、部位、功能需要以及周围软组织的条件进行修复,其中采用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13例,腓动脉穿支皮瓣8例,邻近筋膜组织瓣16例,趾动脉皮瓣5例,足背动脉皮瓣3例,足外侧皮瓣4例,足内侧皮瓣3例. 结果 除1例皮瓣边缘愈合不良通过换药逐渐愈合外,其余病例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
从2000年9月至2004年12月对多指缺损25例进行双侧第2足趾移植再造手指50指,除1指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且功能良好。
期刊
期刊
外伤致第一跖骨头外露,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可获得较好疗效[1,2].我们自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选用足部逆行皮瓣进行修复39例,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期刊
期刊
目的 评价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强化的组织工程骨联合显微外科方法修复长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分离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经BMP-2基因转染后复合异种骨支架体外构建基因强化的组织工程骨(GEB).建立兔双侧桡骨缺损(2.5 cm长)模型,采用5种方法修复.A:GEB加带血管蒂骨膜移植;B:GEB加血管束植入;C:GEB加游离骨膜移植;D:GEB;E:单纯支架.术后4、8、12周行X线、组
目的 探讨快速原型技术在颌骨重建术前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快速原型技术完成颌骨重建术前设计3例.将患者上、下颌骨以及预切取的腓骨进行三维CT扫描,该数据经过计算机加工,将病变和恢复正常后的两套模型以及腓骨模型通过快速原型设备按1:1的比例加工出上、下颌骨的光敏树脂模型,在模型上进行模拟手术设计,完成固定钛板的术前成型、腓骨段的拼对、术后外形的预测和种植牙的设计. 结果 应用3例术后腓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