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的四大阴招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omk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愣招:“流弹误击”
  “曳光弹说”本身就是一个阴招。一方面,发出了一个信号:日本政府正力图使钓鱼岛争端升级;另一方面,为其后续制造“流弹误击”做铺垫。
  那么,曳光弹到底是种什么样的弹药呢?曳光弹是一种尾部装有能发光的化学药剂的炮弹或枪弹。发射后发出红色、黄色或白色的光,用于指示弹道和目标,能协助射手进行弹道修正,甚至作为指引以及联络友军攻击方向与位置的方式与工具。一言以蔽之,曳光弹是普通炮弹增加了发光功能而已,其毁伤性与普通炮弹无异。
  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CCTV在播发日本“曳光弹说”的时候,配的画面却是战斗机抛放红外诱饵弹的场面,且反复多次。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选择性错误。红外诱饵弹就是一种机载礼花弹,不具有杀伤性,是“抛放”,不是“射击”;曳光弹具有杀伤性,是“射击”,而不能“抛放”。如果是编辑们军事知识欠缺的话,殊不知我们国家还有那么多的文盲、那么多的少年儿童、那么多的家庭妇女,岂不给他们造成一个日本打曳光弹就是放礼花的印象?岂不在客观上起到减轻鬼子责任的作用?正能量也不是这个传播法呀“专家”都哪儿去了?
  说“曳光弹说”可能是个阴招,在于它隐含着这样一个逻辑:我发射曳光弹仅仅是为了“警告”,没有主观犯罪的动机——曳光弹既然要通过直瞄武器发射,就有可能射偏而形成“流弹”一“流弹”伤了你,对不起,我道歉就是了。乖乖!又想来一次“误炸大使馆”。而且,日本媒体还说了,用曳光弹应对“领空侵犯机”,是在1987年应对冲绳上空苏联侦察机时首次使用的,有先例哟!
  不过这招儿有点愣。当年美国炸了我们驻南联盟大使馆,说是地图太老,但真实原因谁都心知肚明。南斯拉夫距离我们实在远了些,按照我们当时的远战能力,确实很难对美国采取以牙还牙的军事报复,除非打一场核大战。只能把这笔仇恨暂时记在心里。如果日本以所谓“流弹误击”编理由,恐怕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不会相信,更重要的是,钓鱼岛不是贝尔格菜德,完全在我空海军二炮的打击范围内。日本若敢玩这一招,一定满地找牙!
  狠招:空中撞击
  谈到海上维权,中国人自然会想起2001年4月1日的南海撞机事件,在那个事件中,我海军飞行员王伟光荣牺牲。事实上,日本搞一次钓鱼岛上空的撞机事件,也是有可能的。这算得上是一个狠招。
  为什么说日本人可能使用这一招呢?这是日本文化及性格双重性决定的。大家都知道,二战中日本臭名昭著的“神风”敢死队,~帮子只经过简单飞行训练的年轻人,头上绑上块白布条子,像打了鸡血、“溜了冰”(黑话,指吸毒)一样,驾驶着自杀飞机撞击敌国的军舰和飞机。这种疯狂的自杀行为,却在许多日本人眼里被视为“英勇”,日本人的基因里可能真的多一对自杀染色体,更何况,用F-15J来撞击运-12不必付出机毁人亡的代价。
  值得注意的是,用撞击手段进行所谓“海空维权”的事例并不鲜见,历史上曾发生过很多次,除了南海撞机事件外,最著名的恐怕就是“猎户座”事件了。1987年9月13日,挪威空军第333飞行中队的一架P-3B“猎户座”侦察机,在巴仑支海执行任务,遭遇苏联苏-27战机拦截,一架编号为36的苏-27一下子钻到“猎户座”的机翼下方,用其高高的垂尾在“猎户座”发动机舱上划出了一道口子,3米多长,顺便把螺旋桨桨叶也弄折了,“猎户座”一下子从4500米掉到了1000多米,最后好歹飞了回去,差点儿就挂了。
  空中撞击战术是俄罗斯首创筋斗动作的伟大飞行员聂斯切洛夫发明的,最后他也死于空中撞击。为什么空中撞击屡次在海空对峙中发生呢?进攻者容易给自己找到借口,双方飞机在对峙中发生危险接近,敌机首先向我压迫挑衅,我机躲闪不及,最后撞到了一起,双方责任各占50%,深表遗憾……如此等等。事实上,撞机事件中的责任是很容易区分的,按照力学原理,撞机过程中,动量大的
  方肯定占便宜,动量是什么?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南海撞机事件中,美军P-3C的速度虽不及我歼-8B,但其质量却是我好几倍,它的动量比我们大很多,它占便宜,美军应负主要责任。如果在钓鱼岛上空,F-15J与运-12发生撞机事件,那肯定是日本主观故意的,因为F-15J无论是质量、速度,还是操纵灵活性,都远远高于运-12。
  “神风”队员们没有留下什么后代,因为他们年纪轻轻就挂了,来不及育种,但是,“神风”的手段是我们不得不防的,狼吃肉狗吃屎,看看老石原的那副德行,这种事他们干得出来。只是,他们能得到南海撞机那样的结果吗?不可能
  因为你不是美国,你是日本
  损招:尾流颠覆
  干过飞行的人都知道飞机尾流的厉害,使用尾流来干扰、颠覆敌对国家的飞机,是飞行员们经常采用的手段。这招实际上挺损的。
  什么是尾流?尾流是飞机(直升机)后面一股动量很大且高速旋转的气流,是飞机(直升机)飞行时不断地将其动量传递给周围空气的结果。喷气式飞机的尾流由三部分组成发动机产生的喷流;围绕飞机表面的附面层产生的湍流:伴随着飞机的升力而产生的尾涡。喷流是喷气发动机喷出的废气,它具有很高的速度和温度,喷流的方向大体上与飞机的纵轴致,喷流离开尾喷口后,由于温度降低以及与周围空气的能量交换,速度越来越小,对于一般喷气式飞机来说,在其后150米左右的地方喷流速度已经减小到了20~30米/秒。湍流是飞机表面的附面层在向后流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乱流,实践证明,湍流一般只能向飞机后方延伸100~200米。尾涡就是伴随着升力的产生而产生的翼尖涡流,是一对旋转方向相反的空气团,其强度与升力的大小成正比,升力越大,尾涡的强度也越大。尾涡的影响距离比喷流和湍流要远得多,可达飞机尾后的几百米到几千米。飞机尾涡到底有多强呢?笔者估算,F-15J大迎角状态下尾涡的最大圆周速度可以达到120米/秒左右,正常飞行时也能达到60米/秒,要知道12级台风的速度是35米/秒左右,毁灭性的17级台风也不过60米/秒。不夸张地说,尾涡就是飞机后面拖着的两条龙卷风,进入这个龙卷风的后果可想而知。   如果日本的F-15J飞到了我运-12的前方用尾流来“吹”我们,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这要视运-12进入尾流区的具体位置而定,大致可能发生如下现象强烈抖动、自动倾斜、飞机滚转、失去操纵、急剧偏转、失速等,最严重的是飞机瞬间被吹翻,一下子掉到海里——如果运-12的飞行高度在500米以下,这种可能极大,飞机几无生存可能!如果F-15J够狠,突然窜到我机前方,近距离打开加力,高达几百度的灼热气流扑面而来,情况是毁灭性的。那么运-12有没有办法规避呢?几乎没有可能,因为运-12是轻型运输机,机动性、操纵性、剩余功率都远小于典型三代机F-15J。
  为什么说“尾流颠覆”是一个损招呢?因为空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尾流再强你也看不见。尾流颠覆犹如隔空打拳,飞机之间没有接触,且发生突然,难以取证,所以见诸报道的也不多。如果运-12一下子被“吹”到了海里,他会说:“我没动你呀,你怎么自己掉到海里了,飞机故障了吧,飞行员技术不过关吧,自己吓破胆了吧!”
  呜呼!这不由让人想起诗人田间抗战时写下的一首短诗:“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这是奴隶。”
  邪招:激光致盲
  如果读者诸君嫌前面想定的三招儿没有超出常规,那咱就来个有技术含量的,毕竟大和民族还是很崇尚技术的嘛。这是一个邪招——激光致盲。
  什么是激光致盲?先从一个小故事说起。1988年9月20日深夜,一名韩国警察潜入某国住汉城奥运村的女运动员宿舍,企图非礼一名女体操运动员。当这个警察跳窗而入时,运动员大声呼救,警察无奈逃走。但是,就在他跑出几十米之后,两眼突然一团漆黑,跌倒在地,随即被军警擒获。让这匹色狼被捕的东西,就是安装在各个监视网点上和电视摄像机同步扫描的激光致盲武器。
  激光致盲是利用激光束照射人眼和武器装备中的光电传感器等元器件,使之受到干扰、迷茫、过载或造成损伤的过程。激光致盲武器是激光武器中的一种,也是当下发展最迅速、成熟度最高的激光武器,一般将其归为非致命性武器的范畴。激光致盲武器可烧伤敌人的视网膜,使其暂时甚至永久失明,还可使观测仪器、光学跟踪制导系统、光学侦察卫星失效等,并可对人产生强烈的心理威胁和震慑,是一种有效的光电对抗装备。相对强激光武器,激光致盲武器能耗低、易于制造和使用。
  那么鬼子会怎样使用这个邪招呢?很简单,在F-15J上加装一具激光致盲武器,逼近我们的运-12,以适当的占位和角度,对驾驶员或光电传感器实施脉冲照射。要知道,对于缺乏针对性防护的运-12来说,造成驾驶员眼睛失明或光电传感器失效,一秒钟就够了。接下来的事谁都能想像出来。一个盲人驾驶飞机的结果只能是……而且,大部分武器级激光束是不可见光,非常难以取证,飞机掉到海里,他一定会说与他无关。
  日本人有这么牛吗?
  先看他们有没有技术基础。三十多年前笔者上大学学的是航空焊接专业,那时就知道日本的激光焊接技术世界第一。激光致盲武器从工程角度来说,并不比激光焊接机复杂。2007年,美国《防务新闻》、日本《每日新闻》等媒体纷纷报道,日本军方推出所谓的“激光军团”计划。《每日新闻》不无自豪地宣称,“日本是全世界最早提出‘21世纪是光的世纪’这一口号的国家,理应尽早成为激光武器大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激光科技为基础的光电子产业就在日本蓬勃发展起来,日本早就成为世界光电子产业的头号大国了,比美国牛,造出激光致盲武器是小莱一碟。还有,2010年日本媒体披露的“心神”六代机采用定向能武器,说明他们对激光武器的预研早就开始了,有相当的技术储备。
  F-15J原本没配装激光武器,临时加装可行吗?它成不了波音747ABL,加装激光反导武器确实有难度,但加装激光致盲武器完全可行。激光致盲武器体积不大,重量很轻,需要的能源供应也有限。F-15J机翼下面有那么多外挂点,吊上一个激光致盲武器,通过输电线与机上电源系统交联以获取能源,伺服机构、瞄准火控都有现成的,况且日本人搞这种小技术世界上难有出其右者。
  结尾的话——这些猜想不多余
  洋洋洒洒,异想天开,还什么四种阴招,哗众取宠吧你,不觉得多余吗?对别人可能是多余的,但对日本人一点都不多余!
其他文献
在人类早期社会,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主要是宗教、道德和法律,宗教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古代印度和西亚地区,逐步发展起了一批影响力巨大的宗教形态(吠陀教、婆罗门教、佛
简樨是在高二刚开学时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书院行”期间第一次见到肖恩的。正值初秋,天朗气清,来自北方的冷空气裹挟着青草香,吹拂着正要结伴去旅行的少年们的额头。  走访的白鹭洲书院离豫章大约五个小时的车程。走访小分队都是从各个班级里挑选出来的,彼此并不熟悉。带队的王老师为了提升气氛,拿着话筒在大巴车的最前面喊:“肖恩,你出来给大家唱首歌吧。”  大约是话筒杂音有些刺耳,坐在倒数第二排的靠着窗正要睡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