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领导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_a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魅力领导是领导者利用自身因素吸引与感染下属的一种领导方式和行为,是个人魅力与职务角色的有机结合,它通过领导者的工作魅力、学识魅力、个性魅力、人格魅力、仪态魅力等得到综合体现,是现代领导的一种新风尚。
  与魅力领导相对应的是威权领导。威权领导是利用组织赋予的职务权力对下属实行支配性领导的一种领导方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式、强制性的领导。严厉、正统是这种领导方式的显著特征。魅力领导尽管也需要权力因素做基础,但在领导活动中表现更多的是那些能吸引人、打动人的非权力因素。在运行方式上,魅力领导既有自上而下的单向式,更有上下互动的双向式,它不强求下属顺从,而以获得下属的思想认同为目的。如果说威权领导是一种刚性领导的话,那么,魅力领导则可称之为柔性领导。
  实际上,魅力领导并不是新生事物。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生前都是魅力十足并善于运用个人魅力去开展工作的杰出领袖。在世界政坛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巴勒斯坦“民族之魂”阿拉法特等,他们之所以在世界享有盛誉,也与他们独具特色的领导魅力有关。中小学校长应该充分认识魅力因素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培育自身的领导魅力。那么,校长如何实行魅力领导呢?
  首先,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当前,一些校长的官本位意识、权力私有意识日渐浓厚,反映在学校管理行为和管理方式上,就是一切为了业绩、以权谋私甚至把权力商品化。这样的学校管理行为背离了师生的意愿,其魅力领导当然无从谈起。
  其次,不能把魅力领导等同于个性施政。不可否认,大凡有魅力的干部也大多有鲜明的个性。然而,凡事有度,当个性恣意挥洒超出“度”以后,它的魅力也就会随之消失。轰动全国的湖南嘉禾拆迁事件、江西某地136米宽的“世纪大道”工程等,都与个性施政相关。
  再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魅力指数。校长的素质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基本素质,即一个人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情操素质、组织管理素质等。第二类是增效素质,即能够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素质,如个人精神风貌、气质、谈吐等。现在,不少校长往往重视基本素质的养成,忽略增效素质的培养。管理效果如何,增效素质往往起很大作用。吴仪副总理的工作魄力、领导水平众所周知。但作为公众人物和女性领导,她吸引人们的不只是其工作能力本身,还有其精神焕发、气质高雅、充满自信的职业形象。这种鲜明的个人魅力和她的领导才能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她独特的领导魅力。
  现代校长应是既有工作热情又有生活激情的人,要避免举止不紧不慢、态度不愠不火、热情不高不低、爱好不明不显的中庸现象。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有朝气、有热情、有自己的处事风格与特点,同时,适时地把自己的爱好与师生进行交流,适度地把自己对人和事物的态度、情感在师生面前表露,使师生真正感觉到校长的实在、丰富与全面。
  我们期望,全国的中小学校长都是充满个人魅力的优秀领导者,如此,我们的校园就会充满活力,我们师生的生命将会因此而饱含激情,我们的教育会因此而魅力四射。
  
  (编辑 孙金鑫)
其他文献
教育部于2005年11月发布的《幼儿园、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管理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安全教育中灾害预防演习安排较少,38.1%的教师报告学校从未开展过灾害预防演习活动,55.6%的中小学生从未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灾害预防演习,我国初中学校开展预防灾害演习活动的次数最少,县镇和农村学校预防灾害演习次数明显少于城市学校。  为什么有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没有开展应急演练活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4个原因。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