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电信运营商来讲,用户管理和计费系统是最重要的支撑系统之一,国内Internet网络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不象PSTN网那样对用户和计费管理考虑得十分周全,存在诸如软件功能欠缺、容量不足、不具备二次开发手段等许多问题,尽快建设Internet网用户管理和综合计费的电信级系统,已是大势所趋。以下根据从事实际工作的经验,对电信级ISP网络的集中用户管理和综合计费的建设思路和系统功能进行一些探讨。
发展趋势
电信级:Internet提供商在技术进步和商业利益的双重驱动下,用户量急剧上升,愈发逼近传统电信网络的规模,ISP用户管理和计费系统从单一功能转向综合系统,正逐步演变成为庞大的系统,包括账号计费、实时计费、账单处理、用户服务、市场分析甚至决策支持系统。
集中化:IP业务市场呈现两个相反的发展趋势,即业务经营分散化和计费集中化,业务分散化要求用户管理系统必须集中、全面、及时,而计费集中化促使ISP更加重视计费系统,以便为用户提供更精确可靠且方便的计费服务。集中用户管理和计费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在提高计费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计费错误和处理时间,便于统一资费标准、用户资料信息标准和记录格式。
开放化:IP网络用户管理和集中计费系统要适应不同业务、不同设备、不同接入方式和不同计费方式,更要能适应不同用户的各种不同要求,同时能支持不同的营销手段,满足用户的详细账单需求,这就是IP网络的开放性。
综合化:业务综合性是Internet的最主要特征之一, IP计费根据接入方式、信息内容、时段、使用量、服务等级的不同而变。IP综合账单时可列出各个项目,如月租费、基于用途的使用费、基于使用量的费用、基于服务等级的费用和基于带宽的费用。计费系统由仅进行计费处理转向同时进行账务处理,用户账单由分业务单列账单到综合账单。
系统总体组成和各子系统功能

IP网络集中用户管理和计费系统应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如下图所示):(1)系统管理子系统;(2)用户管理子系统;(3)认证和计费信息采集子系统;(4)实时计费子系统;(5)漫游、结算子系统;(6)账务管理子系统;(7)用户自助服务子系统;(8)统计子系统;(9)决策支持子系统。各子系统功能如下:
★ 系统管理子系统
该系统对整个系统进行软硬件监控、安全管理、操作员管理,并进行操作日志记录。
在安全管理方面,应注意关闭中心服务器的一些不必要端口,应定期改变系统管理员密码,对关键数据采用访问权限限制并加密保存,使用HTTP应采用SSL协议。必要时可通过增加放火墙的方式来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操作员管理主要对操作员进行登录认证、操作员账号创建与删除、修改和权限管理等,同时应实现严格的管理员分级和分组制度,防止不合法操作和跨组的操作。
应提供系统配置工具,各级管理员可通过配置工具修改系统参数,管理、计费系统会自动检测到系统参数的改变而改变。另外应具备系统帮助功能。
★ 用户管理子系统
用户管理系统主要集中实现拨号用户、专线用户、信息用户、VPDN、虚拟ISP、增值用户管理(安全Email等)、拨号端口出租管理,提供详细用户管理。客户可以有多种类型(组),每种类型的用户均有一些缺省的服务和资费政策。客户组应可以随时扩充。
1.拨号账号用户管理:主要包括PSTN、ISDN、虚拟拨号用户等几种,主要进行账号的开户、销户、修改和档案管理等管理,同时选择资费政策及收费方式。
2.专线用户管理:包括分组、DDN、帧中继、DSL、ATM、Ethernet等专线用户,主要管理用户档案、专线信息和电子工单,应通过电子工单进行装、移、拆、停、开、提速等管理。专线信息管理应包括专线类型、设备端口、线路速率等内容,同时选择资费策略及收费方式。
3.信息用户管理:对信息源、服务器托管和虚拟主机等用户或大的ICP进行站点信息管理,包括用户档案、站点内容和电子工单,通过电子工单进行装、拆、停、开等管理,同时进行域名和IP数目管理,同时选择资费策略及收费方式。
4.增值账号用户管理:对证券、电子商务、安全Email、互动游戏等Internet信息增值业务进行账号型用户管理。
5.拨号端口出租管理:实现对拨号端口出租(虚拟ISP)的管理。
6.VPDN用户管理:实现开户、销户、档案管理,同时选择资费策略及收费方式。
7.Email信箱管理:自动或选择提供ISP提供的信箱地址或账号,以及资费策略。
8.大客户管理:实现对大客户或集团用户的专门管理。
★ 认证和计费信息采集子系统
主要实现拨号类用户的认证(服务认证和密码认证)和计费采集、专线和信息等用户的计费信息采集。数据采集模块完成原始计费数据的提取、采集和处理工作,包括原始计费数据分析、提取、过滤、传送、收集、处理等一系列过程。
1.拨号用户:拨号用户可分为电话主叫、账号、非注册和VPDN几种。接入方式有PSTN、ISDN、虚拟拨号等几种。拨号用户的认证和计费采集主要实现用户的认证、授权和计费信息的采集,目前规模较大的ISP网络通常采用分布认证和集中计费相结合,应支持多个厂商的拨号接入器。
拨号NAS和认证系统结合起来可实现One session、session timeout、限时段、主叫号码绑定认证等几个功能。
拨号用户上网认证通过后,RADIUS服务器记录用户上、下网时刻,用户接入网络的时长=下网时刻—上网时刻。
虚拟拨号用户(如xDSL、10/100M Ethernet等用户)通过宽带接入服务器(逻辑上类似于拨号NAS的网关)将计费信息(如起始时长等)传送给计费服务器。
2.专线用户:专线用户的接入设备为Router/Switch,Router记录每一个专线端口/时隙的出入流量,Switch 记录每一个局域网端口的出入流量,定时将该信息作为计费信息传给数据库。目前专线用户的计费有如下几种模式:包月收费、按端口流量和基于子网IP流量计费。从路由器上采集流量数据主要有两种手段,一种是基于SNMP协议,一种是定期采集IPaccounting表获取数据,但清空IPaccounting表的关键操作由SNMP协议来完成,路由器的IPaccounting表大小随流量实时变化。
3.信息等其它类型用户:对主机托管用户采取包月或计端口流量,局域网交换机可记录每一个局域网端口的出入流量,并传送给计费服务器;对虚拟主机和信息源用户采取包月,或计访问次数;增值账号用户的计费可采用包月或自身计费系统(如计次数)完成;虚拟ISP拨号端口出租计费信息采集类似一般NAS,可在计费系统内进行计费分检来解决计费问题。
★ 实时计费子系统
该系统独立于非实时的主计费系统,主要提供实时的计费功能,支持储值卡(或称为预付费)类用户。系统应实时记录各用户上网记录,并根据用户所选择的费率模式实时计算网络使用费和用户的欠费或余额。计费系统应可提供强大的费率引擎、灵活资费管理功能和资费设计工具。系统可支持包月制、按时间或流量计费、根据源和目的地址计费、TiersRate、节假日优惠及各种促销活动等多种灵活的计费方式;同时还支持多种结算方式,如集团用户、代付等;支持多种付费方式如账单付费、银行托收和网上支付等。
储值卡相对于账号用户优势在于销售方便、资金回笼快,储值卡可分为普通型和特种型,有固定面值和可充值两种。
RADIUS通过特服号、或账号域名、或规则进行判断识别用户是否为储值卡用户。储值卡用户通过认证后,NAS和认证服务器RADIUS一起对该账号计费。
该系统必须具备卡管理系统,一个功能是依据规则生成卡号和密码,另一个功能是管理卡的发行和销售。卡用户可通过WEB页面更改密码、查询余额和失效期限等大量信息。
★ 漫游、结算子系统
全程全网是电信级ISP服务的一大特色,也是优势所在。各区域计费系统应满足对账号漫游计费的要求,并能保持全网漫游兼容性,从而保持竞争优势。
漫游的基本过程是:NAS将用户名称和密码传向本地RADIUS请求认证,本地RADIUS根据用户名的属地域名,到用户属地RADIUS请求认证,用户属地RADIUS到用户数据库中查询用户信息,用户数据库核实用户密码,返回用户信息(含权限),属地RADIUS将用户信息返回用户入网处的RADIUS,RADIUS根据权限信息为用户授权,NAS建立客户连接,并根据授权信息限制客户访问。
结算由结算中心完成。一般全网采用分散计费、集中结算模式,各区域计费系统负责接入费用计算,并将其提交给结算中心结算。结算中心分为两级,全网结算中心和区域级结算中心。全网结算中心完成跨区域用户信息服务费、漫游用户总费用的结算;区域级结算中心的功能是用户结算,具体为定期接受区域内外用户的网络接入费、信息服务费清单,并根据计费方式,定期汇总本区域用户的总费用信息,生成账单,发往指定收费点。各区域应保证用户账单的唯一性。
必要时系统也应提供跨ISP的漫游和结算功能。
★ 账务管理子系统
系统的资费体系应提供强大的费率引擎、灵活的资费和计费周期管理功能和资费设计工具。资费设计工具包含价目和优惠两部分,价目由开户费、最少使用费、最多使用费、费率等多种价目元素组合而成。系统应有多种价目类型,包括包月制、恒定费率、费率封顶、下界费率、下界费率封顶等,价目模型适用于按时间计费、按流量计费、按次数计费等多种计费方式。
能否牢固地占领市场,吸引用户,资费优惠政策的灵活性非常重要。系统支持按时间段优惠,每种优惠政策可设置多条优惠规则,每条规则可设置不同周期的优惠。通过优惠管理工具管理员可做到设置每天某特定时段的优惠率;每周特定时段的优惠率;每月特定时段的优惠率;每年特定时段的优惠率;以及特定年月日时段的优惠率。系统还支持按使用量优惠,根据用户使用量的多少,系统可制定出灵活的优惠措施,同时对不同的用户组灵活设定费率,根据上网时长、上网费用情况进行优惠(如封顶),并能进行不同业务种类的捆绑优惠。
账务功能包括:
* 提供出账、核账和销账等功能;
* 对用户进行跟踪,对不按时交费的用户进行自动锁户,交费后自动恢户。同时也提供收费统计功能和账务统计功能;
* 支持多种结算方式和多种付费方式;
* 可以按地市/县提供账务功能。
★ 用户自助服务子系统
为用户提供完善的账单查询系统,方便用户查询自己的账单,计费信息和用户信息的查询及服务内容的修改,主要包括:用户可通过WEB浏览器,对使用情况和个人信息进行查询;用户查询费用之前必须通过身份认证,只能查询自己的费用;可以修改自己的密码和用户一般信息,可进行信息服务的订购/取消;查询最近若干个月内的使用和账务信息以及其他统计结果等,包括明细清单、漫游清单、增值服务清单;允许用户自定义查询模板;提供在线帮助。
用户自助服务系统可以增加我们服务的透明度和用户的满意度,提高服务质量。
★ 统计子系统
计费系统应具备强大的业务报表分析和统计功能,以便于准确、及时地把握业务发展情况及趋势,帮助市场部门找到大量业务数据中的隐含关系,提高市场预测与分析的科学可靠性。系统应能用多种图表方式提供各种统计数据。
用户统计包括各类/组/节点用户的数量、各类/组/节点用户所占比例;可以统计不同时间段内各类/组/节点开户的用户数量和类别、用户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时间段开户用户数量的比例;可以统计各类/组/节点在线用户数量和比例、在线用户总数。
业务统计包括各类/组/节点业务量的统计,以拨号计费统计功能为例,必须具备:
* 提供所有/或某些用户组(或按账号类型和接入方式)的每天、每月和任意指定时间段内的拨号总次数、平均上网时长、最大上网时长、总时长/计费总数(接入费和信息费单列)。
* 对于漫游用户,应能够在每天、每月和任意指定时间段,按账户类型,统计出各类/组/节点的漫游用户上网总次数、平均上网时长、上网总时长/计费总数(接入费和信息费单列)和最大上网时长。
收入统计可以统计出在任意时间段内,各组/类/节点用户的业务收入及其比例、业务收入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客户缴费情况统计。
★ 决策支持子系统
决策支持子系统可以提高ISP企业适应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增强ISP综合竞争实力,为业务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可信实的数据。计费数据是海量数据,许多隐藏在这些详单数据中的业务信息没有被发掘出来,因此必须开发建设决策支持系统,其流程应是首先必须了解ISP经营现状、需求和业务处理流程,然后确定分析的主题,进行数据建模,接着进行数据挖掘,采用成熟的工具进行数据抽取,利用拟合、回归分析等工具对多维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生成决策经营所需的决策依据。目前国内Internet计费系统在该方面功能十分欠缺。
二次开发工具的必要性
由于IP业务自身固有的特点,所有计费需求不可能一下子就满足,需要不断完善,因此计费系统应留有方便灵活的二次开发接口,便于维护人员进行改进和开发,以切实充分利用计费系统。二次开发接口有助于提高数据分析的速度和灵活性,对于上级部门的突发性统计需求具有较强的支持能力。
目前国内大多数ISP计费系统多采用模块化结构,但只有个别几家能够通过可编程接口实现对新业务和新功能的支持。二次开发工具主要有KAP和SDK两部分,提供数据模型和组件模型,为运营商提供二次开发工具。运营商可用SDK改进自己的系统,也可用KAP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
总的来说,电信级ISP用户管理和计费系统的内涵是高可靠性,良好的业务、服务和规模的可扩展性。用户管理和计费系统是IP网络的心脏,其物理平台必须冗余配置,硬件扩展性好,所采用的数据库系统最好跨平台,系统架构方面采用CORBA软总线是个不错的选择。如何在用户和业务的“量”和服务的“质”上再上台阶,建设电信级用户管理和计费系统是广大ISP最近几年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众多问题中的一个问题。
发展趋势
电信级:Internet提供商在技术进步和商业利益的双重驱动下,用户量急剧上升,愈发逼近传统电信网络的规模,ISP用户管理和计费系统从单一功能转向综合系统,正逐步演变成为庞大的系统,包括账号计费、实时计费、账单处理、用户服务、市场分析甚至决策支持系统。
集中化:IP业务市场呈现两个相反的发展趋势,即业务经营分散化和计费集中化,业务分散化要求用户管理系统必须集中、全面、及时,而计费集中化促使ISP更加重视计费系统,以便为用户提供更精确可靠且方便的计费服务。集中用户管理和计费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在提高计费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计费错误和处理时间,便于统一资费标准、用户资料信息标准和记录格式。
开放化:IP网络用户管理和集中计费系统要适应不同业务、不同设备、不同接入方式和不同计费方式,更要能适应不同用户的各种不同要求,同时能支持不同的营销手段,满足用户的详细账单需求,这就是IP网络的开放性。
综合化:业务综合性是Internet的最主要特征之一, IP计费根据接入方式、信息内容、时段、使用量、服务等级的不同而变。IP综合账单时可列出各个项目,如月租费、基于用途的使用费、基于使用量的费用、基于服务等级的费用和基于带宽的费用。计费系统由仅进行计费处理转向同时进行账务处理,用户账单由分业务单列账单到综合账单。
系统总体组成和各子系统功能

IP网络集中用户管理和计费系统应包括以下组成部分(如下图所示):(1)系统管理子系统;(2)用户管理子系统;(3)认证和计费信息采集子系统;(4)实时计费子系统;(5)漫游、结算子系统;(6)账务管理子系统;(7)用户自助服务子系统;(8)统计子系统;(9)决策支持子系统。各子系统功能如下:
★ 系统管理子系统
该系统对整个系统进行软硬件监控、安全管理、操作员管理,并进行操作日志记录。
在安全管理方面,应注意关闭中心服务器的一些不必要端口,应定期改变系统管理员密码,对关键数据采用访问权限限制并加密保存,使用HTTP应采用SSL协议。必要时可通过增加放火墙的方式来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操作员管理主要对操作员进行登录认证、操作员账号创建与删除、修改和权限管理等,同时应实现严格的管理员分级和分组制度,防止不合法操作和跨组的操作。
应提供系统配置工具,各级管理员可通过配置工具修改系统参数,管理、计费系统会自动检测到系统参数的改变而改变。另外应具备系统帮助功能。
★ 用户管理子系统
用户管理系统主要集中实现拨号用户、专线用户、信息用户、VPDN、虚拟ISP、增值用户管理(安全Email等)、拨号端口出租管理,提供详细用户管理。客户可以有多种类型(组),每种类型的用户均有一些缺省的服务和资费政策。客户组应可以随时扩充。
1.拨号账号用户管理:主要包括PSTN、ISDN、虚拟拨号用户等几种,主要进行账号的开户、销户、修改和档案管理等管理,同时选择资费政策及收费方式。
2.专线用户管理:包括分组、DDN、帧中继、DSL、ATM、Ethernet等专线用户,主要管理用户档案、专线信息和电子工单,应通过电子工单进行装、移、拆、停、开、提速等管理。专线信息管理应包括专线类型、设备端口、线路速率等内容,同时选择资费策略及收费方式。
3.信息用户管理:对信息源、服务器托管和虚拟主机等用户或大的ICP进行站点信息管理,包括用户档案、站点内容和电子工单,通过电子工单进行装、拆、停、开等管理,同时进行域名和IP数目管理,同时选择资费策略及收费方式。
4.增值账号用户管理:对证券、电子商务、安全Email、互动游戏等Internet信息增值业务进行账号型用户管理。
5.拨号端口出租管理:实现对拨号端口出租(虚拟ISP)的管理。
6.VPDN用户管理:实现开户、销户、档案管理,同时选择资费策略及收费方式。
7.Email信箱管理:自动或选择提供ISP提供的信箱地址或账号,以及资费策略。
8.大客户管理:实现对大客户或集团用户的专门管理。
★ 认证和计费信息采集子系统
主要实现拨号类用户的认证(服务认证和密码认证)和计费采集、专线和信息等用户的计费信息采集。数据采集模块完成原始计费数据的提取、采集和处理工作,包括原始计费数据分析、提取、过滤、传送、收集、处理等一系列过程。
1.拨号用户:拨号用户可分为电话主叫、账号、非注册和VPDN几种。接入方式有PSTN、ISDN、虚拟拨号等几种。拨号用户的认证和计费采集主要实现用户的认证、授权和计费信息的采集,目前规模较大的ISP网络通常采用分布认证和集中计费相结合,应支持多个厂商的拨号接入器。
拨号NAS和认证系统结合起来可实现One session、session timeout、限时段、主叫号码绑定认证等几个功能。
拨号用户上网认证通过后,RADIUS服务器记录用户上、下网时刻,用户接入网络的时长=下网时刻—上网时刻。
虚拟拨号用户(如xDSL、10/100M Ethernet等用户)通过宽带接入服务器(逻辑上类似于拨号NAS的网关)将计费信息(如起始时长等)传送给计费服务器。
2.专线用户:专线用户的接入设备为Router/Switch,Router记录每一个专线端口/时隙的出入流量,Switch 记录每一个局域网端口的出入流量,定时将该信息作为计费信息传给数据库。目前专线用户的计费有如下几种模式:包月收费、按端口流量和基于子网IP流量计费。从路由器上采集流量数据主要有两种手段,一种是基于SNMP协议,一种是定期采集IPaccounting表获取数据,但清空IPaccounting表的关键操作由SNMP协议来完成,路由器的IPaccounting表大小随流量实时变化。
3.信息等其它类型用户:对主机托管用户采取包月或计端口流量,局域网交换机可记录每一个局域网端口的出入流量,并传送给计费服务器;对虚拟主机和信息源用户采取包月,或计访问次数;增值账号用户的计费可采用包月或自身计费系统(如计次数)完成;虚拟ISP拨号端口出租计费信息采集类似一般NAS,可在计费系统内进行计费分检来解决计费问题。
★ 实时计费子系统
该系统独立于非实时的主计费系统,主要提供实时的计费功能,支持储值卡(或称为预付费)类用户。系统应实时记录各用户上网记录,并根据用户所选择的费率模式实时计算网络使用费和用户的欠费或余额。计费系统应可提供强大的费率引擎、灵活资费管理功能和资费设计工具。系统可支持包月制、按时间或流量计费、根据源和目的地址计费、TiersRate、节假日优惠及各种促销活动等多种灵活的计费方式;同时还支持多种结算方式,如集团用户、代付等;支持多种付费方式如账单付费、银行托收和网上支付等。
储值卡相对于账号用户优势在于销售方便、资金回笼快,储值卡可分为普通型和特种型,有固定面值和可充值两种。
RADIUS通过特服号、或账号域名、或规则进行判断识别用户是否为储值卡用户。储值卡用户通过认证后,NAS和认证服务器RADIUS一起对该账号计费。
该系统必须具备卡管理系统,一个功能是依据规则生成卡号和密码,另一个功能是管理卡的发行和销售。卡用户可通过WEB页面更改密码、查询余额和失效期限等大量信息。
★ 漫游、结算子系统
全程全网是电信级ISP服务的一大特色,也是优势所在。各区域计费系统应满足对账号漫游计费的要求,并能保持全网漫游兼容性,从而保持竞争优势。
漫游的基本过程是:NAS将用户名称和密码传向本地RADIUS请求认证,本地RADIUS根据用户名的属地域名,到用户属地RADIUS请求认证,用户属地RADIUS到用户数据库中查询用户信息,用户数据库核实用户密码,返回用户信息(含权限),属地RADIUS将用户信息返回用户入网处的RADIUS,RADIUS根据权限信息为用户授权,NAS建立客户连接,并根据授权信息限制客户访问。
结算由结算中心完成。一般全网采用分散计费、集中结算模式,各区域计费系统负责接入费用计算,并将其提交给结算中心结算。结算中心分为两级,全网结算中心和区域级结算中心。全网结算中心完成跨区域用户信息服务费、漫游用户总费用的结算;区域级结算中心的功能是用户结算,具体为定期接受区域内外用户的网络接入费、信息服务费清单,并根据计费方式,定期汇总本区域用户的总费用信息,生成账单,发往指定收费点。各区域应保证用户账单的唯一性。
必要时系统也应提供跨ISP的漫游和结算功能。
★ 账务管理子系统
系统的资费体系应提供强大的费率引擎、灵活的资费和计费周期管理功能和资费设计工具。资费设计工具包含价目和优惠两部分,价目由开户费、最少使用费、最多使用费、费率等多种价目元素组合而成。系统应有多种价目类型,包括包月制、恒定费率、费率封顶、下界费率、下界费率封顶等,价目模型适用于按时间计费、按流量计费、按次数计费等多种计费方式。
能否牢固地占领市场,吸引用户,资费优惠政策的灵活性非常重要。系统支持按时间段优惠,每种优惠政策可设置多条优惠规则,每条规则可设置不同周期的优惠。通过优惠管理工具管理员可做到设置每天某特定时段的优惠率;每周特定时段的优惠率;每月特定时段的优惠率;每年特定时段的优惠率;以及特定年月日时段的优惠率。系统还支持按使用量优惠,根据用户使用量的多少,系统可制定出灵活的优惠措施,同时对不同的用户组灵活设定费率,根据上网时长、上网费用情况进行优惠(如封顶),并能进行不同业务种类的捆绑优惠。
账务功能包括:
* 提供出账、核账和销账等功能;
* 对用户进行跟踪,对不按时交费的用户进行自动锁户,交费后自动恢户。同时也提供收费统计功能和账务统计功能;
* 支持多种结算方式和多种付费方式;
* 可以按地市/县提供账务功能。
★ 用户自助服务子系统
为用户提供完善的账单查询系统,方便用户查询自己的账单,计费信息和用户信息的查询及服务内容的修改,主要包括:用户可通过WEB浏览器,对使用情况和个人信息进行查询;用户查询费用之前必须通过身份认证,只能查询自己的费用;可以修改自己的密码和用户一般信息,可进行信息服务的订购/取消;查询最近若干个月内的使用和账务信息以及其他统计结果等,包括明细清单、漫游清单、增值服务清单;允许用户自定义查询模板;提供在线帮助。
用户自助服务系统可以增加我们服务的透明度和用户的满意度,提高服务质量。
★ 统计子系统
计费系统应具备强大的业务报表分析和统计功能,以便于准确、及时地把握业务发展情况及趋势,帮助市场部门找到大量业务数据中的隐含关系,提高市场预测与分析的科学可靠性。系统应能用多种图表方式提供各种统计数据。
用户统计包括各类/组/节点用户的数量、各类/组/节点用户所占比例;可以统计不同时间段内各类/组/节点开户的用户数量和类别、用户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时间段开户用户数量的比例;可以统计各类/组/节点在线用户数量和比例、在线用户总数。
业务统计包括各类/组/节点业务量的统计,以拨号计费统计功能为例,必须具备:
* 提供所有/或某些用户组(或按账号类型和接入方式)的每天、每月和任意指定时间段内的拨号总次数、平均上网时长、最大上网时长、总时长/计费总数(接入费和信息费单列)。
* 对于漫游用户,应能够在每天、每月和任意指定时间段,按账户类型,统计出各类/组/节点的漫游用户上网总次数、平均上网时长、上网总时长/计费总数(接入费和信息费单列)和最大上网时长。
收入统计可以统计出在任意时间段内,各组/类/节点用户的业务收入及其比例、业务收入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客户缴费情况统计。
★ 决策支持子系统
决策支持子系统可以提高ISP企业适应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增强ISP综合竞争实力,为业务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可信实的数据。计费数据是海量数据,许多隐藏在这些详单数据中的业务信息没有被发掘出来,因此必须开发建设决策支持系统,其流程应是首先必须了解ISP经营现状、需求和业务处理流程,然后确定分析的主题,进行数据建模,接着进行数据挖掘,采用成熟的工具进行数据抽取,利用拟合、回归分析等工具对多维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生成决策经营所需的决策依据。目前国内Internet计费系统在该方面功能十分欠缺。
二次开发工具的必要性
由于IP业务自身固有的特点,所有计费需求不可能一下子就满足,需要不断完善,因此计费系统应留有方便灵活的二次开发接口,便于维护人员进行改进和开发,以切实充分利用计费系统。二次开发接口有助于提高数据分析的速度和灵活性,对于上级部门的突发性统计需求具有较强的支持能力。
目前国内大多数ISP计费系统多采用模块化结构,但只有个别几家能够通过可编程接口实现对新业务和新功能的支持。二次开发工具主要有KAP和SDK两部分,提供数据模型和组件模型,为运营商提供二次开发工具。运营商可用SDK改进自己的系统,也可用KAP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
总的来说,电信级ISP用户管理和计费系统的内涵是高可靠性,良好的业务、服务和规模的可扩展性。用户管理和计费系统是IP网络的心脏,其物理平台必须冗余配置,硬件扩展性好,所采用的数据库系统最好跨平台,系统架构方面采用CORBA软总线是个不错的选择。如何在用户和业务的“量”和服务的“质”上再上台阶,建设电信级用户管理和计费系统是广大ISP最近几年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众多问题中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