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的女性主义色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szf222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代女性一直处于被歧视、被统治的对象,男权社会的势利与偏见,导致“女性为祸水、为贱类”的创作成见在历代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但《红楼梦》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文学创作的认识价值,人物形象的塑造,是站在男权社会的对立面进行审视和塑造的,鄭重提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这惊世骇俗之语,极尽所能地展现出一位才华出众、高出男人千倍百倍的女子,流露出深深的女性崇拜情结。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红楼梦》的女性主义色彩,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红楼梦;女性主义;分析
  【分类号】I207.411
  1 独特女性意识
  《红楼梦》的写作背景是在清代,这一时期的社会各个阶层都显示出一片平和的景象,女性意识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开始觉醒,这一现象往往反映在各类文学作品里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具体的表现。受宋明理学中思想家王阳明著名“心学”的影响,众多学者纷纷开始为女性抱不平,文学作品中纷纷显现出诸多女性意识突出的女性角色。传统理念中关于女性一直是一个附属品的存在,人们忽视女性自身的追求,罔顾女性自身的优秀品质,无视女性对于社会作出的种种贡献。对于女生的歧视无论是裹脚还是三妻四妾制度,都严重压抑了女性自我意识的形成。期间,曹雪芹的《红楼梦》,由于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层次性,凭借其独特的创作手法融合了传统文学以及当时较为先进的创作理念,塑造出一个个融合实际的性格鲜活的人物角色,赋予了小说新的精神层面的内涵,将当代文学发展到一个巅峰。
  首先,《红楼梦》打破了传统古代社会中男权政治的霸权统治,凸显了女性在社会中的生活现状,进而表现了女性在传统思维禁锢下,三从四德等腐朽意识的捆绑下,不甘被奴役、被统治、被封闭的现状,力求冲破当代封建思想中男权统治的堡垒,充分寻求自身价值,张扬女性个性,施展女性抱负的女性意识。
  2 对女性的崇拜思想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峰,其惊世骇俗的女性崇拜思想与历代小说中女人祸水论大异其趣。《红楼梦》中所塑造的那种至纯至美、灵透唯美与清新圣洁的众多女性形象也是其他小说都无法模拟与超越的。《红楼梦》对女性才智的赞美讴歌颠覆了刻板教条,超越了世俗功利,完全是精神性的、对性灵的抒写和象征性的表达,真正达到了“真善美”的统一,可谓境界出新、立意出新。可以说,《红楼梦》改写了中国主流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缺席的状况,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尊重女性的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当然,《红楼梦》中的女性观绝不仅仅停留在打破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迫切要求女性解放这一观念上,而是上升到启发引导女性自尊、自爱、自信,拥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人性角度。它极力赞美女性,否定了父权制的道德准则,讥讽了男权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和世间的污浊,从而改写了中国文学史中女性独立形象的审美缺席现象,也继而颠覆了传统文化中女性的社会价值。此外,《红楼梦》中作者最钟情的女子是林黛玉,这位绛珠仙子贵情尚真,“恩情山海债,唯有泪堪还”。可以说,她的重情和真实被作者视为最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3 女性悲剧制度文化
  本质上来看,《红楼梦》的女性悲剧也是整个国家的悲剧。很多的文学家们试图揭示悲剧的本质,也都有过精辟的见解,代表人物有尼采,在他看来,希腊的艺术兴盛正是来自希腊人心中的矛盾与痛苦。大文豪鲁迅也认为,悲剧的本质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他们其实都赞同悲剧实际上就是再现人生的毁灭,和西方不同的是,悲剧没有降落到强大的男性身上,而是由弱小、可爱的女性来承担,这又是何等的国家的悲剧。
  《红楼梦》中女性悲剧的空间载体,内容及形式都不同,例如,迎春悲在家中,妙玉悲在庵中,林黛玉有爱无婚姻,晴雯等又展现了底层人的悲剧。实质上,他们悲剧的根本原因类似。上至贵妃,下至仆人,她们上演着感情、政治、家庭、文化的悲剧,共同编织出国家的悲剧,最终结果也只有自取灭亡。
  曹雪芹对女性悲剧描写的淋漓尽致,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女性悲剧的根本原因,连带引发国家、社会悲剧的思考。表面上看,小说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实则描述了四大家族的悲剧,进而引出民族与国家的悲剧本质。只有细细品味,才能窥探出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在看似盛世的朝代,清政府实际上面临着灭亡的危机,只不过众多的女性担当了这个社会、民族的牺牲品,是国家悲剧的开始。然而,最可悲的是,统治者并没有意识到末日中天,反而乐在其中。小说中描述的很多女性都很优秀,实际上越是这些优秀女性被毁灭,越是体现了小说的悲剧价值,悲剧的思想也越是明确,越是引发人们的思考。
  4 女性主义写作策略
  可以说,题材的私人化是女性主义写作策略,而这一特征又鲜明的表现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从女性角度出发,通过对女性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出遮蔽已久的女性生活状态,进而把日常生活所具有的价值等同于崇高历史所具有的价值,传达出日常生活才是人类生存本质的女性化概念。例如,第七回,周瑞家的给各位小姐送官花,迎春和探春在下棋,惜春和智能一起玩笑,黛玉和宝玉在解九连环;二十一回中,描写了宝玉一早来看望湘云、黛玉,湘云为宝玉编头发。这些都是女性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且描写地细致入微。而《红楼梦》对人物的塑造,就是在这生活的描写中表现出来的。
  总而言之,《红楼梦》的旷世之处,不仅表现为历来被世人所仰慕的社会历史价值,更令人惊叹的是其突出的女性崇拜情结。它撇开“女性为祸水、为贱类”的偏见,公开地赞美女性、歌颂女性。这样的诗意表达既区别于历代小说,同时也在价值上独占鳌头地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珍贵清奇的宝玉。值得我们品读学习。
  参考文献:
  [1]翁礼明.论《红楼梦》的女性主义价值诉求[J].江西社会科学,2004,09:127-130.
  [2]李玉靓.《红楼梦》译本的女性主义色彩[J].青年文学家,2013,01:154-155.
  [3]李应霞.论《红楼梦》辩证的女性观对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批评要素的调和与补正功能[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3:28-29+37.
  [4]陈国学.《红楼梦》的宗教书写分析与探源[D].南开大学,2009.
其他文献
摘要:现在的初中生课后反思意识淡薄、反思方法欠缺。 正因为此,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反思能力,几乎已成为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的共识。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合理创设反思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发挥教师示范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解题后反思习惯三个步骤来完成。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解题后反思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解题之余,自主反思,自主总结,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使
【分类号】G6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猜测、观察、讨论、探究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而教学情境是联系现实生活与数学逻辑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将凝固的知识转化为具有现实性、有意义的重要载体。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为学生创设激趣引思、主动探索的情境,巧妙引导,拨动学生心灵的好奇,点燃学生探求知识的火花,使学生喜欢数学,乐于探索
摘要:人民版《高中历史》(第一册)教科书,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贯彻了新课程理念,在框架和内容安排上都明显优于过去的历史教科书,拥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但其在史实表述、导语引入和文献资料选择等方面,依旧存在着史实语言表达不准确、主导史观不明确、以及所选取的文献资料信息高于对高中教学内容的问题。这有悖于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太适合其认知水平。特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一政治史专
【摘要】爱是教师工作中的永恒主题,在教育行进之路上,成功和挫折结伴而行。脚下不堪的“泥泞”给人思考,孕育智慧的灵光、丰盈智慧之囊。教师以责任为支点,通过爱的杠杆将智慧的赞美、激励、保护、宽容、教育等编码信息,通过畅通的渠道,传递給学生,让学生用心去解读,去撬动学生健康成长的车轮。杠杆的动力臂则是智慧。智慧的师爱,是大爱,大爱无言、无声、无形。教师充盈着智慧的教育,会拥有幸福的人生!  【关键词】师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从单词到句子再到段落及篇章,加强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作为指导者和组织者,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充实学生的语用能力,丰富语用材料,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提高英语阅读素养,在整体上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语用能力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培养  【分类号】G633.41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