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s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类的大脑是发散性思考模式,即想到一个物体或者事件便会采用发散性的思考模式去思考,20世纪问世的思维导图由于比较符合人类大脑的思维模式而风靡全球各界,不仅可以幫助个人提高学习效率和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学习能力差或者有缺陷的人进行学习。在很多课堂上面,老师都开始采用思维导图来进行课件的制作和课程的讲解。思维导图不仅是一种软件,而且更加是一种高端的思维工具,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心智图,目前国内国外很多老师采用这种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教学,也出现了很多教学成功的例子,帮助了很多思维能力差的学生提高了学习成绩。本文结合一些教学的案例,针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这一对象谈谈如何应用思维导图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生物;应用
  一、 思维导图的精髓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头脑基金会总裁托尼·巴赞创立的,思维导图有三大精髓,第一是能够将我们人脑通常的发散性思维具体化,使大家看得见,采用的主要是图片、符号、文字等将每一种人脑思考的东西转换为中心观点和各级分观点,互相之间采用线条、符号等标注与表示;第二是让学习者在学习与思考的时候实时把握中心观点,把握主题,不偏离,抓住重点,把握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这样既保证重点不偏离,又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第三是在学习者学习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右脑,由于人的右脑开发得没有左脑多,而且右脑主要负责抽象思维、创造力、想象力等,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可以锻炼右脑。
  二、 生物学科学习方法的需求
  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的时候一个很直观的感受就是生物这门学科有很多概念,需要记忆与背诵,所以很多学生误认为生物是一门文科,但是实则生物是一门理科性学科,强调的是概念与理论之间的逻辑和联系,并不是孤立地去记忆与背诵,生物课程的学习更加需要理性的思维。高中生物有着很多原理和规律性的概念,也就需要了解、理解和灵活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这门课程需要我们去了解这些知识中的一个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构建知识结构。
  在思维导图这个软件出现之后,面对生物课程的学习,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系统地学习生物课之后自己进行归纳与整理,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中心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去思考哪些概念或者主题与这个中心主题有联系,然后这些分主题又可以成为新的次级主题,学生学习的时候又可以发挥他们的记忆与想象能力去思考与之关联的知识点,绘制出来的即为思维导图,随着一次次的完善,思维导图的逻辑与关联越来越明显,也就帮助学生自己建立了生物课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与体系。
  三、 生物教学中思维导图绘制过程的实例
  (一) 确定中心主题与绘制中心图
  根据教师上课的进度,我们可以确定一些中心主题,比如细胞分裂、基因突变、细胞等,主题的确定需要囊括一定的范围,不能是小的名词,如液泡、二氧化碳等,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加广阔,中心主题的确定比较重要,确定得合适,能够思考的方向就越多,思维导图的分支也就越多。具体可以将中心词画在一张纸的中间,比如中心主题确定为“细胞”,我们可以将自然界生物的细胞根据生物种类的不同进行分类,比如动物、植物、细菌、蓝藻等,可以在中间画一个圆代表细胞,然后将圆分成四份,每一等份代表一种生物类的细胞,然后还可以引申出细胞的组成元素、细胞的代谢等。
  (二) 用具与资料准备
  用具非常简单,准备好比较大面积的白纸和多颜色、粗细不同的笔即可,另外准备生物参考书籍与资料作为参考。
  (三) 知识准备与布局
  在确定中心主题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始思考与主题相关的一级主题知识点,主题是细胞,则可以分别对动物细胞、植物细胞、蓝藻细胞和细菌细胞进行发散思考,比如人体细胞的结构、植物细胞的结构、蓝藻细胞的结构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水华现象与蓝藻的联系、细菌细胞的组成等。在一级主题确定之后我们又开始进行发散思考,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我们一般有个习惯,对于延伸广的内容摆放在中心主题的左右两侧,将延伸不广的放在上下两侧。
  (四) 绘制过程的基本要素
  思维导图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关键词、分支线和小插图。首先是主题词在中心,然后是一级分支线延伸到一级主题词,然后一级主题词依次再发出二级分支线到二级主题词,依次类推,分支线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跟分支线上面的关键词差不多长即可,分支线的颜色不一样,但是同一级分支线的颜色必须保持一样。
  分支线的上方一般写关键词,但是关键词不宜过长,应该言简意赅,一级分支线的终点是二级主题词的起点,以细胞为例,可以引申出很多二级主题词,比如细胞的代谢、细胞的生命历程等,依次类推,二级分支线的末端又可以引申出新的主题词,如此发散思考。
  为了让各级主题词更加突出重点以及充分表达意思,可以在主题词旁边加上小插图,比如细胞的分裂可以加上图片让整个思维导图呈现得鲜明生动。
  (五) 添加标注、箭头等细节
  在完成了各级主题词之后,并不代表着结束,教师应该充分检查学生的思维导图,看有没有表达不合理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去查阅书籍和资料,并且在导图上面标明,然后带着学生对整个导图进行梳理,让知识网络能够在学生脑海中更加深刻,若是发现两个主题词有着联系,可以用虚线连接起来予以说明,或者将有关联的主题词标明同一记号也可以。
  (六) 交流与完善
  在完成思维导图之后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既是对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与检查,也是对思维导图绘制的一个学习。
  四、 应用思维导图后的思考
  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画出思维轨迹的过程,没有清晰的思路和丰富的知识,无法完成导图的制作,所以绘制思维导图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适宜安排在阶段性学习完成之后,从小主题开始训练,让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并积累一定的经验,使学生有能力和有兴趣接受这样的思维训练。
  参考文献:
  [1]吕露.思维导图在农村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2]林佩珊.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3]赵卓,汤婷婷.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6(30):92-94.
  作者简介:
  高文,福建省宁德市,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为提高作业计划对机床状态的自适应力,建立了质量数据驱动的作业车间计划调度模型.首先挖掘隐藏在质量数据中的关联规则,基于专家领域知识和关联分析结果,获得机床状态波动信
针对拆卸生产线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零件复杂性,构建以最小化工作站数、空闲指标、拆卸成本及零件分类指标的多目标数学模型并采用一种改进烟花算法对所提模型进行求解.首先,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和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越来越科学和有效化.高中物理课堂是物理基本基础理论的增长阶段,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本文就结合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实践,
在人们的健康和医疗意识逐渐增强、生命科学和医学科技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有效防治疾病发展、及时诊断疾病和帮助患者恢复等方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生物课程是对于生命科学严格剖析的一门课程,是让学生对于生命的起源和意义有初步认识的过程.因此,在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将生物知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 1、通过计算和分析,研究以陕京气和陕京二线为基准气的情况下,置换气LNG能否满足需求,是否与原基准气具有互换性,置换气LNG若不适合互换要求,可否通过对LNG
基于学科素养导向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深刻理解物理课程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中的价值,努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前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和实体核心素养教学的实施,就要求去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供应链合作竞争伙伴关系的建立日益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在供应链企业间建立高效稳定的伙伴关系是供
科技活动具有不同的活动形式与内容,科技活动的目的也具有多样性。为了能够实现科学的评价科技项目的科技、社会、经济价值,本文提出了对科技项目分类与查重的相关模型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