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职业院校中的学生情况分析来看,基础差,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己不适应现代职业学校的学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通过实践证明,在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气氛方面以及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字:职业院校;C语言;任务驱运法
《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是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以及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编程思想以及算法分析能力。C语言中的概念、原理、语法规则较多,而且比较零乱,语句使用比较灵活,几节课下来之后,学生就有点听天书的感觉了,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比较差,理解能力弱,传统的按照课本的顺序一步步的把语法规则、概念讲完再进行强化练习的时候,学生早就把前面的知识混乱了,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己不适应于职业学校的学生了,我们必须寻找一个新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对上《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经验,针对该门课程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
1职业院校学生的现状分析
经过初中毕业分流,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的整体素质相比高中生有差距,理论基础差,自制能力差,对学习的兴趣不高,特别对于传统课程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感兴趣,对于老师上课侃侃而谈而反感,传统的理论教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上课学生玩手机、睡觉,感觉没事干,提不起兴趣来,造成了恶性循环,所以一个新型的,适合职业院校的教学方式的出现,是改变职校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假如把一门课程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解成不同的任务,每个任务又有很多个项目,环环相扣,就像读一本精彩的小说,读了一部分,忍不住的去想看下一部分。激发学生兴趣,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任务驱动学生。
2新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通过任务去驱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小的项目,去完成任务,有散到整体,学好C语言这门语言的基础课,从而为以后学习更多的编程语言打好基础。任务驱动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提出任务
针对职校学生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兴趣差,课堂气氛不好,学习积极性差的缺点,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法学习C语言,首先需要针对本门课程,将课本化整为零,将课程这个整体分成几个部分,将部分中的重点内容做为一个任务来实施,然后针对本次任务去划分几个项目,对每个项目进行实施讲解,然后最后对这些项目进行综合来得出任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对于提出任务来说,一部分有老师来提出制定,然后上課针对本门课程让学生来分析本门课程,然后分组讨论,提出任务,老师结合学生提出的任务,对本身自定的任务进行修订。
(2)任务分析
任务提出后,对于任务做一个整体的分析。老师提出任务后,将学到的任务在课堂上提出,然后分组对任务进行分析,怎么去实施任务,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比如:怎样实现比较三个数的最大值,然后存储最大值?首先让学生分析,比较三个数中的最大值用到哪些知识?用到哪种程序结构?怎样比较能最后得出最大值,并且存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看看自己哪些知识还不会,需要查阅资料,各小组成员分工实施,到最后得出任务分析的结论,通过分析,你得到了什么?
(3)完成任务
通过分析任务,学生对任务有了很深的了解,通过小组成员的集体讨论及查阅资料,对任务中的知识熟悉复习了一遍,一举两得,然后学生们分组实施任务,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刚才分析任务的时候没有考虑的,然后小组成员讨论如何去解决任务,如果这个问题实在没办法解决,或者用到的知识没有学过,那这时可以先试着去预习或者记录问题,等待老师讲解,这样带着疑问去学习,去听老师讲解更加深刻。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指导,自己完成了任务,这样学生便有成功感,由于职校学生经历中考后的自信心有可能减少,这种完成任务的成功感,正好去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及工作打好基础。
(4)评价与总结
最后以组为单位展示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其他学生也可以相互交流提出问题,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老师加以指导,对于跑题的话题及时加以引导,这样对于本任务的各项环节都接近完结。然后老师对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讲解,对于通病与个例拿出来让大家加以讨论、评价,及时改正,同时对于在本任务中完成较好的同学加以表扬,对于没成功却很努力的学生加以鼓励。然后让学生对本任务进行总结,通过完成这个任务,学到了哪些知识,从学习角度以及情感上分析,然后以后打算怎样去完成下一个任务。这样任务驱动法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任务驱动C语言课程的学习,将枯燥的理论学习,编程了一个个小任务,最终累计到学好C语言这门课程。
3任务驱动法在C语言教学中的意义
C语言是信息、计算机、电子等重要学科的一门基础专业课,在很多学校已经普及C语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但很多同学认为C语言很难学,并且很枯燥不愿意学。特别是职校的学生。所以我们采用了任务驱动法来学习C语言,让C语言的课堂活跃起来,通过任务的提出、实施、完成、总结,将C语言看成一个个小任务,让学生跟玩游戏一样,过一个个难关,最终达到目的,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实实在在的学到了知识,由原来的老师让学习,到现在的自己去学习。所以任务驱动法在C语言的学习中的意义重大。
4总结
针对职校学生的特点,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法来改变C语言传统教学的弊端,通过实施教学,得到很好的效果,学生乐于学习C语言,老师上课轻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对于学习来说方法很多,找到适合的方法学习,既轻松,效率又高,所以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法的同时,根据本班的特点,进一步去改善任务驱动法,让任务驱动法真正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学习好的同时,从各方面发展,将来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蔡伟 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陈高锋 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讨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彭勇 高职院校C语言教学方法初探 广东教育(职教版)
作者简介:孙红艳(1983年8月), 性别(女),籍贯(山东 潍坊)民族(汉),学历:硕士研究生,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关键字:职业院校;C语言;任务驱运法
《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是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以及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编程思想以及算法分析能力。C语言中的概念、原理、语法规则较多,而且比较零乱,语句使用比较灵活,几节课下来之后,学生就有点听天书的感觉了,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比较差,理解能力弱,传统的按照课本的顺序一步步的把语法规则、概念讲完再进行强化练习的时候,学生早就把前面的知识混乱了,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己不适应于职业学校的学生了,我们必须寻找一个新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对上《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经验,针对该门课程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
1职业院校学生的现状分析
经过初中毕业分流,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的整体素质相比高中生有差距,理论基础差,自制能力差,对学习的兴趣不高,特别对于传统课程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感兴趣,对于老师上课侃侃而谈而反感,传统的理论教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上课学生玩手机、睡觉,感觉没事干,提不起兴趣来,造成了恶性循环,所以一个新型的,适合职业院校的教学方式的出现,是改变职校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假如把一门课程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解成不同的任务,每个任务又有很多个项目,环环相扣,就像读一本精彩的小说,读了一部分,忍不住的去想看下一部分。激发学生兴趣,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任务驱动学生。
2新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通过任务去驱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小的项目,去完成任务,有散到整体,学好C语言这门语言的基础课,从而为以后学习更多的编程语言打好基础。任务驱动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提出任务
针对职校学生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兴趣差,课堂气氛不好,学习积极性差的缺点,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法学习C语言,首先需要针对本门课程,将课本化整为零,将课程这个整体分成几个部分,将部分中的重点内容做为一个任务来实施,然后针对本次任务去划分几个项目,对每个项目进行实施讲解,然后最后对这些项目进行综合来得出任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对于提出任务来说,一部分有老师来提出制定,然后上課针对本门课程让学生来分析本门课程,然后分组讨论,提出任务,老师结合学生提出的任务,对本身自定的任务进行修订。
(2)任务分析
任务提出后,对于任务做一个整体的分析。老师提出任务后,将学到的任务在课堂上提出,然后分组对任务进行分析,怎么去实施任务,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比如:怎样实现比较三个数的最大值,然后存储最大值?首先让学生分析,比较三个数中的最大值用到哪些知识?用到哪种程序结构?怎样比较能最后得出最大值,并且存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看看自己哪些知识还不会,需要查阅资料,各小组成员分工实施,到最后得出任务分析的结论,通过分析,你得到了什么?
(3)完成任务
通过分析任务,学生对任务有了很深的了解,通过小组成员的集体讨论及查阅资料,对任务中的知识熟悉复习了一遍,一举两得,然后学生们分组实施任务,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刚才分析任务的时候没有考虑的,然后小组成员讨论如何去解决任务,如果这个问题实在没办法解决,或者用到的知识没有学过,那这时可以先试着去预习或者记录问题,等待老师讲解,这样带着疑问去学习,去听老师讲解更加深刻。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指导,自己完成了任务,这样学生便有成功感,由于职校学生经历中考后的自信心有可能减少,这种完成任务的成功感,正好去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及工作打好基础。
(4)评价与总结
最后以组为单位展示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其他学生也可以相互交流提出问题,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老师加以指导,对于跑题的话题及时加以引导,这样对于本任务的各项环节都接近完结。然后老师对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讲解,对于通病与个例拿出来让大家加以讨论、评价,及时改正,同时对于在本任务中完成较好的同学加以表扬,对于没成功却很努力的学生加以鼓励。然后让学生对本任务进行总结,通过完成这个任务,学到了哪些知识,从学习角度以及情感上分析,然后以后打算怎样去完成下一个任务。这样任务驱动法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任务驱动C语言课程的学习,将枯燥的理论学习,编程了一个个小任务,最终累计到学好C语言这门课程。
3任务驱动法在C语言教学中的意义
C语言是信息、计算机、电子等重要学科的一门基础专业课,在很多学校已经普及C语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但很多同学认为C语言很难学,并且很枯燥不愿意学。特别是职校的学生。所以我们采用了任务驱动法来学习C语言,让C语言的课堂活跃起来,通过任务的提出、实施、完成、总结,将C语言看成一个个小任务,让学生跟玩游戏一样,过一个个难关,最终达到目的,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实实在在的学到了知识,由原来的老师让学习,到现在的自己去学习。所以任务驱动法在C语言的学习中的意义重大。
4总结
针对职校学生的特点,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法来改变C语言传统教学的弊端,通过实施教学,得到很好的效果,学生乐于学习C语言,老师上课轻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对于学习来说方法很多,找到适合的方法学习,既轻松,效率又高,所以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法的同时,根据本班的特点,进一步去改善任务驱动法,让任务驱动法真正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学习好的同时,从各方面发展,将来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蔡伟 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陈高锋 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讨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彭勇 高职院校C语言教学方法初探 广东教育(职教版)
作者简介:孙红艳(1983年8月), 性别(女),籍贯(山东 潍坊)民族(汉),学历:硕士研究生,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