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长期教学和训练实践经验 ,重点对篮球运动中假动作的技战术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对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篮球;篮球运动;假动作;进攻;防守;突破
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高、快、准是篮球运动对运动员选材及技战术的总体要求。在篮球比赛中队员们不仅斗勇还要斗智,篮球比赛是力量、技术、智慧的较量。篮球假动作是个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篮球比赛争夺胜利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美国著名教练帕齐民尔曾经指出:假动作在篮球发展中是最难掌握的技术之一,因为假动作的水平取决于智慧,又取决于技术动作。
一、什么是假动作
假动作顾名思义就是场上队员为隐蔽自己的真实意图,利用技术动作、节奏、位置、方向等迷惑对方,当对方“上当受骗”后,突然改变上述行动,来达到自己攻防目的的一切行为。假动作的核心就是声东击西,兵不厌诈。据有关资料表明,篮球假动作运用贯穿整个比赛中,在一场比赛中无论是进攻或是防守,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运用假动作。同时掌握和运用的数量和质量也是衡量一个优秀篮球运动员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 篮球运动假运动作战技术分析
(一)进攻假动作(进攻方假动作)
进攻假动作是进攻者以某个先防守者作出的动作开始,随之造成防守者判断和动作上失误,从而再有进攻者作出另外的真的动作,实现预想的目的,其程序一般是:进攻假动作——防守者上当受骗动作——进攻者真的动作。它大致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假突破真投篮。进攻队员持球突破,当防守队员移动封堵时,迅速收回跨动作脚跳起投篮。
2.假投篮真突破。持球队员做瞄蓝动作,引诱对手跳起封盖或靠近自己,持球队员突然变投篮为突破。跨步或交叉步一步突破防守。
3.假传球真投篮。其程序为持球队员向已方作假动作——防守者抢断动作——跳起投篮真动作。
4.假投篮真传球。假做投篮,防守者封盖,突然妙传。
5.假传球真传球。向同队队员做传球动作,迫使防守者跃几步断球,因而失去合理防守位置,再向队友传球。
6.假突破真突破。向侧做持球突破,迫使防守想向一侧移动,然后再从另一侧突破。
7.假投篮、假突破、变真投篮。持球者瞄篮,吸引防守者靠近准备封盖,持球队员突然变为突破防守队员后撤拦堵,这时持球队员跨动脚收回变为跳起投篮。
8.背对或侧对防守,接球时靠近防守者,双手举球向一侧虚晃,同时另一侧脚向防守者另一脚后方撤步,突然转身越过防守。
9.利用急停急起,变速变向,跨步转向等技术动作,假假真真摆脱对手,争取有利用的时机和位置。
10.通过传切、掩护、策应等战术配合,虚张声势,声东击西,为同伴或自己创造更多的进攻机会。
11.右侧假突破左侧真投篮,进攻方3~4名队员从右侧佯装进攻突破,防守队员右方全力封堵,进攻方突然把球给左侧的同队队员投篮。
(二)防守假动作(防守方的假动作)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假动运用非常广泛,贯穿于整个比赛。不仅在进攻中使用,同样在防守中同样受到重视并加以运用。所谓防守假动作,就是根据防守者的当时情况,利用假防守调动或限制对方,迫使对方做出错误判断或错误的动作。而失去进攻的时机。它的程序一般为;防守者假动作——进攻者的动作——防守真的动作。关键是要灵活多变,
1.防投篮时的假动作。无论是原地投篮或进行间投篮,持球队员都会做出一个投篮的动作,所以抓住这一特点,防守者可以假对真作好防守。程序一般为持球动作——防守假动作——持球真投篮动作——防守真盖帽动作。防守假动作——持球假动作——持球真投篮——防守者盖帽动作。
2.防守破假动作。无论是运球突破或持球突破,进攻队员的动作一般左假右真突,右假左真突,左假右假再左真突假投篮或假传球变真突破等。因此,防守队员运用假动作好掌握这一规律,占据合理的防守位置,了解对方习惯动作,准确判断进攻者的假动作与真动作,从而采取相应的防守假动作。
3.防无球队员时的假动作。在防守当中防无球队员是较难,防无球队员假动作就更难了。在篮球比赛中,队员绝大多数时间处于无球状态,这样防守队员大部分时间在防无球队员。防无球队员时运用假动作的目的是判断和不让对手接球,或使其接球点离篮较远。如防处于前侧的前锋队员时,防守的主要任务是不让其接球。这时防守队员可采取向对手侧向球的斜前站立姿势,近球侧的脚在前,同侧手臂前伸,封锁对方传球的路线。两眼环视球与人,做到人球兼顾。同时,后脚不动,前脚不断的做前跨、缩回动作。重心仍控制在两脚之间随时保持身体平衡,并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反跑上。这样,一方面,持球者想传球又怕被断而犹豫不决,以致延误战机。另一方面,进攻者若想反跑,则正中防守者下怀,因为进攻者做动作的目的之一便是希望进攻者反跑,而且防守者已把注意力集中在反跑上了,因为一旦对方反跑,防守者便肯能达到断球的目的。所以进攻者要想接球必须移动摆脱,拉到离篮远的地方接球,这样对防守的压力便减少了,同样达到防守之目的。再如防守中锋,假动作不让中锋前方接球,但做好后撤断球准备,诱惑中锋后撤接球断掉。
三、假动作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培养感知觉和觀察判断的能力
在训练篮球队员技术时,我们必须有意或无意训练队员的感知觉和观察判断的能力。有意训练是指在训练队员技术动作和理论指导时专门针对性感知觉训练,包括教练对队员和队员对自己的训练。比如我们让队员闭着眼运球,闭着眼投篮,背后运球,测量自己步幅,作假动作等都是对队员感知觉及判断能力的训练。无意训练就是在教学训练、生活实践、比赛等环境条件下自觉训练培养成的能力,感知觉和观察判断的能力是优秀队员的必备。在训练实践中强化队员基本技术,提高“球感”能力,大力发展观察力,扩大视野,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二)控制好重心的移动
队员在行动中要控制好身体的重心,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到动作的质量,关键是看你要做假动作幅度变化,重心是不是放在适当的位置上,直接关系到队员行动速度和技术动作转变速度,也就说关系到假动作的成败。因此,在训练中要解决身体重心和平衡,注意防止因假运动过猛、过大而掌握不住重心,致使违例或影响转化速度。假动作的幅度要恰到好处,过小不易吸引对方,过大影响下一个动作的转化。
(三)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视时而变
在训练中要帮助运动员做到虚中有实,假中有真,做假动作要逼真。这里有二层意思:(1)假运动要逼真,对手不知真假。(2)一旦被对方识破假动作立即成真动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假戏真做”。真假动作变化要有灵活,准备用假动作调动对手时,要注意动作的逼真性,不要急于转化,要在防守者受骗上当开始做出反应时,再突然改变自己的技术动作,整个动作要节奏分明,时机恰当。运动员在技术动作变化时,动作是否简练、敏捷,将直接影响到技术动作转化的效果。因此,在训练队员技术时,必须要求技术动作规范,正确,干净利落,只有这样在真假动作转化时,才能做到要用最短的时间和距离以及最快的速度和动作,诱骗对手,达到自己的目的。
(四)假动作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的关系
虽然假动作在篮球比赛作用很大,但也不能盲目的只训练队员假动作。因为基本技术动作是假动作的基础,只有基本动作完成很熟练、得心应手,才能配合完成假动作。他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娴熟的基本技术与逼真的假动作的结合,才是赢得篮球比赛的法宝。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一开始就要注意这一方面的锻炼和培养,养成动脑的好习惯,学会用脑子打球。
参考文献:
[1]于明岩.篮球运动假动作探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03).
[2]李爱民.篮球专修课应重视假动作技术的运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10).
[3]丁健.篮球运动假动作探析[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11(01).
(作者简介:刘厂有(1972-),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老师,长期从事高职高专学生体育教学。)
关键词: 篮球;篮球运动;假动作;进攻;防守;突破
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高、快、准是篮球运动对运动员选材及技战术的总体要求。在篮球比赛中队员们不仅斗勇还要斗智,篮球比赛是力量、技术、智慧的较量。篮球假动作是个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篮球比赛争夺胜利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美国著名教练帕齐民尔曾经指出:假动作在篮球发展中是最难掌握的技术之一,因为假动作的水平取决于智慧,又取决于技术动作。
一、什么是假动作
假动作顾名思义就是场上队员为隐蔽自己的真实意图,利用技术动作、节奏、位置、方向等迷惑对方,当对方“上当受骗”后,突然改变上述行动,来达到自己攻防目的的一切行为。假动作的核心就是声东击西,兵不厌诈。据有关资料表明,篮球假动作运用贯穿整个比赛中,在一场比赛中无论是进攻或是防守,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运用假动作。同时掌握和运用的数量和质量也是衡量一个优秀篮球运动员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 篮球运动假运动作战技术分析
(一)进攻假动作(进攻方假动作)
进攻假动作是进攻者以某个先防守者作出的动作开始,随之造成防守者判断和动作上失误,从而再有进攻者作出另外的真的动作,实现预想的目的,其程序一般是:进攻假动作——防守者上当受骗动作——进攻者真的动作。它大致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假突破真投篮。进攻队员持球突破,当防守队员移动封堵时,迅速收回跨动作脚跳起投篮。
2.假投篮真突破。持球队员做瞄蓝动作,引诱对手跳起封盖或靠近自己,持球队员突然变投篮为突破。跨步或交叉步一步突破防守。
3.假传球真投篮。其程序为持球队员向已方作假动作——防守者抢断动作——跳起投篮真动作。
4.假投篮真传球。假做投篮,防守者封盖,突然妙传。
5.假传球真传球。向同队队员做传球动作,迫使防守者跃几步断球,因而失去合理防守位置,再向队友传球。
6.假突破真突破。向侧做持球突破,迫使防守想向一侧移动,然后再从另一侧突破。
7.假投篮、假突破、变真投篮。持球者瞄篮,吸引防守者靠近准备封盖,持球队员突然变为突破防守队员后撤拦堵,这时持球队员跨动脚收回变为跳起投篮。
8.背对或侧对防守,接球时靠近防守者,双手举球向一侧虚晃,同时另一侧脚向防守者另一脚后方撤步,突然转身越过防守。
9.利用急停急起,变速变向,跨步转向等技术动作,假假真真摆脱对手,争取有利用的时机和位置。
10.通过传切、掩护、策应等战术配合,虚张声势,声东击西,为同伴或自己创造更多的进攻机会。
11.右侧假突破左侧真投篮,进攻方3~4名队员从右侧佯装进攻突破,防守队员右方全力封堵,进攻方突然把球给左侧的同队队员投篮。
(二)防守假动作(防守方的假动作)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假动运用非常广泛,贯穿于整个比赛。不仅在进攻中使用,同样在防守中同样受到重视并加以运用。所谓防守假动作,就是根据防守者的当时情况,利用假防守调动或限制对方,迫使对方做出错误判断或错误的动作。而失去进攻的时机。它的程序一般为;防守者假动作——进攻者的动作——防守真的动作。关键是要灵活多变,
1.防投篮时的假动作。无论是原地投篮或进行间投篮,持球队员都会做出一个投篮的动作,所以抓住这一特点,防守者可以假对真作好防守。程序一般为持球动作——防守假动作——持球真投篮动作——防守真盖帽动作。防守假动作——持球假动作——持球真投篮——防守者盖帽动作。
2.防守破假动作。无论是运球突破或持球突破,进攻队员的动作一般左假右真突,右假左真突,左假右假再左真突假投篮或假传球变真突破等。因此,防守队员运用假动作好掌握这一规律,占据合理的防守位置,了解对方习惯动作,准确判断进攻者的假动作与真动作,从而采取相应的防守假动作。
3.防无球队员时的假动作。在防守当中防无球队员是较难,防无球队员假动作就更难了。在篮球比赛中,队员绝大多数时间处于无球状态,这样防守队员大部分时间在防无球队员。防无球队员时运用假动作的目的是判断和不让对手接球,或使其接球点离篮较远。如防处于前侧的前锋队员时,防守的主要任务是不让其接球。这时防守队员可采取向对手侧向球的斜前站立姿势,近球侧的脚在前,同侧手臂前伸,封锁对方传球的路线。两眼环视球与人,做到人球兼顾。同时,后脚不动,前脚不断的做前跨、缩回动作。重心仍控制在两脚之间随时保持身体平衡,并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反跑上。这样,一方面,持球者想传球又怕被断而犹豫不决,以致延误战机。另一方面,进攻者若想反跑,则正中防守者下怀,因为进攻者做动作的目的之一便是希望进攻者反跑,而且防守者已把注意力集中在反跑上了,因为一旦对方反跑,防守者便肯能达到断球的目的。所以进攻者要想接球必须移动摆脱,拉到离篮远的地方接球,这样对防守的压力便减少了,同样达到防守之目的。再如防守中锋,假动作不让中锋前方接球,但做好后撤断球准备,诱惑中锋后撤接球断掉。
三、假动作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培养感知觉和觀察判断的能力
在训练篮球队员技术时,我们必须有意或无意训练队员的感知觉和观察判断的能力。有意训练是指在训练队员技术动作和理论指导时专门针对性感知觉训练,包括教练对队员和队员对自己的训练。比如我们让队员闭着眼运球,闭着眼投篮,背后运球,测量自己步幅,作假动作等都是对队员感知觉及判断能力的训练。无意训练就是在教学训练、生活实践、比赛等环境条件下自觉训练培养成的能力,感知觉和观察判断的能力是优秀队员的必备。在训练实践中强化队员基本技术,提高“球感”能力,大力发展观察力,扩大视野,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二)控制好重心的移动
队员在行动中要控制好身体的重心,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到动作的质量,关键是看你要做假动作幅度变化,重心是不是放在适当的位置上,直接关系到队员行动速度和技术动作转变速度,也就说关系到假动作的成败。因此,在训练中要解决身体重心和平衡,注意防止因假运动过猛、过大而掌握不住重心,致使违例或影响转化速度。假动作的幅度要恰到好处,过小不易吸引对方,过大影响下一个动作的转化。
(三)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视时而变
在训练中要帮助运动员做到虚中有实,假中有真,做假动作要逼真。这里有二层意思:(1)假运动要逼真,对手不知真假。(2)一旦被对方识破假动作立即成真动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假戏真做”。真假动作变化要有灵活,准备用假动作调动对手时,要注意动作的逼真性,不要急于转化,要在防守者受骗上当开始做出反应时,再突然改变自己的技术动作,整个动作要节奏分明,时机恰当。运动员在技术动作变化时,动作是否简练、敏捷,将直接影响到技术动作转化的效果。因此,在训练队员技术时,必须要求技术动作规范,正确,干净利落,只有这样在真假动作转化时,才能做到要用最短的时间和距离以及最快的速度和动作,诱骗对手,达到自己的目的。
(四)假动作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的关系
虽然假动作在篮球比赛作用很大,但也不能盲目的只训练队员假动作。因为基本技术动作是假动作的基础,只有基本动作完成很熟练、得心应手,才能配合完成假动作。他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娴熟的基本技术与逼真的假动作的结合,才是赢得篮球比赛的法宝。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一开始就要注意这一方面的锻炼和培养,养成动脑的好习惯,学会用脑子打球。
参考文献:
[1]于明岩.篮球运动假动作探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03).
[2]李爱民.篮球专修课应重视假动作技术的运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10).
[3]丁健.篮球运动假动作探析[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11(01).
(作者简介:刘厂有(1972-),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老师,长期从事高职高专学生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