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着手,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an8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班级是否有着积极向上的班风班貌,与班主任的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重视班级整体班风的形成,注意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第一天的见面礼
  
  每接手一个新班,我总是精心设计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的见面礼。上午8点,学生走进教室,总会看到这样一句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我说:“这是张老师送给你们的第一句话。同学们能不能想一想并讨论这句话的含义呢?”学生讨论后,我对大家说:“兰考人民因为焦裕禄的存在而幸福;阿里人民因为孔繁森的存在而幸福;雨夜回家的大嫂,因遇上了雷锋而感到幸福……幸福不仅是一种美好的物质生活,更是一种愉悦的精神体验。而且,这种愉悦的精神体验有时是来自一声普通的问候或一个细小行为。对于同学们来讲,做一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往往只需举手之劳。比如,在教室楼道,你主动上前帮老师抱作业本,老师会因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幸福;有同学病了,你送上一句亲切的问候,他会因有你这样的同学而感到幸福;过马路,你宁肯停在烈日下等候绿灯,也不愿擅自闯红灯,警察叔叔会因有你这样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市民而感到幸福。”我又把话题引向班集体,“这个班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单位,而且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应尽量做到使自己的同学、使整个集体因为有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我的一番话,不一定每一位同学都能深刻理解,但我从他们专注聆听的神态中感到,他们至少都在思考自己对集体的责任。
  
  二、人生目标——学生健康成长的旗帜
  
  一位著名作家曾说:那些出类拔萃的人,正是在生活的早期就清楚地辨明了自己的方向,并且始终如一地把他们的能力对准这一方向的人。卡耐基得出结论:平庸之辈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而一个有目标的人,持之以恒地向着目标奋进,他必定能成就一番事业。我把“人生目标”这一人生大课题划分为几个小的阶段目标,要求学生静静地回顾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的未来,写下自己一生的志愿。这些志愿不管暂时有无实现的可能,先写下来,然后郑重写上自己的姓名、班级、日期,作为送给老师的珍贵礼物,并约定15年后再启封,看看自己的愿望实现了多少。学生都认真地写了,一式两份,一份贴在自己的床头,一份装入信封交给我。我告诉学生,这些心愿我先保存,15年后的5月1日,我们集体来启封。紧接着,我让学生给15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同学们都认真写完后装订存阅。我告诉学生,为实现最终目标,应实现中期目标——上大学;为实现中期目标,应实现近期目标——提高成绩。
  
  三、让爱在一封封信中流淌
  
  每学期一开学,我都会准备一个本子,每隔两页记上一个同学的名字,今天跟谁谈话,明天跟谁的家长联系,后天给谁写一封信,都记下来。过几天翻翻本子,发现哪位同学的名字下面还空白着或记的东西较少,就主动去接近这个同学。这样一学期下来,基本可以把本子记满。也可以这样记:谁上课发言了,打个钩,到星期三晚上看谁的名字下面还没打钩,就标志着谁还没有发过言,星期四、星期五提问他。
  当发现班里同学思想浮躁、当面谈话收效甚微时,我会通过信的形式同孩子交流。当天夜晚给他写一封信,第二天在班上读,比直接谈话效果好。因为你直接说出来时,学生可能习以为常,而当你以信的形式表达时,学生会看得很认真。
  
  四、系列班会课,润物细无声
  
  上学年下半个学期,我们六年级组的各位老师都感觉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刻不容缓。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下,终于有了“让爱永驻”系列班会之“尊师篇”“亲情篇”“友情篇”“爱情篇”。
  “友情篇”,我是通过“珍重友谊”“依依惜别的深情”“诤友——真正的朋友”三节班会课来完成的。在“诤友——真正的朋友”这节班会课上,我针对班级同学思想现状,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在“同学,我想对您说”这个环节,同学们敞开心扉,真诚地为好友指出缺点,使一些同学幡然醒悟,并真诚地向指出自己缺点的朋友致谢,一时间,道谢声不断,掌声不断,学生的思想也在真诚的掌声中得到净化。
  六年级学生已十二三岁,有一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出现了躁动,学习受到了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家长束手无策。我们根据这一情况,设计了“爱情篇”。我们给学生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一封信》。在信中,苏霍姆林斯基以童话形式娓娓道来,让14岁的女儿明白了什么是爱情,怎样与同龄异性相处,什么时候才应收获爱情。学生听后,静静思考,细细回味,初步懂得了爱情,懂得了做人应该具有的责任感,懂得了男女交往应做到亲密有间。当然,不能指望一节、两节班会课能给学生带来多大的改变,也许对他们思想上的触动只是一时的,但是,系列班会教育的开展,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五、定期召开班干部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
  
  开学初,通过竞职演说确定了班干部人选后,我就让各位班干部走上讲台,讲清楚自己将从哪些方面为同学们服务。每隔一段时间,定期召开班干部会,及时了解班里同学的思想动向,又可得到来自学生的好建议,也让学生渐渐学会自己管理班级。本学期我听取了学生意见,每次召开班干部会时,找一两个近阶段表现最差的学生旁听,让他们为管理班级献计献策。尽管这一两个后进生不能为班级建设提出多少合理化的建议,但因参与了会议,受到班干部们热爱班级、为班级作贡献的精神感染,他们也变得能自觉遵守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了。
  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自己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无愧于自己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岁月。
  (本栏责编 晓 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09年6月对26例股骨远端骨折分别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作内固定治疗,随访10~24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根据Merc
2009新学年到来,我开始为自己的专业描绘新的蓝图。我的专业成长计划的内容是适应新课改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要多读书。我身在乡镇中学,基本吃住在校。整天在学校忙碌,接触最多的就是书本,说没时间读书,那是自欺欺人。的确,我几乎没读什么书。平时也给自己订目标说要读什么书,但是总因工作繁重等诸多原因给搁浅了。现在想想,关键是思想意识里就没有认识到读书对
曾任河南省教委党组书记、教委主任,以潜心抓集资办学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933年出生的徐玉坤,已经退休离开工作岗位很久了,然而,人们一直记得这位曾经的河南省教委主任,记得他为河南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所奉献的忠诚、智慧和辛劳。  1986年3月任省教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1988年6月任省教委党组书记,1990年8月任省教委主任,直到1993年退居二线,徐玉坤主持省教委工作的那几年,正是河南省委
从教十年,我从没有患过任何大病,感冒也很少见,一直健康快乐地教书。而能有如此健康的体魄,与我平常践行的“衣食住行”是分不开的。    衣  教师每天与朝气蓬勃的孩子们在一起,仪表是教师传递给孩子们的第一视觉信息。我是一位农村教师,尽管平时工作很忙,但对自己的装扮从不马马虎虎。我不求奢华新潮,力求做到清新明快、整洁大方。衬衣要常洗常换,皮鞋要常擦常新,头发也不能有凌乱的迹象……教师只有打扮得体才会增
中学化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针对学科特点,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有着重要的意义。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是枯燥且低效的。为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重教转向重学,使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  所谓“自主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
美国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热情向上的中学生更是如此。教师的赞美与宽容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与宽容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与宽容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  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每个班总有几个这样的学生:他们既不勤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