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oki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也要思考如何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如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期更好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數学教学;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6—0107—01
  引言
  数学这门科目与其他科目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就决定了数学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不同,数学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和科学学习的习惯和意识。要想做到这些,数学教师就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引导他们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导向型的数学教学方法能够很好的完成这项目标,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师运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起到相互促进的功效。如果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想接近,就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讨论与学习之中,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在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问题导学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将其合理有效的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事先做好备课工作,认真研读教材,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和具体需要,并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融入到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情境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研究、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以及解决问题之后的成就感。这种教学方式除可以用在新课之中,还能够用在复习以及讲解习题的课程中,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体系,使复杂的知识体系变得清晰、简洁。
  2.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创设问题情境。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下节课要讲的是什么,让学生提前预习,以免上课任务量大,学生不可避免会有听不懂的地方,如果学生在课后认真预习,不仅会提高课上听课的效率,还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此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所提的问题要与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相符,如果超出这个界限就会太难,不易于学生掌握知识,还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这个尺度。第二,教师所提的问题要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第四,所提的内容要具体准确,不能有模凌两可的情况。第五,提问的方式要灵活多变,不拘泥于一种提问方式。比如,教师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可以有效的利用步行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2.2引导学生进行思索和研讨。在问题导学法实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索和研讨是最关键的一步,要想实施好这一步,就要满足以下内容。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详细阅读题目,确保学生对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其次,教师要点出问题与所学知识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来掌握所学知识。同时,问题设置的难度和重点要以教科书为基准,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能力。教师要注意的是,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掌握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能以一种难度来衡量所有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使所有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讨论和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促进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最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之后,要让学生自行完成求解过程,在执行这几个步骤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分析探讨问题,提取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引导他们总结量变关系,最终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模型。
  2.3拓展和互动。在做完以上步骤之后,教师应该布置一些课后习题以巩固刚学过的知识,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最好选择书后习题,因为这部分习题既有代表性,又简单基础,适合所有学生,能够使学生得到有效的锻炼。比如,在讲解完新知识之后,教师将书后习题布置给学生,并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学生完成之后由教师统一批改,针对学生普遍不会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这样,通过学生的反馈能够使教师重新定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找到更适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式。
  2.4采取前后呼应的方法进行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问题导学法的实施导致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实际的问题来进行提问,这种方式会增加教师在教学中的难度,但是却可以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真正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学习两数之和和两数之差的积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教材之中的例题:有一块长方形菜地,目前要将菜地的长缩短3米,宽伸长4米,那么这时它的面积是多少呢?这是一个与生活相关的实例,教师通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要想求出改变后的菜地的面积,就要算出改变后的长和宽,这时就能够引出两数之和与两数之差的乘法的计算,最后将计算出的公式带到实际问题之中,让学生充分理解这样的计算方式。另一种是以教学方法为前提的问题设计,这种方式的目的性更强,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而且问题相对比较简单,但是,运用这种方式只能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最好采取前者,让学生灵活的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结语
  问题导学法相比于传统教学法有许多优势,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而且在学生讨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最关键的是能够使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科学合理的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最主要的途径。因此,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凡是学习得法、成绩好的学生都十分重视这一环,如何听课就是课堂学习的关键,另外学生课后复习应及时,还要认真作业,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  关键词:激发兴趣家长配合正确方法课后复习认真作业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6—0096—01  一、优化课
期刊
摘要:本篇论文首先介绍了体验式教学的概念,其次介绍了体验式教学在高年级教学中的意义,其中分别讲述了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以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最后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体验式教学提出了相关的方法,其中分别从增加兴趣、寓教于学和创新情景、景中生情以及结合科技、引起共鸣三个方面对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做了探讨。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数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6—0084—02  走出校园,脱离课本,我们带着探索的心态步入了暑期社会实践的锻炼磨砺中,今年的暑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假期,抓住此次机会我们能更进一步地接触到社会,更进一步关注社会民生问题,同时,通过实践,我们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处世态度上收获颇丰,我们提早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人交流,如何与人合作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我国教育部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对美术的教学逐渐由传统的知识理论教学向审美能力方向发展,学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角色从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0
期刊
【中图分类号】C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6—0118—01  性心理即性意识,是指个体对行有关的现象的理解,体验和态度。性成熟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有:性兴趣的产生;性冲动的自慰行为的出现;早恋和婚前性行为。  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一方面受性心理发育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发展青少年正常的性心理,对完善其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我意识的
期刊
摘要: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应用题的有效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故而笔者在本文中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文章首先概述了有效教学,并且对效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其次指出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最后提出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即设计合理问题并引导学生把握题意、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以及教师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小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 6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6—0121—01  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经常会面临这样的尴尬。本来出于诚意和热心,想帮助学生改变、成长,但得不到学生的理解,事与愿违,既伤害学生,也伤害自己。这学期我就经历了这样的尴尬。  小明是个做事认真、追求完美但又敏感自卑的孩子。因为他是完美主义者,所以做事力求做到自己认为的最好,写作业要做到书面
期刊
摘要:新一轮基础课程教育改革提出教育已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渠道,也是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育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探索知识,进而加强对语文学习喜爱承兑。为此,本文主要探讨围绕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探讨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在课堂中渗透趣味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
期刊
摘要:治国理政重要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如何治理国家的实践性回答。关注人的发展是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来源和最终归宿,本文通过对治国理政中人学意蕴的分析,进一步从人学的视角对这一创新性的体系进行研究和解读。深入挖掘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人学意蕴,可以帮助我们对治国理政思想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还可以为更好地从实践上贯彻这一系列的重要思想。  关键词:治国理政;习近平;人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认识。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会用“滴、欢、题”组词。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理解春雨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喜欢春雨的思想感情。4、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逐渐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