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从2000年起,清华、北大等高校招收第一批国防生,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军队人才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深入考察美国著名的民间军事学院,有助于我们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
叛国报国的多彩历史
1842年12月20日,南卡罗来纳州立法机关通过一项法案,建立“南卡罗来纳州军事专科学校”(简称“南卡军校”)。当时的使命是训练一批年轻人,保卫该州首府查尔斯顿,镇压黑人奴隶起义,1843年3月20日该军校招收了第一批20名学员,校址在查尔斯顿市中心的马里恩广场。
在南北战争中,军校的很多学员加入了南军。起先,南军围困了北军控制的查尔斯顿港的萨姆特要塞,北军派大轮船“西部之星”号向该要塞运送援兵和给养。1861年1月9日,在南军队伍中的军校学员乔治·爱德华·海恩斯沃斯和塞缪尔·邦努·皮肯思从莫里斯岛用两门加农炮向“西部之星”开火。这一行动后来被不少人认为是南卡军校学员打响了“美国内战的第一枪”。
从1861年1月28日南卡军校的学员被编入该州军事组织起到内战结束,该校共赢得8面战旗,其中包括炮击“西部之星”的战斗。在内战中该校继续运转,但当州长召集学员参加军事行动时,教学秩序往往被打乱。1865年2月18日南卡军校停止了教学活动,因为北军攻入查尔斯顿,占领了它的地盘。
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后,南卡军校监事会费尽周折收回校园,南卡州立法机关通过一项法案复建军校。1882年新学期开学时,招收了185个学员。在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的战争中,南卡军校的很多学员自愿应征入伍。
1910年,该校废弃“The South Carolina Military Academy”的称谓,启用“The Citadel, The Military College of South Carolina”(直译为“堡垒,南卡罗来纳州军事学院”;简称“堡垒学院”。)的校名。目的是向公众强调它不是一所中等学校,而是一所高等院校;既坚持严格军事训练的传统、为国家培养军事人才,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中,堡垒学院的毕业生参加了美军先遣队,为报效国家到英、法战区向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开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4级全体学生被编入美军,280人战死沙场,仅有两名学生有幸获得毕业证书。在后来几次较大的战争中该校学生的战死人数分别为:朝鲜战争32人,越南战争68人,海湾战争1人,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12人。
精英辈出的育人之地
堡垒学院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健全的人”——才智、身体和精神。学院的教师和员工为学员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严峻的挑战和广泛的机遇。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员的生活方式被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大学本科生必须穿军装,这种军装不同于美军制服,其礼服具有古典风格。学员宿舍按兵营格局建构,学员日常生活实行军事化管理,星期五下午举行阅兵仪式。
该校年级的排序与我国相反,进入大学的第一年被称为“新生或四年级学生”。新生要剃光头,经受严格的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女学员可不剃头,有些项目的训练强度适度降低。该校许多毕业生成为陆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等美国武装力量中的杰出人物,不少毕业生担任州长和美国参众两院议员,还有许多毕业生成为商业精英、文化名人和体育明星。查尔斯·丹尼尔1918年毕业于堡垒学院,1954年成为美国参议员。他和该校1929年毕业生休·丹尼尔共同创建丹尼尔国际建筑公司,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公司,该校图书馆被命名为丹尼尔图书馆。
践行堡垒学院核心价值观念的典型人物是该校1957年毕业生小阿兰德·威廉姆斯。1982年1月13日佛罗里达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冲向美国首都华盛顿第14大街大桥,然后坠落在波托马克河的冰面上,78人当即死亡,威廉姆斯等6人幸存。当直升飞机赶来救助时,他帮助另外5名乘客陆续爬上直升飞机,自己却滑落在冰河中英勇牺牲。描写这次空难的电影《波托马克河上的英雄》不时在我国的一些电视台播放。该校学生组织了威廉姆斯社团,通过参加社会服务提高人生境界。
坚强靓丽的女性学员
“战争让女人走开”的名言曾经在很多国家流传,堡垒学院建校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拒绝招收女性学员。第一个被堡垒学院接纳的女学员是香农·福克纳。香农出生在南卡州的鲍尔斯维尔,高中毕业时报考堡垒学院。为了能够挤进这所不招女生的男性主义堡垒,她在报考时没有填写性别一栏。校方忽视了这个“原则问题”,根据她的成绩和表现发出了入学通知书。1993年新生报到时,学院才发现香农是个女生,就想把她拒之门外。为了维护自己在州政府资助的大学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香农把堡垒学院告上了法庭。
这场诉讼在美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很多媒体记者跟踪报道案件的进展。1995年8月联邦上诉法院第四巡回审判廷作出终审判决,香农成为堡垒学院的本科生,编入学员旅,住在军营中。一些愤怒的男学员在T恤衫上写到:“1952条公狗和1条母狗”。该校的吉祥物是斗牛犬,当时学校有1952个男学员。尽管美国最大的妇女组织——全国妇女组织把1995年度的“妇女勇气奖”授予了香农,但结局令人尴尬。香农8月12日开始参加军训,4个小时之后就住进了医务室。8月18日香农自愿退学,离开堡垒学院。
第一个从堡垒学院毕业的女学员是南希·梅斯。1996年堡垒学院监事会一致投票决定取消学员旅准入条件的性别限制,南希、皮特拉等4名女性进入该校,并被编入学员旅。但只有南希和皮特拉幸运地度过大一新生时段,另外两名女学员在严酷的军事考核中惨遭淘汰。因为南希入校前在其他大学获得了一些学分,她在堡垒学院仅用三年时间就获得了理学学士学位,提前一年毕业。南希毕业后没有参军,她写的《在男学员队中:一名女性在堡垒学院》成为美国的畅销书。
叛国报国的多彩历史
1842年12月20日,南卡罗来纳州立法机关通过一项法案,建立“南卡罗来纳州军事专科学校”(简称“南卡军校”)。当时的使命是训练一批年轻人,保卫该州首府查尔斯顿,镇压黑人奴隶起义,1843年3月20日该军校招收了第一批20名学员,校址在查尔斯顿市中心的马里恩广场。
在南北战争中,军校的很多学员加入了南军。起先,南军围困了北军控制的查尔斯顿港的萨姆特要塞,北军派大轮船“西部之星”号向该要塞运送援兵和给养。1861年1月9日,在南军队伍中的军校学员乔治·爱德华·海恩斯沃斯和塞缪尔·邦努·皮肯思从莫里斯岛用两门加农炮向“西部之星”开火。这一行动后来被不少人认为是南卡军校学员打响了“美国内战的第一枪”。
从1861年1月28日南卡军校的学员被编入该州军事组织起到内战结束,该校共赢得8面战旗,其中包括炮击“西部之星”的战斗。在内战中该校继续运转,但当州长召集学员参加军事行动时,教学秩序往往被打乱。1865年2月18日南卡军校停止了教学活动,因为北军攻入查尔斯顿,占领了它的地盘。
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后,南卡军校监事会费尽周折收回校园,南卡州立法机关通过一项法案复建军校。1882年新学期开学时,招收了185个学员。在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的战争中,南卡军校的很多学员自愿应征入伍。
1910年,该校废弃“The South Carolina Military Academy”的称谓,启用“The Citadel, The Military College of South Carolina”(直译为“堡垒,南卡罗来纳州军事学院”;简称“堡垒学院”。)的校名。目的是向公众强调它不是一所中等学校,而是一所高等院校;既坚持严格军事训练的传统、为国家培养军事人才,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中,堡垒学院的毕业生参加了美军先遣队,为报效国家到英、法战区向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开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4级全体学生被编入美军,280人战死沙场,仅有两名学生有幸获得毕业证书。在后来几次较大的战争中该校学生的战死人数分别为:朝鲜战争32人,越南战争68人,海湾战争1人,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12人。
精英辈出的育人之地
堡垒学院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健全的人”——才智、身体和精神。学院的教师和员工为学员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严峻的挑战和广泛的机遇。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员的生活方式被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大学本科生必须穿军装,这种军装不同于美军制服,其礼服具有古典风格。学员宿舍按兵营格局建构,学员日常生活实行军事化管理,星期五下午举行阅兵仪式。
该校年级的排序与我国相反,进入大学的第一年被称为“新生或四年级学生”。新生要剃光头,经受严格的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女学员可不剃头,有些项目的训练强度适度降低。该校许多毕业生成为陆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等美国武装力量中的杰出人物,不少毕业生担任州长和美国参众两院议员,还有许多毕业生成为商业精英、文化名人和体育明星。查尔斯·丹尼尔1918年毕业于堡垒学院,1954年成为美国参议员。他和该校1929年毕业生休·丹尼尔共同创建丹尼尔国际建筑公司,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公司,该校图书馆被命名为丹尼尔图书馆。
践行堡垒学院核心价值观念的典型人物是该校1957年毕业生小阿兰德·威廉姆斯。1982年1月13日佛罗里达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冲向美国首都华盛顿第14大街大桥,然后坠落在波托马克河的冰面上,78人当即死亡,威廉姆斯等6人幸存。当直升飞机赶来救助时,他帮助另外5名乘客陆续爬上直升飞机,自己却滑落在冰河中英勇牺牲。描写这次空难的电影《波托马克河上的英雄》不时在我国的一些电视台播放。该校学生组织了威廉姆斯社团,通过参加社会服务提高人生境界。
坚强靓丽的女性学员
“战争让女人走开”的名言曾经在很多国家流传,堡垒学院建校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拒绝招收女性学员。第一个被堡垒学院接纳的女学员是香农·福克纳。香农出生在南卡州的鲍尔斯维尔,高中毕业时报考堡垒学院。为了能够挤进这所不招女生的男性主义堡垒,她在报考时没有填写性别一栏。校方忽视了这个“原则问题”,根据她的成绩和表现发出了入学通知书。1993年新生报到时,学院才发现香农是个女生,就想把她拒之门外。为了维护自己在州政府资助的大学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香农把堡垒学院告上了法庭。
这场诉讼在美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很多媒体记者跟踪报道案件的进展。1995年8月联邦上诉法院第四巡回审判廷作出终审判决,香农成为堡垒学院的本科生,编入学员旅,住在军营中。一些愤怒的男学员在T恤衫上写到:“1952条公狗和1条母狗”。该校的吉祥物是斗牛犬,当时学校有1952个男学员。尽管美国最大的妇女组织——全国妇女组织把1995年度的“妇女勇气奖”授予了香农,但结局令人尴尬。香农8月12日开始参加军训,4个小时之后就住进了医务室。8月18日香农自愿退学,离开堡垒学院。
第一个从堡垒学院毕业的女学员是南希·梅斯。1996年堡垒学院监事会一致投票决定取消学员旅准入条件的性别限制,南希、皮特拉等4名女性进入该校,并被编入学员旅。但只有南希和皮特拉幸运地度过大一新生时段,另外两名女学员在严酷的军事考核中惨遭淘汰。因为南希入校前在其他大学获得了一些学分,她在堡垒学院仅用三年时间就获得了理学学士学位,提前一年毕业。南希毕业后没有参军,她写的《在男学员队中:一名女性在堡垒学院》成为美国的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