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植物的“考试恐惧症”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tongzh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新学年开始,我们班转来了一位叫白玲珑的女生。她人如其名,是个白皙清秀的女生。老班把她安排在我旁边的位置。
  毕竟是新来的女生,她的出现在大家日复一日平静的日子里激起了一阵波澜。一下课,就有许多同学围过来找她说话,但她却总是低头不语。
  刚开始,我以为她是害羞,可是一个多月后,她依旧如此,也从来不参加班级活动。大家对她的兴致和热情也渐渐减退,谁也没再主动理睬过她。我们虽是同桌,但也没有说过几句话,仅有的几句,也是我主动问,她才回答。我觉得,她就像一株没有生机的植物。
  2
  这天单元小测,我发现白玲珑的神情特别奇怪,脸色灰灰的,像是生病了。
  我问她是不是病了?她摇头,没吭声,但眉头紧锁。考试时间紧迫,见她不说话,我就没再理会她,自己认真答题。考完交卷后,只见白玲珑正趴在桌子上,双肩颤抖,还发出压抑的哽咽声。我一头雾水,没人欺负她呀,怎么就哭了?难道是考试没考好?不可能啊,她平时的作业都是“优”啊。
  “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我走过去问。
  “没有。”她抽泣着回答,声音楚楚可怜。
  “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说出来,我们帮你。”邱慧也围过来,轻抚着白玲珑的肩,关切地说。
  “我没事。”白玲珑说,但依旧止不住地抽噎。
  我估计她是考试考砸了。不就一次单元小测,有什么好难过的?下次考好不就可以了?我不理解,她为什么会哭得如此伤心。
  3
  进入高三,各科的考试总是很多。考试成了家常便饭,没有谁会太当回事。但我注意到,白玲珑很担心,无论大考小考,只要老师一说要考试,她的脸色马上就会变,如临大敌。
  我很好奇她的变化。考试对她来说,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那些平时她都能够做对的题目,一到考试,她就会做错。但我知道,作业都是她自己写的,她从不会抄袭别人的。考试又不是上战场,难道她是害怕吗?不爱学习的同学害怕考试我理解,可是她平时学习是那么认真。我不明白,白玲珑是怎么了?
  我把自己的疑问告诉了邱慧,邱慧是个热情如火的女生,她决定用自己的热情接近白玲珑,了解她。于是每天放学,她就陪在白玲珑身边,找她说话,亲密地跟她一起坐公交车回家。虽然不同路,但邱慧一点也不嫌麻烦。邱慧还在自习课时,与我换座位,故意向白玲珑讨教一些学习上的问题。课间时,她也总会拉上白玲珑到操场活动一下筋骨。邱慧的用心,白玲珑应该能感受到吧,她渐渐地也不再拒绝与人交流。
  班上的同学在邱慧的发动下,也加入了这场暗中进行的“化冰”活动。大家有意无意地都会主动找白玲珑搭讪,对她亲切而友善。只见白玲珑一天比一天活跃起来,也愿意参与班级的活动了。
  邱慧后来告诉我,白玲珑是得了“考试恐惧症”,就像有人恐高、晕血一样都是一种心理疾病。邱慧说,其实最初,她并不是这样,只是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父母送她去学钢琴、学舞蹈,每一样都要考试,学校里的考试也接连不断。她是个懂事的女孩,知道父母挣钱辛苦,就想每门都考好成绩让父母开心。可是她发现自己越想考好,就越紧张,考试状态反而更差,考出来的成绩也不尽如人意。她自己也不明白,那些平时并不难的东西,为什么一到考试就全忘了,头脑空白,久而久之,就成了恶性循环……
  听邱慧说完,我若有所思,原来这就是白玲珑不爱与人交流的原因。在以前的学校里,她因为成绩差,过分内敛,被同学排斥,所以她宁愿把自己包裹在小小的壳里。
  我说:“只有帮她打开心结,消除这种不必要的焦虑,她才能正确面对考试。”
  4
  因为同桌,我与白玲珑的交流很方便。闲聊时,我会时不时编出个小笑话逗乐她。毕竟同桌几个月,比较熟悉了,或许她也感受到我们大家对她的友善,也不再小心翼翼地戒备了,听到我说笑话时,她会掩嘴绽开笑容。看白玲珑能够开心地笑后,我和邱慧与她进行过一次深入而且透彻的对话,后来还陪她一起去找邱慧当心理医生的姑姑,用科学的方法帮助白玲珑摆脱考试恐惧。
  白玲珑很配合我们,大家的关心和热情是转移考试焦虑的良方,白玲珑不再患得患失。当再次的单元小测来临时,我发现她的脸色不再是苍白如纸,也没有喘粗气、呼吸急促和额头冒汗的紧张表现了。她终于克服自己了。
  交完卷,邱慧跑过来拉起白玲珑的手开心地向操场跑去。看着两个女生奔跑的背影,我仿佛看到了两只蹁跹的蝴蝶,她们正自由而快乐地飞翔。
其他文献
32岁的陈拯民,是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自动化专业的博士生,浓眉大眼的他,外加1.90米的个头,可以算得上是高学历、大个子、专业上档次的“高大上”了。读书期间,陈拯民先后为航天研究院做过很多项目,包括火星探测器和月球车等。  毕业后,他怀着“回到技术本身,做更自由的技术创新”的理想,选择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創业公司。不料,在创业公司干了一年后,陈拯民发现这家公司并不适合自己,于是毅然选择了离职。失业后的
最后一次和父亲见面是在前年。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蝉在枝丫间中气十足地叫着,在唧唧复唧唧中弥漫着一种亘古之感,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父亲的右手拱在左手掌上,像个小小的蒙古包,定定地看着我,小小声地说:“给你一个东西。”然后,他缓缓地掀起蒙古包的穹庐——半透明的蝉壳正静静地躺在一只大手上。蝉突起的小眼睛、嘴前与脚上的细毛、背部与腹部的皱褶都实实在在地留了下来,弓着的两只前脚显现出不少生命力。那只
天空蓝不蓝?至少,水知道答案。  一位名叫江本胜的日本人,突然萌生一个想法:看世界各地的水的结晶,到底有何不同?于是他拍出了许许多多的水结晶照片。他发现,所有加了消毒剂的自来水,和遭到严重污染的水,都不能形成结晶,而各种各样的天然水的结晶都美丽至极。他还做了让水听音乐、看字的试验。“水听到了好听的音乐时所呈现的结晶,更是美不胜收。”“把‘谢谢’与‘浑蛋’两个词写给水看,它的结晶便会形成非常强烈的对
相信知识的力量,相信《知識窗》的力量  凡·高在世时曾说:“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如今,125位画师,带着全世界对他的爱戴,花了8年时间,临摹了他的62450幅画,画出了他的一生。  《至爱凡·高》——用这些油画拍成的电影,讲述了凡·高天才与疯子共存的一生,它不仅是史上第一部全手绘油画长片,还斩获了有着“动画界奥斯卡”之称的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观众选择奖。  而这部电影,是一群
第一:不论吃什么好吃的,都会让她先吃第一口。  第二:不论有多忙,忙完了都会第一个打电话给她。  第三:爬山的时候她累了,要背着她,大汗淋淋也不说累。  第四:她对紫外线过敏,夏天的时候为她打伞。  第五:她不会用刀子,在吃比萨的时候先把比萨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然后再拿给她吃。  第六:把鱼肉中的刺细心挑出来,然后把肉放进她碗里。  第七:看电影的时候,让她可以舒服地靠在你的右肩膀,抱着你的右胳膊。
人类由于民族和地域的不同,求婚和恋爱方式也不尽相同。那么,鸟类的“婚恋”是怎样的呢?相较之下,它们谈恋爱的方式比起人类来还要多姿多彩呢。  赠送礼物  雄燕鸥求爱很实际,它叼来一条小鱼,放在雌燕鸥身旁。如果雌燕鸥经不住诱惑,看了小鱼一眼,雄燕鸥就会抓住机会,大献殷勤,劝雌鸟收下礼物。如果雌燕鸥吃了小鱼,它便会乖乖地同雄燕鸥结成姻缘,比翼齐飞。  连雀的求爱礼物是樱桃或类似的小果。雄鸟会将樱桃塞进“
高尔夫大师阿诺德·帕尔默曾经说过:“我父亲总是对我说,‘记住,不管你参加哪项运动,百分之九十的成功都是来自于肩膀以上的部位。’”  无论是作为一位高尔夫球员,还是一位商人,帕尔默都从未炫耀过自己的成功。几年前,我去拜访他的时候才知道,尽管他赢得了数以百计的奖杯和奖状,但他在办公室里只摆放了一座残旧的小奖杯,即1955年他在加拿大公开赛获得的首个职业赛奖杯。  我們经常听到运动员、教练和体育评论员说
一、找个游泳池,水位要高过大象,量出原始水位后,将大象踢入池中,重新计量水位,可以算出大象体积,知道水的密度,大象质量即可得到。  二、将大象放在一个空旷的戈壁上,在距离足够远的地方放一个电子,然后使用弹簧秤测出电子的受力绝对值,再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大象的质量。   三、拉开冰箱门,把大象塞入冰箱里,关上冰箱门。然后称冰箱的重量,减去冰箱原来的重量即可(冰箱的自重可以咨询厂家获得)。   四、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这篇小学课本中我们耳熟能详的课文《乌鸦喝水》之所以让我们印象深刻,是因为在瓶口很小、水又不多的情况下,乌鸦竟想出了向瓶中投石子的办法,最终美美地喝到了水。  “乌鸦为什么要向瓶子里投石子呢?”老师的问题就像瓶子里的水,浅浅的。  “因为投了石子后瓶子里的水就会升上来,乌鸦就能够喝到水了。”学生的回答很纯净:乌鸦真聪明。  的确,乌鸦很聪明,它们最善于运用看起来毫
4年前,浙江大学实验社会科学实验室王志坚研究员、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许彬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周海军研究员,开始一项基于“石头剪刀布”模型的实证研究。  这项研究旨在揭示“石头剪刀布”中的宏观周期现象与微观行为基础。研究发现,在宏观尺度下,对于不同激励参数,社会系统普遍存在持续的周期循环现象;而在微观层面,个体行为则存在一种隐藏的模式:在一定情况下,赢了会更多选择保留刚刚获胜的策略,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