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暨中国城市持续、协调、科学发展高层论坛今天在上海隆重召开!已故上海市原市长汪道涵同志是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创始人之一,也是学会连任三届的老会长,我们选择在上海举行这次活动具有双重意义,因为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知名的大城市,对城市持续、协调、科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缅怀汪老十多年来对学会作出的卓越贡献。这次活动得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今天韩正市长亲自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论坛是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上海市城市经济学会主办,中国建设银行、太原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协办,中国城市经济杂志社、上海城市发展杂志社承办的。大家欢聚一堂庆祝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这一历史的重要时刻,共同探讨研究城市持续、协调、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和谐,是非常适时的,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回顾这二十年来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经验,值得注意是,中国城市发展还面临着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等严峻的约束。当前,中国城市化问题也突出地表现在生态失衡、资源浪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遭毁和城市特色的消失、能源消耗、环境恶化、城市灾害频繁等方面,这些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以科学的方式加以解决。
因此,中国城市的发展战略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城市的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国家的经济繁荣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具体来说:
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城市。中国的城市发展应综合考虑社会发展需求、资源承受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展程度相适应,科学合理确定城市布局、发展方向、建设规模。
二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增强大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注重形成中小城市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特色,引导小城镇和农村建设集约化发展。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政府要进一步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城市的发展,支持和促进金融业改革创新,使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更加完善,综合竞争实力显著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展;使城市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机制比较健全,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使城镇居民住、行条件与小康生活水平相适应,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上海市是我国最重要城市之一,在城市持续、协调、科学发展方面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城市发展战略带动了上海的经济繁荣。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我谨代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向上海市人民政府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在这次会议中大家广泛深入的进行研讨、交流,推动我国城市科学发展,带动城市全面进步。
我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代表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