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牛顿到爱因斯坦时空观变革的哲学意义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原理,开创了物理学的新时代。此后,以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为主要内容的经典物理学。分别被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所取代。物理学这场势如破竹的深刻变革,迅速波及到了科学的几乎所有部门。在短短的几十年内,19世纪所形成的“科学的统一图景”开始分崩离析,新兴学科大量涌现,新的科学方法论层出不穷。20世纪以来,各门学科日益向着抽象化和数学化的方向发展,而数学则朝着概然性、模糊性、离散性的方向发展。总括来看,这种趋势开拓了科学发展的远景,但也增大了从“科学统一”的图景上把握世界_的难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