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的研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dao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作为学生学习时期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成长学习乃至人生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高中必修课程之一的化学,对高中生的高考具有重要作用,在高考成绩的引导下,化学教学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局面。本文就从当下出发,针对高考分数性作用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就高考化学题目从理论方面进行了简析,提出了适合高中生学习的化学课程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考;课程实施理念
  一、 高考分数的指导意义
  高考分数的高低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整体发展,是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其分数的高低直接反映着学生的学习成果。高中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未必一帆风顺,会受到各种制约因素。作为教育相关部门,应该定期调整教学目标,调整教学过程,为学生营造适合的学习情境,充分发挥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关注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对症下药,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减轻化学教师的教学压力。高考化学分数不仅仅局限于最后的分数,而且还体现在教学中不断调整的过程。
  高中化学学科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更新教学体系,遵从学科规律与高中生的学习需求。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辅助的存在,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拒绝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化学素养的唯一标准,更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机器,一味地照本宣科,违背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在化学教学实际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做化学课程的设计者与开发者,时刻为了学生的发展,明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实际意义,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结合实际情况对高中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二、 高考化学题目的理论简析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高低的原因之一,高中生通过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接受相关理论知识,以课本为载体,掌握相关内容的重难点,然后课后巩固,最终通过考试等形式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高中化学题目这种考试形式,是化学教学标准的价值体现与核心意义。通过化学的相关考试,学生能够更加准确掌握自身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根据考试的结果调整教学过程,帮助每个高中生提升自身的化学素养。化学考试的形式能够作为价值导向,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两极化”的情况出现。教师的师资水平、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都会影响学生最终的化学素养,但这种影响因人而异。经调查发现,师生联系紧密的化学教学体系,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好些。
  三、 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更新的措施
  (一) 改革教学思想
  教學思想是展开化学教学的基础,教学成果的好坏与教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素质教育的当下,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思想,摒弃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体系,应该结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合理进行教学设计,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帮助高中生更好地提升学习化学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新时代对于化学教师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标准,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教育创新,提升化学教学质量。
  (二) 进行适当的教学互动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师生之间进行适当的互动,能够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到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互动,能够引导高中化学教师将自己置于平等的位置,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帮助学生跨越认知冲突,不断掌握相关重难点,达到质的飞跃。
  高考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部分学生压力过重,一味地死记硬背,效果反而不好。化学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设计相应的情境,或者实验操作互动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或者借助多媒体技术设计有趣的视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小组讨论,最后组长进行答案汇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指正,帮助学生发散逻辑思维,最大限度上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意识。
  (三) 帮助高中生夯实学习根基
  基础是高中生化学知识不断扩充的载体,化学教师应该意识到基础能力对于高中生化学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性。重视化学理论以及化学性质对于化学学习的作用,时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现高中生的闪光点,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自我学习效率与质量。面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教师不应该一味批评,应该秉持教育为主的方针,认真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设计合理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不断夯实高中生化学学习的根基。
  四、 结语
  综上,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趋势,而且可以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作为化学教师,应该立足于实际情况,勇于创新教学模式,锐意进取,不断学习,做高中化学课程的设计者与开发者,提升高中生的学习质量,为学生的升学乃至发展夯实根基。
  参考文献:
  [1]张长江.中学化学教学技术指导[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9.
  [2]刘洪涛,吕长岐.特级教师谈教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34.
  作者简介:
  崔鹏飞,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市第一中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要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在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方法。  关键词: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一、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可以说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标准。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关注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尊重学生发展的
80多年来《棘心》的传播与接受分为1929-1946年的初兴期与1980-2009的复兴期两个阶段。初兴期的传播与接受主要在上海的少数文人与国内天主教友和留学海外的神职界人士间传播
随着入学率、招生数、在校生数和高等院校总数的逐年快速增长,我国高等教育已由传统的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在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可以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构建的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十二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于2012年9月22日一23日在湖北武汉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话语批判,孕育于语言本真意义追寻的历程中,衍生于话语与权势社会研究的关系性结合中,并以批判话语学为历史性学科依归。对话语与社会的一体化观照是话语批判的学科取向,也映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