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营养保健饮食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效果

来源 :中外医学导报·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f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营养保健饮食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6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营养保健饮食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HbA1c、W、BMI以及血糖相关值。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HbA1c、FPG、2hPG指标均低于对照组;BMI、W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干预中进行营养保健饮食护理,可有控制体重,更好的控制血糖。
  【关键词】营养保健;饮食护理;老年糖尿病;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2-0066-01
  糖尿病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高血糖为特征代谢异常综合征[1]。随着病情的发展,会累及其它组织器官,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老年患者,机体代谢功能本来就差,若患有糖尿病,对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若是能合理的控制血糖,患者可正常生活,除了服用降糖药物以及注射胰岛素之外,还可从改善饮食方式入手,加强营养保健意识,注重科学合理的饮食搭配来更好的控制血糖,避免体重下降现象[2]。本文就营养保健饮食护理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20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6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男性52例、女性32例,年龄62~79岁、平均(69.93±3.57)岁;对照组:男性50例、女性34例,年龄63~78岁、平均(65.39±4.47)岁,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加强营养保健教育,并给予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具体内容:①饮食教育:根据患者体质,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营养保健教育,并对其讲解饮食对控制糖尿病病情的重要性,有利于其改善不良饮食方式。②制定健康食谱:考虑患者的体质、病情、胖瘦,由糖尿病营养专家、糖尿病专科医生共同制定健康、科学的食谱,严格计算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素等的摄入量,同时加强对血糖的监测,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合理调配,主要是以五谷杂粮为主食,配合新鲜蔬菜、豆类,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的搭配,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W)、身体质量指数(BMI)。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检验;计数资料:(),c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血糖对比
  两组干预前,FPG、2hPG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HbA1c、W、BMI对比
  干预前HbA1c、W、BMI相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不仅仅需要降糖药、胰岛素等来控制血糖,还需要在饮食上格外注意,营养健康的饮食保健可更好的帮助患者控制血糖[3]
  本研究给予饮食教育、制定饮食方案来帮助患者科学、合理的搭配饮食,可有效的控制摄入的总能量[4]。对食物的种类如维生素、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进行调整,使患者摄入的营养素能够维持机体平衡,还可减轻细胞的负担,尽可能的少服用药物,来达到生物指标的改善,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使患者达到带病延寿的目的[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糖相关值、体质量、身體质量指数均优于对照组,W、BMI是反应机体的体重和肥胖程度的指标,糖尿病患者W会下降,BMI也会下降,而观察组经过饮食护理,上述指标均有所上升,说明营养保健饮食护理可帮助患者进行饮食调节,有利于体重管理,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
  综上所述,营养保健饮食护理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干预中,可有效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病情。
  参考文献:
  [1]毛佩佩,刘丽琴.延伸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6):21-25.
  [2]陈岱云.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9,32(05):1243-1245.
  [3]张海娟,叶凤琴,陈珊,等.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自我管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9,17(05):142-143.
  [4]刘珍颖.个体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指导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0):340-341.
  [5]郭冬梅.循证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1): 373- 374.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观察品管圈在急诊创伤患者护理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科室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急診创伤患者护理病案质量为主题,对影响患者护理病案书写治疗因素进行分析,持续改进质量。结果:对急诊创伤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病案质量改善,甲级护理病案高于实施前,P<0.05;乙级、丙级护理病案低于实施前,P<0.05。护理人员满意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楂病人口腔黏膜炎(OM)的发生发展规律,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 方法:对32例移植病人的口腔那膜參展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进行评估,同时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 结果:32例造血干細胞移枝病人中,20例发生OM发生率62.5%,部位多见于颊部。发生OM的时间为预处理后一3d至移枝后+5d,—般持续10d?20d,通过护理干预病人逐步好转、愈合。结论:口腔黏膜炎是造血干细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通过运用心理护理对于缓解其产后抑郁及促进产后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提供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产褥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子宫复常率高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10.00%,且比较中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即严格依据产科的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老年手足外科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的探讨病例为我院外科接收的56例老年手足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添加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后,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且患者发生的手术室医源性感染以及术后并发症均较少,患者术后下床活动以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时,结合使用血府逐瘀汤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前往我院接受治疗的28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单双号将28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14)和对照组(n=14)。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段进行治疗,例如注射血管扩张剂等,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手段的基础上添加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人数为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PBL教学方法在普儿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40名至医院普儿科进行实习教学活动的医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教学查房中采取传统模式,观察组在教学查房中则采取PBL教学法。观察两组医学生的实习成绩差异。结果:观察组医学生的实习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查房效率,从而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临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情景教学法在新生儿病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有62名实习护生在本院儿科实习,按照不同的带教方法将实习护生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分别采用情景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的考核成绩(理论+操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的综合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风险应急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症状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仅予以特布他林和倍氯米松雾化治疗,观察组予以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12天,5-12天后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咳嗽、气促、发热及湿啰音症状消失时间
期刊
【摘要】社会形态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同时在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学习竞争、市场竞争、社会竞争的状况日益加剧,使得很多人在生活中在某些刺激性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对自身日常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同时若未能有效控制,还会对家庭与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影响因素。在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与管理方面,由于重性精神病病情较重,需要长时间的接受住院治疗或居家康复锻炼,
期刊
【摘要】目的:明确干燥综合征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提高临床医师干燥综合征的诊断率。方法:通过临床4例患者以不同的表现起病,结合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干燥综合征。结果:干燥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结论:多科室协作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性;诊断  【中图分类号】R59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2-0053-01  干燥综合征(Sj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