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孙越 2020年是叶赛宁(1895-1925)诞辰125周年,亦是离世95周年。 叶赛宁是俄罗斯新农民诗和抒情诗旗手和意象主义诗歌代表,在苏联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的著名诗篇《夜》还入选了中国的语文课本。我本以为,俄罗斯不管疫情多么令人焦灼,都会纪念一番叶赛宁,何况2020年俄罗斯还是“叶赛宁年”。但据我的观察,只有俄罗斯民族文化宫在2020年10月3日(叶赛宁诞辰日)举办了全国性纪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越
2020年是叶赛宁(1895-1925)诞辰125周年,亦是离世95周年。
叶赛宁是俄罗斯新农民诗和抒情诗旗手和意象主义诗歌代表,在苏联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的著名诗篇《夜》还入选了中国的语文课本。我本以为,俄罗斯不管疫情多么令人焦灼,都会纪念一番叶赛宁,何况2020年俄罗斯还是“叶赛宁年”。但据我的观察,只有俄罗斯民族文化宫在2020年10月3日(叶赛宁诞辰日)举办了全国性纪念晚会。前几天,我打电话给莫斯科老诗人凯德洛夫问起此事,他说:“逝者长已矣。我们作为俄罗斯诗歌后代,在叶赛宁逝世95周年时,将会努力破解他诗歌所具有的独特精神性,才是高调探索俄罗斯文学底蕴之举。”
凯德洛夫告诉我,他正在研究叶赛宁“独特的告别世界方式”,指的即是1925年12月28日,叶赛宁在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安格列捷尔酒店5号客房内自缢身亡。但将近一个世纪过去,国家风云变幻,人们对叶赛宁死因依然莫衷一是。
多数人认为叶赛宁死于情感纠葛,因为他生前至少与三位女性保持着情感关系。第一位是他的第二任妻子赖赫,两人离异后还在悄悄幽会;第二位是叶赛宁的文学秘书宾尼斯拉夫斯卡娅。她知道叶赛宁在1925年12月27日去列宁格勒,还曾要求与他见面,但遭拒绝。最后一位是叶赛宁末任妻子托尔斯塔娅。他们1925年6月结婚,叶赛宁婚后对妻子情感冷淡,连最后出走列宁格勒,也是背着托尔斯塔娅。
凯德洛夫说,叶赛宁自缢的说法后来被写入苏联教科书和文学史,数十年不变。但随着苏联解体,很多历史档案解密,叶赛宁之死又有了新的假说。
新披露的叶赛宁死亡现场照片表明,5号客房内的铜制烛台翻倒在地,屋中央地毯上溅有血迹。而死者自缢身亡特征不明显,左侧面颊和头颅还曾被钝器击打。我早在苏联时代就见过亲友为叶赛宁送葬的图片,看见叶赛宁脸部虽经化妆,但却难以掩饰莫名其妙的伤,也证实了这一点。
凯德洛夫说,最近新披露的列宁格勒文物专家什洛夫的证词指出,1925年12月27日晚,什洛夫如约前往安格列捷尔酒店5号客房与叶赛宁见面。他敲响房门,但室内无人答应。他便转到走廊一角等待。这时,他看见两个神色慌张的男人匆匆走出5号客房,用钥匙锁上门,快步跑到楼下,钻进等候在院子里的汽车,迅速消失在夜色中。而今,叶赛宁的死因仍扑朔迷离,因为他的档案仍有相当一部分未见天日。
多年前,我專门去过一趟圣彼得堡,住进安格列捷尔酒店,想设身处地体验叶赛宁最后的忧伤与绝望。工作人员说,酒店半个多世纪以来经历多次深度维护,5号客房早已拆除。但我却在二楼楼梯旁的角落里发现一方精美台案,上面摆放着叶赛宁的照片、鲜红的玫瑰及长明的蜂蜡,我顿时双眼盈满泪水,原来怀念从来都不可磨灭。
此景使我想起叶赛宁的葬礼,尽管当局极力劝阻人们参与,但成千上万的民众仍挤进教堂与他告别。叶赛宁死后,诗歌曾遭封杀不得出版,人们便一笔一画地抄在纸上传颂,陶醉在晶莹剔透的词句和灿若黄金的哲理之中。在安格列捷尔酒店5号客房消失的地方,九十五年来,缅怀的鲜花从未凋零,祈祷的烛火始终燃烧。叶赛宁那饱受磨难的诗魂虽被钉在十字架上,但却在广袤的大地闪动着永恒之光。
其他文献
她们是双生姊妹!姐姐出嫁三年,妹妹也跟过来三年!看着妹妹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子,看到他望着妹妹脉脉含情的眼神,想到自己缠绵病榻,行将就木的身躯,姐姐觉得:撮合他们该是不错的主意! 然,当她说出心中所想,妹妹含泪握住她的手:我已经有了喜欢的人,之所以留在這边,都是因为你!
唐伯把那个走失的小女孩带进派出所时,张所长没在意。可当唐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说,他立马像弹簧一样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唐伯说,一小时前,他在车站前看到这个有两岁大的女孩是被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抱着。当时他就觉得可疑,小女孩哭闹着要妈妈,男人怎么哄也没用。刚才他又看到女孩一个人在路边哭着喊妈妈,男人却不见了。他等了一会儿没见男人来,就把孩子送来了。唐伯说,没准那人是人贩子,小女孩自己跑了,或是因为带不
姜建荣: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工艺美术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出版有《中国当代书画家——姜建荣精品速写集》等合集。
关于现存的国际秩序,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它已经老了”;然而,要建立起一个新的秩序并非易事。我们所维护的管理现存国际秩序的主要机构及其规则,大多是70多年前设立的,基本是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重建世界的需要设计的。时过境迁,人们越来越感到在这方面需要一场改革。当冷战结束时,人们曾以为可以很快建立起一个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并提出过不少方案;但30多年过去了,我们看到的是旧秩序的逐步瓦解,我们仍然不清楚
杨时旸 89岁的伊斯特伍德带来了这部《骡子》,在影迷圈内备受赞誉,但据说在美国影评界却颇受苛责,苛责的内容是关于这个老导演对于种族的态度。 是的,这个故事看起来像个奇情社会新闻。原本的真实事件更像一桩都市怪谈,具有天然的戏剧性,狗血又鸡血:一个耄耋老人为毒贩运送毒品,因律师以老年痴呆症为由辩护成功,最终只服刑三年。在伊斯特伍德的电影呈现中,耸动的走向被削弱了,反倒是“种族”议题成为了实打实的暗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中国与英国关系,更是经历了很多变革。中英关系历史源远流长,从1839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97年对香港回归的漫长谈判以及从英国统治到归还中国主权,再到2015年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定位及2018年打造黄金时代的升级版,中英关系不断深化和迂回前进。 近些年来,在经济上,中英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不断得到拓展。中英两国是双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均GDP达10276美元,2020年在此基础上继续增长本无悬念,然而,由于疫情冲击而致增长速度下降,一旦滑入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均GDP就将跌入1万美元之内。所幸,中国2020年GDP增长为2.3%,这个增长率肯定超过人口增长率,再考虑到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因而按美元计算的人均GDP有望略高于2019年。 达到人均GDP(GNP)1万美元的水平,下一个目标就是高
“妈!昨天那个姓张的又来了,他说,再加咱五百块。”阿芬一边换孩子的尿不湿,一边对母亲说,“照我说,干脆卖给他算了,放在咱家也没有什么好处!” “放着看看也好么,干吗要卖掉?一个蒲墩就那么碍你事吗?”妈妈的态度很坚决。 “你怎么让小米坐到蒲墩上,万一拉屎拉尿的。小米快起来,让奶奶收起来。” 三岁的小米现正一屁股坐在蒲墩上面,他觉得那个坐垫很舒服,他坐在那上面正津津有味看一本童话书,嘴上呢呢喃喃
胡泳 有政协委员提案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推迟小学放学时间,让学生做完作业再回家。 这注定是一个所有人都有话想说、但说出来的话很可能引发针锋相对的议题。 美国上百项研究表明,家庭作业对于提高学习成绩往最好说也只具有适中的效果。它对高中生以及对于像数学这样的科目最有效。对小学生来说,家庭作业的学习价值十分微小,它在纪律和责任心方面的影响也是未经证实的。而且,即使是高中生,家庭作业和学习成
胡泳 用纯洁与否来审判他人,会带来巨大问题。 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描绘了具有纯洁心灵、善良品格与坚韧性格的乡下姑娘苔丝的毁灭过程。新婚之夜,丈夫坦承曾经在求学时,遭一名娼妇下药并欢爱过,苔丝原谅他后,也向他坦承自己曾经失身。然而相同的过错却无法得到男人的谅解,原因是,在他眼里,纯洁无瑕的苔丝已不复存在。 这与纯洁性的心理学有关。从根本上说,纯洁度来源于食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