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口语交际要以生活为基础,用生活搭建口语交际教学平台,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口语交际教学过程成为生活化的“训练场”。
一、贴近生活,激励学生乐于交际
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也是五彩缤纷的。我认为教材安排的口语交际话题,大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是学生喜闻乐听的口语交际内容,也可以将教材中的有些内容稍加改造,使其成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更富有生活情趣。
例如,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中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该怎么办”。教材先安排了两幅插图及两段提示话语;①小松不小心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②小松如实地告诉了爸爸,却被爸爸打了一顿。然后要求,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并评一评谁的做法好。表面看,这个内容适合一年级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许多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历,交际起来难免会虚假、空洞,对此,可以将内容改变为学生熟悉的或经历过的事情,让学生展开交际,以达训练口语之目的。如:给遭受灾难的人们捐款,小明先悄悄拿了爸爸的钱,然后才对爸爸说,当爸爸知道后,狠狠地打了他一顿。稍作改变,就可使话题更具“实际意义”,进而实现话题与学生的零距离,也就真正打开了学生想说的欲望。
二、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互动交际
口语交际教学要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时,教师需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带着丰富的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有话要说,有意要表,有情要抒。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打电话”时,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基本训练,让学生听一段天气预报,从中得知第二天要下雨,原计划的登山活动因此要取消,班主任刘老师正在校外开会,不知道这个消息,他还打算当天下午上山作相关的准备工作呢,怎么把活动取消的消息告诉李老师呢?让学生各选择一种办法,大家一致认为打电话最可行。接着,让學生两两组合,轮流扮演老师,练习打电话,教师简单交代打电话应注意的问题,就让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后来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借助评价,把有关打电话的一些常用方法渗透其中。之后,又分别创设打电话向他人问好,打电话向他人致谢、打电话向他人道歉以及在接电话中向他人表示承诺,发表见解、提出建议、实际婉拒等交际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整个过程,情境在不断变化,学生在积极交际。学生在学会多种打电话的技巧中,提高了口语交际的综合能力。
三、示范引路,指导学生学会交际
小学生生活经历较少,知识经验不够丰富,许多口语交际的内容或话题,对他们们来说都比较陌生。面对陌生的内容和话题,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用怎样的方式交际等,对小学生来说有很多困难。因此,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方法,适当为学生作些示范,让学生通过示范学习、感受乃至于模仿教师的交际言行,进而感悟口语交际的方法规律。这一点,对中、低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介绍自己》时,为了让学生有重点、有条理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情况,先为学生作出示范,让学生在听中感悟介绍自己的方法技巧。
如果你想让别人在很短时间内了解自己,你就要学会介绍自己。下面就听听我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的:“我姓刘,名叫刘君,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今年33岁,教书16年了。我的兴趣爱好很广泛,如画画、游戏、看书……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还经常给他们讲故事呢。在我的课堂上,我不想学生们很拘束,都变成小木头人,咱们可以自由交谈,说笑话。我最大的愿望是,如果把学生当作小鸟,我愿为小鸟插上翅膀,让小鸟在蓝天里自由自在地飞翔。”
学生听完这个示范介绍后,自然就能从中感悟出如何介绍自己的方法和思路,那就是介绍自己可以先介绍姓名、年龄、爱好、理想等情况,有了这样的思路,学生必然能进入角色,进行自主交际了。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鄱阳镇东流湖小学)
责任编辑:黄婉琼
一、贴近生活,激励学生乐于交际
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也是五彩缤纷的。我认为教材安排的口语交际话题,大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是学生喜闻乐听的口语交际内容,也可以将教材中的有些内容稍加改造,使其成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更富有生活情趣。
例如,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中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该怎么办”。教材先安排了两幅插图及两段提示话语;①小松不小心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②小松如实地告诉了爸爸,却被爸爸打了一顿。然后要求,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并评一评谁的做法好。表面看,这个内容适合一年级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许多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历,交际起来难免会虚假、空洞,对此,可以将内容改变为学生熟悉的或经历过的事情,让学生展开交际,以达训练口语之目的。如:给遭受灾难的人们捐款,小明先悄悄拿了爸爸的钱,然后才对爸爸说,当爸爸知道后,狠狠地打了他一顿。稍作改变,就可使话题更具“实际意义”,进而实现话题与学生的零距离,也就真正打开了学生想说的欲望。
二、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互动交际
口语交际教学要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时,教师需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带着丰富的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有话要说,有意要表,有情要抒。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打电话”时,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基本训练,让学生听一段天气预报,从中得知第二天要下雨,原计划的登山活动因此要取消,班主任刘老师正在校外开会,不知道这个消息,他还打算当天下午上山作相关的准备工作呢,怎么把活动取消的消息告诉李老师呢?让学生各选择一种办法,大家一致认为打电话最可行。接着,让學生两两组合,轮流扮演老师,练习打电话,教师简单交代打电话应注意的问题,就让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后来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借助评价,把有关打电话的一些常用方法渗透其中。之后,又分别创设打电话向他人问好,打电话向他人致谢、打电话向他人道歉以及在接电话中向他人表示承诺,发表见解、提出建议、实际婉拒等交际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整个过程,情境在不断变化,学生在积极交际。学生在学会多种打电话的技巧中,提高了口语交际的综合能力。
三、示范引路,指导学生学会交际
小学生生活经历较少,知识经验不够丰富,许多口语交际的内容或话题,对他们们来说都比较陌生。面对陌生的内容和话题,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用怎样的方式交际等,对小学生来说有很多困难。因此,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方法,适当为学生作些示范,让学生通过示范学习、感受乃至于模仿教师的交际言行,进而感悟口语交际的方法规律。这一点,对中、低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介绍自己》时,为了让学生有重点、有条理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情况,先为学生作出示范,让学生在听中感悟介绍自己的方法技巧。
如果你想让别人在很短时间内了解自己,你就要学会介绍自己。下面就听听我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的:“我姓刘,名叫刘君,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今年33岁,教书16年了。我的兴趣爱好很广泛,如画画、游戏、看书……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还经常给他们讲故事呢。在我的课堂上,我不想学生们很拘束,都变成小木头人,咱们可以自由交谈,说笑话。我最大的愿望是,如果把学生当作小鸟,我愿为小鸟插上翅膀,让小鸟在蓝天里自由自在地飞翔。”
学生听完这个示范介绍后,自然就能从中感悟出如何介绍自己的方法和思路,那就是介绍自己可以先介绍姓名、年龄、爱好、理想等情况,有了这样的思路,学生必然能进入角色,进行自主交际了。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鄱阳镇东流湖小学)
责任编辑:黄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