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可以从一出生就开始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道阅读可以从一出生就开始,所以,还在孕期我就为小意订了口碑不错的《婴儿画报》。画报内容很少,担心不积攒一些,更新的速度赶不上阅读的速度。《婴儿画报》每期的主题故事一般都比较精彩,画工也极好,我常常被其中的小小趣味逗得咯咯直笑。儿歌和亲子游戏每期都有,看着它,我就自然地陷入未来给孩子念儿歌、带孩子做游戏的美好想象。
  可小意出生之后,我几乎每天都只断断续续地睡上六七个小时,二十四小时不让人休息地折腾、哭闹,这样的生活作息让全家人一起陷入混乱。特别是在我提前结束产假回校上班之后,工作的压力,加上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我的情绪非常不稳定,能耐着性子给她读书、讲故事的时候几乎没有。倒是爷爷奶奶,不时拿出《婴儿画报》给她看。小意每次看到画报最后一页小宝宝们的照片,特别是美丽可爱的小姑娘的照片,就会显出激动,有时还能笑眯眯地呆望许久。
  当小意能拿起画报,她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翻动书页而是撕书。爷爷奶奶心疼那些画报,一面给她重新粘贴好,一面批评她。我试图阻止,强调小意还不会翻动书页,手部动作的控制和协调能力太弱,并不是不爱惜书籍,也不必担心从此养成不爱惜书籍的坏习惯。全家人都非常生气,觉得我是胡说八道,为这,爷爷奶奶渐渐连书也不想修补了。
  留意观察小意的眼神、表情和精神状态,我感觉小意除了在0岁时表现出的,对其他孩子照片的兴趣之外,始终不喜欢《婴儿画报》中的故事和插图。这个不喜欢可能有很多原因,一是越来越破烂的画报经常令她被爷爷奶奶数落,二是当她对画报中的内容感到费解的时候(时常看到她费解的表情),不知道怎么提出疑问,而我自以为是的各种解释并没有说明白什么,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意读书的热情。
  两岁左右,小意显现出对颜色和图形较强的感知能力,我便开始给她讲朋友送的一套《大拇指计划》。这套书里的《形状与颜色》让小意得到无数的夸奖,当她在只认识一两种颜色的哥哥面前一口气指认出十种颜色时,我和小意都感到很得意。书中列举的各种几何图形,小意只需看一遍听一遍就能牢牢记住,以后在生活中主动运用:“这个鸡蛋是椭圆的咧”。还喜欢这套书里的《学观察》和《找规律》,我们一起玩着挺开心。
  《好孩子乖孩子》也是朋友送的,一套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图画书,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对两岁多的小意来说都不合适,可是小意偏偏喜欢这套书,千挑万选之后非拿出来让我讲给她听。其中的《守交通》和《好品德》是小意的最爱,先是不厌其烦地求我反反复复地讲,然后一遍遍在那几个她觉得极其好玩的地方激动地鹦鹉学舌,有时突然发挥一下,再自己哈哈大笑,自得其乐。
  同一时期,还有一套《好妈妈讲新童话》,一套《小小宝贝》系列,我和小意一样,更喜欢后者。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小意对这套书中的知识童话的兴趣远远大于经典童话,晚安故事、教育故事再次之。小意表现喜欢的方式就是每次都强烈要求你讲这本不要讲那本。任何说服都效果不好,勉强听完新故事,她马上递过来她的最爱,要求回到那个讲了无数遍的故事中去。
  这个时期给小意讲故事的是我,给小意读故事的是爷爷。讲,每次都会有点不一样,小意听故事的时候经常会指正。如果我要求小意照着书复述故事,她复述的大多是爷爷版的,也就是复述中尽量用爷爷照原文读出来的字句表达,少数记得不清楚的地方才自己发挥一下。据说,反复听一个故事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所以,我安心地每天被小意拉着讲那几个无数次翻来覆去的故事。
  其实,当小意能轻松地翻动书页之后,撕书的现象就慢慢消失了。爷爷奶奶认为这是孩子长大了,终于听进了我们的“说教”。可不再撕书的小意又开始在书上各种图形的中间涂色了,仍然是无法精细控制,涂色,就是在书上“乱涂乱画”。买了专门涂色的书给她,还是不行,拿到什么书就涂什么书,忘形起来墙壁、床单、窗帘上……我说:“涂吧,妈妈以后重新粉刷墙壁。”全家人又生气了。
  小意不到三岁上的小班,记忆中那一年最多的就是焦虑。小意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吃饭、睡觉成了她在幼儿园里最重要也最艰苦的任务。饭桌上的责打,日常生活中的呼喝突然多了起来,睡前的阅读成为生活中微不足道的部分,但也是少有的我们之间显得不那么紧张的时候。是从这时开始,我寻找并大量购买童书。
  似乎需要赘述一下我的阅读史了。我是读着小人书和武侠度过整个童年期的,甚至没读过几则童话。接触童书是在读师范之后,因为学习儿童文学的缘故有限地了解了一些,阅读了一些——那时对儿童文学实在没有多少兴趣。所以选购童书,我感到有困难。我能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去红泥巴、去一些交流育儿经的论坛搜寻口碑不错的童书,按图索骥在当当购买。后来,还从新教育的“毛虫与蝴蝶”项目中知道了一些极好的童书。突然发现,有太多好看的童书了!腾出的书橱很快装满了,我对自己说,这是小意的书,小意的图书馆,我只是一个召集者、代管者、借阅者。
  《月亮的味道》《彩虹色的花》《打瞌睡的房子》《驴小弟变石头》《活了100万次的猫》《我》《小皮斯凯的第一次旅行》是小意喜欢的,被反反复复讲着、读着的故事。《雷奥与狗》《不想飞的鹰》《五个丑家伙》《一片叶子落下来》《嚓-嘭》《獾的礼物》《快乐鸟的许诺》《爷爷一定有办法》《爱心树》《出走的绒布熊》《父亲和女儿》《不是我的错》这些,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缘故,没有入小意的心。隔些日子再拿出来讲、读吧,也许会爱上,说不定呢。喜欢不喜欢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不勉强。
  上中班不久,小意第一次指名讨书,虽然闹着要买的是我不喜欢的《虹猫蓝兔七剑传》,但我仍然表现出夸张的惊喜。带她去书店,容许她自己挑一本,由着她喜滋滋地自己一路拿回家,由着她自顾自地“钻研”。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应她的要求,给她讲一讲呢?我知道以小意的阅读能力,根本看不懂这本漫画书。我还知道,多知道一些时下流行的漫画能让小意在伙伴中获得更多愉快体验。可我还是在高调回应了她的购书请求后,非常消极地对待了她的阅读内容。好在睡前还有那些我们共同喜欢的书,它们仍然具有吸引力。一周之后,《七剑》被冷落在地板上,我静静拾起它,放在了不常读的书中间。
  《我的动物朋友》系列、《简单的科学》系列、《花格子大象艾玛》系列是小意读中班后我们反反复复讲、读着的书。在我看来,都不大容易理解,可是这三十本书却是小意的宝贝。《简单的科学》中介绍动植物食物链关系,《谁吃了幼苗》则是我给小意读的第一本科普读物,它和颇具幽默感的大象艾玛、韦伯一起带给我和小意无数快乐的时光。是从这几本书起,听完我的讲述或朗读,小意会主动要求:“我想自己再看一遍。”
  读完《洞里洞外的老鼠》第一集,我几乎打算放弃了,太难,书里书外的世界,小意一定分不清吧。可是,那个随着书页的打开,由一个变成两个的洞洞实在太有吸引力了。小意每天都眼巴巴地盼着我将故事讲下去,每天都强烈要求先回头把讲过的内容讲一遍,再讲新的一集。故事讲到一半的时候,一天清晨,小意睁开眼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把这本书捞到手中,躺在那里自己翻阅。她的心里开始惦记着一本未读完的书了!一个喜欢抱着喜欢的书入睡的孩子。
  观察发现,目前小意已经能独立通过读图,看懂一些书的大致意思,享受阅读中由想象带来的无尽乐趣。我正在犹豫,要不要给小意朗读文字量更大一些的童书。也有意无意地将自己在童书阅读中的所获,用不同的方式说给小意听。朗读一本很长很长的书,说不定哪天就开始尝试了。我很期待。
  记于2008年4月30日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406xl)
  责任编辑赵霭雯
其他文献
刘克强,现任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副处长,一级检察官,曾获“全国优秀公诉人” “湖北省模范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咸宁“1.10”专案、宜昌专案和咸宁“4.16”专案,这三件案子曾被比作近年来湖北政法系统的“三大战役”。作为省检察院公诉处业务骨干,从2013年6月起,刘克强受组织指派,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全程参与了这“三大战役”。  2013年,中央决定将刘汉、刘维等人重大涉黑案件(又称“1.10
襄阳,汉水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汉晋以来,代为重镇。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襄阳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践行发展新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在城市复兴之路上步履铿锵。  创新驱动 发展提速  史看襄阳,这里南船北马、七省通衢,兵家必争、商贾云集,曾经的沧桑与繁荣留下了无尽的追怀与感慨。  思路一变天地宽
主持人语:在探讨了汪曾祺之后,本期推出其老师沈从文创作和史料研究专辑,正当其时。本辑的3篇论文各具特色,或以史料新鲜见长,或以论证深入取胜。吴晓东的答问颇具分量。他强调对于沈从文这样的大作家,研究者应该对其作品进行充分的细读,尽可能地打开其文学文本的内部空间,文中对鲜为人注意的沈从文生前未能发表的长诗《黄昏和午夜》的分析,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尝试。刘奎的论文探讨沈从文1936年自编《从文小说习作选》
盐放入热油中没有立即溶化!用筷子搅了搅,发现盐只是变碎了,却并没被油溶化。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物质在液体中是否能溶解取决于它的溶解度。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在20℃的水中,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100克20℃的水中能溶解36克氯化钠) ;而在20℃的油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却小于1克。另外,氯化钠也会像其他物质一样,溶解度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增加幅度却不大。另外,氯化钠的熔点是801℃。也就是
林常青接到韩薇的电话时,正要去参加自己的退休宴。  退休宴是胡小刚安排的。他在城郊圈了二十多亩地,开了家颇具田园风情的农家乐。菜园子里种满了各色蔬菜,养着鸡鸭鱼鹅兔子鹌鹑和鸽子,客人想吃什么自己摘,自己逮,精挑细选了送到厨房去加工出来,生意十分火爆。最难得的是,他在酒店外面修饰了一大块草坪,摆上炉子可以自主烧烤,长条桌上摆放盘碗刀叉就可以安排自助餐。胡小刚建议可以隆重点,在草坪上安一个鲜花装饰的拱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匹兹堡市男子乔纳森·哈奇克趁父母外出度假,在家里搞了一场恶作剧,用总长9.7万米的1000卷透明胶带将自家房子围得水泄不通。乔纳森邀请朋友一起来帮忙完成这个“大工程”。他们将约10卷胶带套在一个木棍上提高效率,然后开始漫天地撕扯、缠绕,将房子的外围、屋顶、甚至是厕所里都贴满了胶带。乔纳森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上传至网上。他在视频中说:“我的父母出城几天,希望我可以好好照顾
5月25日,大悟县委统战部与夏店镇山背村开展“支部联会”活动,“第一书记”给党员讲党课,还就精准扶贫、农业农村、重点项目推进等工作进行讨论交流。385个县直机关党支部以精准扶贫驻村结对安排为依据,以支部为单位,与267个农村党支部一对一或一对地开展活动。到目前为止,全县机关党支部已到所驻村开展活动700余场次,为村兴办实事3000余件。通过以党课联讲、工作联述、考核联评、幫生产发展、帮条件改善“三
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优秀教师”“模范教师”通常是一种荣誉称号,是上级主管部门认定的,那代表着一种形式的认可。也有些教师,他们不一定拥有多少荣誉称号,甚至根本就没有,但能得到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认同,这又属于另一种认可。  偶然间听到李茂老师说“杰出教师”“教师英雄”,让我对什么样的老师是真正的好老师有了新的思索。是的,用“杰出教师”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他们可以没有较高的职称,不是学校的干部,也没有
十堰经濟技术开发区探索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聚焦聚力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服务供给,在辖区推行社区党组织引领“居委会 业委会 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治理机制,有效破解三方在社区治理中互相观望、推诿扯皮、出工不出力等顽疾,开出了“小区病”治理良方,完善了“微治理”工作体系,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新路子。 (罗丹 周塬林)
如今,在教学实施中,“目标管理”作为科学测评的有效机制,早已风行海内。从当代管理学来说,“目标管理”其实是教学意图的外化和量化。但不管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还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对目标的达成度都不甚满意。每当我们回到教学现场,都会因为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意图而心生遗憾和懊恼。  当我们回到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视角看,他的说法颇为叫人咋舌:教育本没有目的,教学亦然。既然没有“目的”,那“目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