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的生态绿化及建设思路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eon0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阐述了生态绿化的内涵,大学校园建设要突出本校的特色。在创建生态文明校园过程中,加强校园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构建合理的植物群落, 提高植物配置水平;打造绿色校园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用景观生态设计理念规划校园绿化等方面探讨了校园生态绿化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大学校园;生态绿化;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 S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1-02-138-02
  校园绿化在大学校园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起著重要作用。然而在校园绿化中,如何更好地为教学和培养人才服务,在校园绿化中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环境和育人氛围,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
  1 校园生态绿化的内涵
  校园生态绿化是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校园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生态绿化应贯彻生态优先准则,同时参与校园规划和建设过程,而不是建筑工程的最后补漏和修饰[1]。大学校园生态绿化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配置绿色植物,营造多样化的植物群落。大学校园建设应考虑绿化植物的多样性,力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校园生态绿化不但要做到植物种类的多样化,还要注重品种的多样化。大学校园是自然的延伸与组成。保护好校园生物的多样性,既为高校师生营造优美的教学与生活环境,又为珍稀动植物提供安全舒适的场所。
  第二,营造绿色空间。绿化是美化校园的一项重要工程。美丽的校园,除了在校园规划设计和施工上巧妙利用校园的地形、道路、水塘、建筑、环境等相互配合彰显校园的美丽外,还可以利用观赏花木的恣色韵味,配置出色彩丰富的植物群落。通过绿化和美化,陶冶师生的高尚情操,激发其工作和学习的热情。充分利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开设英语角、实验园、读书廊、书画展等活动场所,丰富了师生的文化生活。校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清晨在绿树丛中早读,傍晚在林荫道中锻炼,优雅靓丽的校园风景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第三,校园生态绿化应该首先考虑它的生态效应,其次才是景观功能。发挥植物改善生态环境的效应, 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收作用与吸附作用, 调节气温,吸收有害气体,减少噪音, 挡风除尘,维护生态平衡, 为师生员工营造美丽舒适的生态家园[1]。
  第四,营造良好的生态教育氛围。通过设计精美的花台、花坛、花架、草地,栽种乔灌木,校园内大量的观赏植物,既可为广大师生提供休闲、娱乐和科技文化活动的场所,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自然知识,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在大学校园里,通过给丰富多样的花草树木挂牌说明,使校园成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园地,并可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2 校园生态绿化的建设思路
  2.1 校园生态绿化要突出特色 校园绿化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科学规划、巧妙设计、严格施工,突显出自身的特色,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2.1.1 与校园建筑相融合 突出校园的特色,一是建筑要独具特色,如建筑环境多种多样,建筑风格各不相同。二是校园绿化也要创造出符合各种建筑功能的优美环境,达到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效果,不仅环境质量好,而且有整体美感,使建筑景观与绿色的自然景观和谐一体。
  2.1.2 与校史和当地环境资源相适应 校园生态绿化除遵循一般的绿化原则之外,还要尊重和保留学校历史发展的文化底蕴,充分考虑学校所在地的生物资源和历史文化特色。校园绿化要以本地树木花草为主,引种外地的珍贵花木为辅,以适应当地的气候与土壤。乡土花木适应本地生境,校园栽种成活率高,生长茂盛。同时,乡土花木种类繁多,能满足校园绿化对花木种类的需求。在校园生态绿化过程中,应尽可能利用本土植物,减少外来观赏植物,保护本土野生植物。很多本土野生植物具有香味,可使环境布满香气,令人神清气爽。这样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体现本校特色,只要配置适当,就能保持长期稳定。
  2.1.3 与师生员工的活动相协调 校园生态绿化既要有令人赏心悦目的校园风光,还要有便捷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师生上课、运动、集会、餐饮、休闲等活动需要较大的场地。校园生态绿化要适应这种特点,有较多较大的活动空间,不然再优美完好的绿化环境,也会因为不适应学生活动的需求,而遭到毁坏。
  2.2 校园生态绿化应生态文明教育发挥的功能
  2.2.1 创建生态文明校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大学校园管理应遵循生态原则。对于校区中的水体应建立良性的循环系统、雨水系统以及污水处理系统,做到处处体现生态、节能与环保。现代大学在校园建设中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保护校园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化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一个和谐、舒适、美丽的生态文明校园。一所好的大学必须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大学生茁壮成长的摇篮,成为教师辛勤耕耘的乐园。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孕育着深刻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校园内的名人塑像,伟人名言,交通路牌,书画展览等,让学生在随处可见的审美活动中得到情感的升华,获得生态文明的陶冶与启迪。
  2.2.2 通过绿色文化主题教育提高师生的生态意识 在校园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狠抓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教育。要以人为本,提倡师生人人动手,美化环境。如开展“爱惜花木,美化校园”活动,“保护母亲河”活动,设立废旧电池回收箱,开展环保时装设计等等活动,加强学生的环保责任心,深化学生的生态意识。让师生从内心吟颂绿色诗词,唱响绿色歌曲,享受绿色低碳经济的甜蜜果实。
  2.3 用景观生态理念规划设计校园绿化蓝图 校园的景观设计应结合自然元素,尽量减少硬质铺装的比例,创造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景观,合理利用场地条件,因地制宜,发挥绿地在降低噪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方面的作用[2]。要把校园生态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保护各种景观元素,保护景观的多样性、异质性,配置合适的植物群落,维护生态平衡。充分挖掘校史和当地文化特色,规划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校园生态绿化景观蓝图,为校园建设和学校发展积淀深厚的人文底蕴,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学校形象,推进学校稳定发展。
  2.4 构建合理的植物群落, 提高植物配置水平 大学校园通常分为教学科研区、体育运动区、教工生活区、学生宿舍区等,根据各区的功能不同,绿化也要因地制宜,有所区别。校园各功能区的植物配置应从科学性、艺术性的角度,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植物配置的科学性是指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种植注意适地适树;植物配置的艺术性是指运用园艺美学原理,合理搭配树木花草,充分利用烘托、对比、均衡等手法,将垂直绿化与平面绿化相结合。如教学科研区植物功能上应注重环境幽静美丽,不影响室内通风采光。师生在这里工作、学习、休息,绿化宜采用自然式布局。生活区绿化应营造安静、卫生和休闲的环境,有利于学习、娱乐和休息。宿舍四周可以砌筑花池,种植一些灌木花草,可种植树冠较大的落叶乔木。大树下遮阴、纳凉,便于师生活动。校园道路,主干道绿化选用乔木,可以遮阴。支路绿化宜选常绿树与灌木花草为主,也可用常绿树与灌木相间种植[3],做到形式多样,花色艳丽,四季常春,通过生态绿化使学校成为一座绿色美丽和谐的大花园。
  参考文献
  [1]聂磊. 城市生态绿化的发展策略研究[J]. 城市问题,2002(3):28-30.
  [2] 刘米米. 浅析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J]. 绿色科技,2012(8).
  [3]于瑞强,谢艳娟,韦利宏. 地方高校校园功能分区探析[J]. 南方园艺,2012(5).
  (责编:陶学军)
其他文献
随着水平井开发技术的广泛应用,水平井堵水成为了水平井生产中一个非常关键问题。水平井大量出水会使产油量骤减,含水上升,降低采收率。2012年对某区2口水平井实施堵水,含水
立水缺陷是影响木材使用的主要品质因子。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水杉3类5种主要立木缺陷进行了形状描述,分析了不同类别立木缺陷形成的可能原因,并结合木材利用从营林抚育角度提
文书档案的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企业管理活动,它管理工作进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档案资料的完整程度及其质量,是企业得以正常运作的强大战略储备,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摘 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垃圾围城现象的频频爆光,生活垃圾应该如何处置受到广泛关注,立足于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建设一个实用、环保、节能的生活垃圾转运站,将垃圾压缩减容后转运至城市之外做终端处理,还居民一个卫生、健康的生存环境。本文主要针对垃圾转运站工艺与设备的的应用展开论述,旨在建成后的转运站发挥预期的功能,还城市一个良好面貌。  关键词:环境与卫生 生活垃圾 压缩转运 工艺与设备  随着城市
随着经济的不断转型,全球将实施低碳经济战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首要任务,而碳税征收和碳排放权交易成为其相应的手段,这两种不同的政策手段,也将成为人们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