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蒜你狠”有什么病根?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uishup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大蒜的投机不但没有禁止,反而愈演愈烈,主要原因是对农产品市场的管理没有一个说了算的部门。好像都在管,事实上没人管。
  近来,我国鸡蛋价格上涨明显,某些城市的上涨幅度已经达到50%,有网友戏称鸡蛋成了“火箭蛋”。然而,价格涨幅最大的还不是鸡蛋。大蒜的价格在最近两周内上涨了两三倍。
  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暴涨频现,“豆你玩”、“姜你军”、“棉里针”、“糖高宗”、“蒜你狠”等涨价事件,一次又一次挑动着消费者紧绷的神经。这次大蒜价格的疯涨已经背离了价值规律,扭曲了市场供求关系。如果继续发展并“传染”至其他领域,可能造成百姓生活压力过大、心里不安,甚至会引发恐慌。
  有人问,“蒜你狠”能有多狠,“火箭蛋”能飞多高?其实这两个问题要分开来看。这次蛋价虽然上涨幅度很大,但情况还比较乐观;因为这次涨价主要是之前低价产生的反弹作用。更重要的是,鸡蛋的生产周期比较短,不像大蒜需要一年。
  相比之下,大蒜的价格严重不正常,而且长期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产区过于集中。我国大蒜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山东省金乡县。金乡总共有60多万亩大蒜,可以直接左右全国大蒜的价格。金乡的大蒜有个风吹草动,全国的大蒜都跟着它动,甚至可能带来全国蒜价的巨大浮动。
  其次,产业链扭曲。目前我国蒜农和收蒜的中间商是不同的群体。收蒜的中间商资金聚集能力已经很强,他们能在短期内大量收蒜并将其储存起来,在价高时抛售。事实上,赚钱的也是这些人。但是大蒜不是人们必须要吃的东西,等炒作到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价格太高的时候,囤积的蒜就卖不出去,价格就会暴跌。反反复复,如果这种模式杜绝不了,大蒜价格的怪圈也就永远走不出去。
  再次,公众缺乏信息。面对大蒜价格飞涨,蒜农、消费者,甚至很多中间商都不知道大蒜是供过于求还是供小于求。因为没有这些信息,所以大家都心里没底,不知道大蒜是涨还是跌。这时很多消费者就开始多买蒜“以防不测”,这也就助长了蒜价上涨的势头。
  事实上,这个问题非常容易解决,只要国家有关部门能出面告诉社会,目前我国大蒜总种植面积是多少,在哪些地方种,马上成熟的有多少,已经成熟的有多少,总产量是多少,储备的有多少,进口多少,而现在需求又是多少。如果把这些信息告诉公众,那问题可能就很容易解决了。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小经济作物的信息平台建设很不完善,远远落后于大宗农产品,所以政府部门难以获得相关的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真实信息,这也是相关部门为什么迟迟不能把相关信息告诉公众,更拿不出有效的调控办法的原因。
  最后,打击力度不够。投机行为在粮食方面是早就禁止了的,而大蒜方面不但没有禁止,反而愈演愈烈,主要原因是对农产品市场的管理没有一个说了算的部门,是发改委来管还是农业部来管不清楚。这就造成了好像都在管,事实上没人管的尴尬局面。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在蒜价的上涨中扮演了消极的角色。因为有些地方官员看来,蒜价高升对他们有好处,可以提高GDP和政绩。
  物价稳,人心才稳、社会才稳;蒜价上涨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是容易形成“示范效应”,把投机行为“传染”给其他农产品市场。对此,政府部门应该严厉打击投机行为,并引导农民建立自己的合作协会,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建立价格预警机制,把物价,尤其是农作物价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博导,本文由本刊实习生白朝阳采访整理)
其他文献
重视和加强历史教育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加强中国革命史教育对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提高大学生对近代以来中国国情的认识、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
2011年9月30日,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共有152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到经济适用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德州市居民住进了新居,并能"步行五分钟就到休闲处、出小区就进购物
中国有很多聪明、智慧的官员,中国还有很多聪明、智慧的科学家。机会是留给做好准备的人的。机会不等于是机会主义,机会不是落井下石,不是乘人之危,是在目前这样一个外国发生危机的时候,更可以展现我们的长项,把事情做好。  请大家算一笔账,如果我们的设备和用品,比如天上的飞机、上海通用等所有混血儿的汽车、所有高级医疗设备、所有的芯片、所有的电视设备和互联网芯片、光纤等,全部国产,能省多少钱?比如圆珠笔,中国
自主品牌汽车危险!一年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一路败退,市场份额接连下滑,寸土寸金的领土拱手让人。限购和优惠政策的取消,成为产品竞争力本就不强、品牌议价能力低的自主品牌一退
美国的方言协会在英语词汇的发展上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某些英语词汇得到认可的背景材料,详细论述2001年冠有“最”字的英语词汇表达法在投票选举后的胜出,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