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护理模式对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期的影响及应用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ba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护理模式对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期的影响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12 月收治的 80 例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 NIHSS 评分和 ADL 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 NIHSS 评分和 ADL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观察组 NIHSS 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ADL 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品管圈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促进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增强日常活动能力。
  【关键词】卒中;偏瘫;品管圈护理;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138
  脑卒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中,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1]。脑卒中的发病,可引发相关并发症,偏瘫便是其中之一,导致患者生存质量急剧下降,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死亡率。康复性治疗是脑卒中偏瘫不可缺少的治疗内容,护理干预的选择和应用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品管圈护理模式是一種规范性、系统性非常强的护理模式,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干预中,获得了临床的高度认可。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品管圈护理模式在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将我院收治的 80 例该疾病患者纳入研究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1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卒中后偏瘫患者 80 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男 24 例,女 16 例;年龄 42-78 岁,平均(62.31±2.58)岁;脑梗死 23 例,脑出血 17 例。观察组:男 25 例,女15 例;年龄 43-76 岁,平均(62.80±2.60)岁;脑梗死 22 例,脑出血18 例。两组上述各资料具有均衡性(P > 0.05),可比。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从病情监测、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心理和饮食护理等方面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1.2.1 成立品管圈小组:小组成员 8 名,其中主管护师、护师、护士依次 3 名、2 名、3 名,从中选取 1 名组长,另外邀请医院康复科医师作为咨询顾问,以提高护理干预的质量。
  1.2.2 确定护理的主题:经过头脑风暴法,对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期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并确定护理的主题为“促进卒中偏瘫患者的快速康复”。
  1.2.3 护理对策的实施:(1)全员接受康复科医师的健康宣教,并接受考核,待考核结束后才能参与品管圈活动。(2)由康复科医师进行指导, 制定康复功能锻炼的标准及宣教流程。(3)规范康复性功能锻炼:一要保持良好的功能位;二要坚持指导患者进行关节被动活动;三要检测机体肌力,待达到 3 级以上时,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训练;四要指导患者进行日常训练,如对掌练习、对指练习、抓握练习以及日常生活行为练习(如洗手、洗脸、穿衣)等,尽可能地进行精细运动,(4)功能锻炼的反馈,以周为单位对全员的护理实施活动进行总结,讨论其中的不足,分析出现的原因,提出改进性建议,在后期的活动中进行改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NIHSS 评分 0-42 分,评分越高说明功能缺损越严重。ADL 评分评分 0-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23.0 软件处理,P <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下表 1 所示:在 NIHSS 评分和 ADL 评分方面,两组干预前差异不显著(P > 0.05);两组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卒中后偏瘫的治疗过程是漫长的、复杂的,康复性治疗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常规的健康、饮食、心理等干预,尽管可以辅助患者康复活动的进行,但是康复活动缺少动力和主动性,并且规范性也有所不足,导致多数患者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康复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康复的进程,可能会引起肌肉萎缩等严重并发症 [2]。
  随着临床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品管圈护理模式出现并应用于实践,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品管圈护理活动是一种自发组织的,使用多种管理工具,通过发现和分析问题,来解决护理难题的模式。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性康复锻炼至关重要,研究指出通过品管圈护理活动,能够调动患者自身的潜能,尽早恢复肢体残存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致残率,使得患者能够尽早回归社会 [3]。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的 NIHSS 评分和 ADL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 0.05),说明了品管圈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的改善,从而有助于早期的康复。
  综上所述,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效果明显,对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的改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四维 , 关敏 , 高强 . 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2020, 35(3):122-126.
  [2] 任林 , 白姣姣 , 刘雅静 . 新型康复训练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019, 35(22):1741-1745.
  [3] 马丽 .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J]. 内蒙古医学杂志 , 2020, 52(11):90-9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为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护理时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本院自 2019年 10月 ~2020年 10月收治的 64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 32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评分和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结果:护理前,两组情绪评分没有明显差别(P> 0.05);护理后,实验组评分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以下简称 PMTCT)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以下简称 FI)的因素与对策。方法:自 2018.06- 2019.06收治80例新生儿,分为不耐受组与耐受组。结果:胎龄、出生体质量、小于胎龄儿、感染性疾病、贫血是新生儿发生FI的相关因素,(P< 0.05)。出生体质量、感染性疾病是导致发生 FI的独立因素,(P< 0.05)。结论:通过分析可得出新生儿的基础状况及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产妇在产后实施保健护理对其生理和心理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年1 月到 2020年 6 月期间在我院分娩 120例产妇开展本次研究,按照双盲法为产妇随机分组,其中接受常规产后护理的 60例产妇为参照组,联合保健护理的 60例产妇为研究组,比较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产妇的开奶时间以及喂养成功率,研究组均好于参照组(P< 0.05);比较两组产妇的负性情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刀配合和中医手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计选取 3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析,患者纳入时间为 2020年 1月~2020年 12月,根据不同治疗方式结合随机数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160例) 仅接受针刀治疗,观察组(160例)在前者基础上增加中医手法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和颈椎指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6月 -2020年9月收治的 3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 1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健康体检,观察组患者采取自身抗体检测,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检测灵敏度高于对照组,(p 0.05)。  纳入标准: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为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在 2018年5月 ~2020年5月中选择 100例患儿实施评价和观察,严格按照患儿家属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间隙蓝光照射)和对照组(持续蓝光照射),各 50例,并对其最终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各项指标较之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 0.05),见表 1。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每日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材以及中药饮片在贮存保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 2019年 11月 -2020年 11月储存在中药房中的 20种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做研究对比,将所有中药分为两份,一份做常规组储存(n=10份),一份做观察组储存(n=10 份),常规组给予自然保存的方式,观察组给予分类密封的方式进行保存,对比不同保管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保存方式的储存效果高于常规组,(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脐单孔与传统三孔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的前瞻性临床效果。方法:在 2017年 1月—2020年 11月之间选择本研究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共选择总例数 110 例,将其随机电脑法分为对照组(55 例采用传统三孔腹腔镜治疗)与观察组(55 例采用经脐单孔治疗)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手术指标以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手术指标与对照组之间相比数据相当,(P>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择 2017年 11月 -2020年 11月我院成人腹股沟疝患者 88例,随机划为 2组:对照组(44例)、研究组(44例)。对照组以传统疝修补术进行,研究组则施以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 0.05),并发症较对照组少(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基于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护理管理中价值。方法:将本院 2019 年 9 月 -2020 年 12 月期間收治的 120 例内分泌科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与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础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各 60例,观察指标为: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中男 /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