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少数民族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ja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从李白氏族之争论谈起 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随着李白籍贯的讨论,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又提出新说,断定李白“本为西域胡人,绝无疑义,”①由此引起一场关于其氏族问题的广泛争论。支持或否定者均大有人在。其后詹锳先生为陈氏之说寻得旁证数则,即太白精于西域文字,轻财好施,任侠仗义,象貌特出等,证明其为西域胡人。②而胡怀琛、幽谷更力证其“突厥化”程度很深,是“从碎叶突厥家庭中出来的”。③此外还有杨宪益等提出“李白是氏人”④等等。反对其说者以郭沫若先生为代表,《李白与杜甫》书中列举反证以否定之,坚持认定李白为汉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但是大多服务于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课堂仍然以被动的讲授为主,学生的能力发展受到限制。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关注,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的整合要由单一的教师教转化为为“教与学”服务。[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生物 整合[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40125一、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整
[摘 要]现行的教育招生考试体制下,教师和学生在落实课程要求三维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比较到位,但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比较欠缺,未能发挥思想政治课所承载的德育教育功能。深刻剖析了当今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以及有效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策略。  [关键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思想政治课 有效实现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要]在全面、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之际,新的课程理念能否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而支持学生发展的高效教学,则是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高效课堂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专业素质过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质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
[摘 要]地理学科的重要作用日益体现,它引导学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相关资源、环境的关系,进而使经济与环境齐头并进和谐稳定发展。从地理学科在学校环境教育中承担着主要任务和内容上作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高中地理 环境教育 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124  近年来环境恶化、环境破坏事故时时出现于报
[摘 要]政治教学中运用“罗森塔尔效应”,从对学生的期待、鼓励,暗示、激趣等方面促进学生良性成长,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最大化实现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罗森塔尔效应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期待 暗示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20063  “罗森塔尔效应”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告诉学生,自己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人,应该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