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例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分析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o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特征,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以提高对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临床营养科门诊就诊,符合牛奶蛋白过敏诊断的260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喂养史、家族史及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饮食回避及特殊配方奶粉(氨基酸配方奶粉或深度水解奶粉)进行干预治疗,并于治疗后14 d、3个月、6个月进行门诊随访,观察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病情变化及疗效.结果 进行干预治疗14d后,多数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以湿疹改善最为显著,显效率为72.6%;干预治疗3个月、6个月后,患儿的临床症状、血清铁蛋白及血嗜酸性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6个月后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6%,与干预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8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漏诊,饮食回避是主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且疗效肯定.
其他文献
目的炎症性肠病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重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肠黏膜屏障的损伤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IL-1β刺激Caco-2细胞单层,体外模拟炎症性肠上皮细胞屏障,为研究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及治疗提供基础。方法体外培养Caco-2细胞21 d模拟肠上皮细胞单层屏障。炎症1组从培养第5天开始每隔1天应用IL-1β处理2 h检测TEER值,至第21天。炎症2组于培养第18天换用含IL-1β培养液,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