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例谈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tt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化学这门学科是在九年级才设置的,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既新鲜又陌生,既渴望学好又担心太难。特别是实验操作,学生总担心出差错或出现危险。那么教师应如何改进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改变学生对实验的误解呢?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通过教材的变迁,深刻地体会到了课本变革的宗旨。因此,根据学校实验室的器材条件,我把上册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改成学生的活动探究,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知识性与趣味性,让学生从活动探究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改进实验一:“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在课本里属于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得出空气中氧气占五分之一体积。由于实验需要的器材多,气密性好实验才能成功。如果把该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只
  需要简单的器材:集气瓶(100mL)、水槽(或学生的碗)、一小段蜡烛、一片玻璃片就可以完成实验了。
  让学生自己完成实验,主动获取结论,效果会更好。
  学生既可以分组,也可以单人完成。让学生把蜡烛粘在水槽的底部后,倒入约三分之一的放了少量氢氧化钠的水溶液,然后点燃装在集气瓶中的蜡烛,使其燃烧正旺时,倒扣集气瓶,使瓶口刚好接触水面。待蜡烛熄灭一会儿后,让学生用玻璃片在水槽中盖好集气瓶口后拿出,然后把集气瓶收集的水倒入量筒中,测量的结果是19mL左右,接近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让学生分析这五分之一体积是什么物质的体积,从而得出结论。
  改进实验二:在学习“水的净化”时,如何区分硬水和软水的实验是演示实验。课前先让学生用矿泉水瓶自制两个烧杯。我在实验室用一个大塑料瓶装满水后加氯化钙,增加水的硬度,另一个相同的塑料瓶装满冷开水,同时也调制好肥皂水。事先告知学生这有一瓶是硬水,另一瓶是软水,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两瓶水的颜色,区分出哪一瓶是硬水,哪一瓶是软水,又是如何区分的。把这个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在课堂中让学生操作,观察现象,对现象进行比较,最后分析得出结论。另外,引导学生分析长期使用硬水对人体的危害,并布置课后实验,让学生周末回家检测家里使用的饮用水或井水是否为硬水,若是又如何降低水的硬度,让学生学以致用。
  改进实验三: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时,为什么选择石灰石和稀盐酸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如果由教师在课堂上演示操作,让学生直接记忆,学生很难理解真正的原因。所以在讲解这个课题时,我改为让学生分别用石灰石与稀盐酸、石灰石与稀硫酸、硫酸钠与稀盐酸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比较,分析每个实验的优点与不足,选出最佳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更直观地理解为什么会选择石灰石与稀盐酸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
  改进实验四:在学习“燃烧与灭火”时,有一个演示实验:在热水中加入白磷,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课前准备烧杯、大试管各一只,开水一壶,白磷切成小粒。我把这个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实验的效果,改进后的实验也更有趣味性。首先就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在海底传递奥运火炬抛出问题:为什么奥运圣火在水中也能燃烧?能否通过实验打破“水火不相容”的常识呢?让科代表配合教师分发开水和白磷,让学生用大试管对准白磷将其罩住,观察现象。学生惊叹之后,让学生分析在热水中白磷燃烧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总之,这几个实验的改进,简单而实用,需要的实验器材也比较简便,同时实验现象比较直观明显,学生自己在实验中就能得出结论,这比纸上谈兵或教师演示实验的效果要好得多。
  (责任编辑罗艳)
其他文献
【摘 要】人口老龄化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社会问题。中国在不到20年间就已经由人口成年型转向人口老年型,这给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社会方面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虽然它给诸如老年服务业,老年制造业带来发展机遇。对于中国来说,危机四伏的老龄化,使中国可以深刻反思自己目前的农村养老医疗保障体系,产业体系,社会观念等的不足。恰当而合理的政策可以使中国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正确的对待老龄人口
<正> 啤酒是发酵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是一种以麦芽为原料,添加酒花,经发酵酿制而成,含CO_2、低酒精度和多种营养物质的饮料酒。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啤酒已成为人们膳食生
【摘 要】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选择是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出发点和关键点。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逻辑起点,才能构建出具有科学性的审计理论结构。目前,理论界对于选择什么要素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存在不同看法。本文从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应具备的条件入手,评析不同学派对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选择的观点,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  一、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必备条件  审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