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开花朵朵结果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123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也应该是心灵世界的展现,而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心灵世界,这个世界“是个性化的、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情趣的,是心灵的笑语和眼泪”。对于作文教学,教师如何引导孩子审题,如何指导孩子选材,如何带领孩子去批改,这一套似乎大家都耳熟能详。每次作文指导课,不是在作文教学中太讲究技巧,片面追求学生的习作技艺,就是过分地重视具体方法的指导,从怎样审题,如何确立中心,到布局谋篇、开头结尾。或者提供一篇像模像样的范例,对阅读所得资源滥采滥伐.结果,我们又会悲叹:为什么全是一样的开头,一样的过程,一样的结尾。久而久之,学生怕写作文,有的甚至厌倦作文。我们不禁要叩问自己:在 “教”的过程中,儿童获得了什么呢?作文不是到了课堂上才去想怎么写,作文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生活积累,是一种审美情趣。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引导。
  【关键词】
  个性化 思维方式 生活积累 留住率真
  【情景描述】
  ●由“‘和尚’来咱班了”引发的话题
  清晨,我向教室走去,没有听到熟悉的琅琅书声,却是一片喧闹,笑声布满了整个教室。怎么回事?哦,原来赵书函的头,居然变成了光头。“和尚呀,和尚来咱班了!”一张张如花的笑脸,一阵阵爽朗的笑声,全然没有注意到我此时已站在了他们的旁边。“老师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男孩子还意犹未尽,做最后的“挣扎”,直到看到我不悦的脸色,才跌跌撞撞地、意犹未尽地回到座位上。拉桌子声、开文具盒声、翻书声让教室充满了躁动。见此情景,我不由得怒火冲天,刚想来一场暴风雨,可由于过于生气,一时想不起该用什么话语来批评,只好静静地扫视着每个同学来缓解我的尴尬。
  ●关于“为何变‘和尚’”的大胆猜想
  看着一张张洋溢着激动的小脸,短短几分钟里,思维不断地撞击着我的思绪。今天的他们是异常兴奋的。我知道此时,浮现在他们脑海里的大概就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学生们情绪高涨,急于究其原因,我何不顺水推舟,成人之美:“看来大家对于赵书函的光头之迷十分好奇,老师也觉得奇怪,这样吧,我们现在放下语文书,先来交流交流大家的猜测!”学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很快地进入了“如鞭在喉,不吐为快”的镜地。学生们说得是五花八门,精彩绝伦。我趁热打铁:“大家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大家一定很想听听赵书函的故事吧,就让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快乐一刻大回放!”孩子们眼睛发亮,小脸变得通红,充满着期待的眼光。原来是他表妹的杰作,连理发师都无力回天,只好全剃了。
  ●“光头和尚”飞上了习作本
  当赵书函说完后,学生们仍沉醉在他剃光头的话题中,我说:“这么有意思的事,我们当然要把它永久地保存下来。下面就请大家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吧。在写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对于你最感兴趣的内容要重点写,写详细,其他内容简略得写,可以一笔带过。待会儿全编在四(10)班‘语言俱乐部’里。” 在一些基本的指导下,不用老师命令,学生就开始了愉快的写作之旅,大约四十分钟左右,学生基本完成了习作,经过相互评改,集体交流,《“和尚”在我班》《头发风波》等一篇篇佳作闪亮登场,有的刊登在绿韵校刊上,有的在杂志上发表。
  【引发的思考】
  看着一篇篇洋溢着童心的作文,我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欣慰。平时我精心准备的一节作文课,为什么反而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然而这次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呢?这给了我一番深深的思索。
  一、作文课堂应该没有特定的“边界”,自然而为
  我们总以为儿童不会写作文,才让我们去“教”作文。总埋怨现在的孩子写出来的文章差不多都是《作文选》的翻版,尽是套路和套话,没有一点生气和活力。然而,儿童在某个场景下到底需要什么?作为教师,更多的时候好像并不关心。在作文教学中太讲究技巧,片面追求学生的习作技艺,过分地重视具体方法的指导,从怎样审题,如何确立中心,到布局谋篇、开头结尾。或者提供一篇像模像样的范例,把写作知识的讲解传授及写作知识的单一训练摆到首要地位,忽视“生活的感悟”“语感的积累”“情感的熏陶”,无暇顾及儿童的内心需求。作文教学应把视角紧紧锁定在儿童的心理需求之上,将儿童心灵的一泓“活水”引入到习作教学中,让学生应“需”而作,适“时”而作,在作文的舞台上尽情地驰骋。
  二、儿童情感应该没有斑斓的“栅栏”,顺势而导
  面对孩子们的乐不思学, 我们可以给予他们的是释放空间,变“无序”为“有序”,变“无为”为“有为”,教学资源就会应运而生,源源而来。作文教学需要儿童的积极的情感来支持,我们所要做的一是给予“自由”,写作是思想以文字作为歌谱的“歌唱”,思想有多么自由,文字就有多么欢畅。二要有“自我”,在写作教学中,一切“指导”都必须建立在儿童的“自我”之上。三要拥有“开阔”,有目的地引导他们参与实践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去发现自己没有发现的东西,去获得自己没有获得的感受,去捕捉生命的真美感受,开阔视野。
  三、选材应该捕捉瞬逝的视点,彰显盎然
  儿童一旦置身于与他们身体相和谐的真实环境中,他们体内的一些出人意料但又清楚无误的活动就似乎在复苏了。与“孩子身体相适应的环境”其实就是儿童视界中积极关注并竭力投入的活动环境,这样的活动环境能调动儿童参与的兴趣,让全身的细胞兴奋起来。平时,教师只有捕捉到与儿童身体相适应的环境,从儿童身边的生活出发,找准他们的兴趣点、兴奋点,把准脉搏,最大化地调动他们的参与欲望,课堂才会“活”起来,“动”起来,立体地铺展在儿童的面前;写作过程就会隐匿起“神秘”的面孔,以生动的姿态贯穿在儿童的活动、体验、交流之中。
  四、评改应该保留斑斑的锈迹,留住率真
  “率真”是孩子的生命本色,任何事物,只有保留自己的生命本色才最有价值。一直来,在作文评价中,我们教师以为孩子的作文越没有“缺陷”就越有价值,于是自作精明,自以为是,倾注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细心审阅每一篇习作,自己帮学生“作秀”:用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去要求学生,把学生的作文批得“体无完肤”,改得满纸通红。不要怪我们的孩子,他们也曾写出过“雪融化了变成春天”“月亮喜欢晚上”这样充满想象和张力的句子。只是一个个的红叉叉,一次次的否定,“磨”去孩子作文中的“锈迹”——率真。使得孩子们不敢有自己的思考,不敢有自己的想法,童真世界里的烂漫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消失了。
  学生是充满灵性的生命体,是大写的人。写作是伴随他们终生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应该是快乐的、无拘无束的。我们只有曲径通幽,让每个孩子在教师的带领下“动”起来,了无痕迹地不断行走在语言的创造中,充分地体验童年,充分地创造童年,充分地抒写童年,让童年成为一段快乐的时光,让童年成为一段难忘的回忆,让童年成为一段恒久的历史。那么,我们会看到“绿叶成荫果满枝”的可喜现象。
  【参考文献】
  【1】丁佐刚.让源头活水激起写作.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03)
  【2】周一贯.让小学生作文回归儿童本位
  【3】吴勇.“童化”作文,让童心飞扬.教育在线
  【4】韦志成.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详细介绍了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发展,并在一个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过程中应用 C/S结构的思想,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
在分析了现有的各种去隔行算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运动自适应去隔行算法。该算法充分结合了中值滤波算法及边沿保护插值算法的优越性,能区分图像的静止和运动部分,采
江苏省阜宁县芦蒲中心小学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很多教学设备以及教学的技术被应用在小学的语文教学当中,其中,音乐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得到应用并且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  音乐媒体 小学语文 深度融合 应用对策  小学语文是当前小学的基础性课程,如何提升小学的语文教学质量以及效果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当关心的问题,随着技
【摘 要】我的课堂我做主,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是语文新课程的要求,也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的需要。因此,我的教学理念定位在“使我们的教育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具有个性的发展”的大语文教学观。为了践行我的教育理念,我的语文教学以生为本,以班为本,寻真乐读,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小学语文教学质态。  【关键词】自主 寻真 乐读  
在信号处理过程中,常需要对信号进行放大和对放大倍数进行调整,有时还需要对信号进行定量的延时,本文用A/D、D/A转换的方法对信号进行放大倍数的调整,以及实现信号的可编程延
【摘 要】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其“作文即做人,作文即生活,作文即说话”的写作教学思想对今天的小学作文教学依然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是借鉴叶圣陶先生的写作教学思想并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探讨现在的小学作文教学,强调小学作文教学要重视情感表达,重视生活体验,重视口语训练和阅读训练。  【关键词】  叶圣陶 写作教学观 小学作文教学 启示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曾经对小学写作教学提出
讨论了一种数字电路仿真方法,主要分析了软件仿真器件与真实硬件的区别,以及如何解决这些区别带来的影响。并与经典的三阶段仿真法作了对照,最后还展示了一个使用java语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