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中的问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on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分享;问题设计
  一、体验式教学的定义与问题设计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进程中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创造真实的或者模拟的情境或机会,使教学内容得以还原或再现,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亲身经历中更好地理解所学到的知识。该教学方式主要强调学生是参与者而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和旁观者,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实际领悟和体会。由体验式教学的定义可以得知,体验式教学重视活动体验,活动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情景体验、游戏体验、角色扮演等。学生通过参与体验来达到改变认知、领悟成长的目的。
  在体验式课堂中,体验虽然很重要,但是升华体验,化感受为认知与行为的改变才是体验式课堂的最终目的。升华的关键,便是体验活动之后的分享,而这里的分享,笔者将其定义为学生对于体验的思考的交流,是一种情感交流,也是一種经验交流。青少年时期的成长除了自我了解,还需要通过同伴之间的彼此模仿学习、分享和回馈。体验活动后的分享能让青少年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从他人的成长历程中找到共鸣与自我成长的契机。分享主要是通过围绕主题活动,安排并设计问题来引发。问题来源于体验,同时又可以让体验得到升华。因此,体验式活动后的问题设计,既反映了活动设计者对于活动设置目的的表达,同时还体现了活动设计者对于体验式教学中主题活动设计的理解。下面,笔者通过一些课堂实例来谈谈体验式教学中分享环节的问题设计。
  二、问题的设计
  在体验式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接收者,而是引导者与主动学习者。因此,教师在面对体验活动之后的问题设计,不能过于直白或者直接通过活动来教育学生,需要根据主题互动和学生的体验一步步铺设,最终让学生通过自我思考,达到认知的领悟和行为的改变。笔者认为,体验活动后的问题设计,可以分“顺、透、化”三个阶段来探讨。
  (一)顺
  顺着活动进行问题设计,着重关注学生对于体验活动的感受以及自己在活动中采取的做法。参与过体验式活动的人,一定有一种很深刻的体验,那就是活动结束后,特别希望能与他人交流自己在活动中遇到的有趣、难过、开心等各种让自己有强烈情绪的事情。这时的交流多数是比较浅层的,集中于自己在体验活动中看到的行为、自己的表现和情绪等。因此,第一阶段的问题设计,必须给予参与者或者观察者一个发表内心体验和寻求同盟与共鸣的机会。有了第一阶段的分享,找到了与自己相似的同盟,参与者就能更好地打开心扉,放下内心防御,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分享。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面对唠叨的父母时,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唠叨妈妈不能理解女儿夜归的情景体验,部分同学参与角色扮演和情景体验,其他同学观察。在第一阶段的问题设计时,首先让参与者分享在角色体验的过程中,自己的做法与心情,然后再让旁观者分享令他们印象深刻的部分。这样一个浅层的分享,顺应了活动的主题,同时也打开了话题,让学生从活动做法与情绪体验开始分享,逐步深入进入下一个阶段——“透”,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二)透
  透过活动发现自身优势和自身可发展之处。通过上一阶段的分享,引导学生由外向内转换自己看问题的角度。第一阶段的焦点在于“我所看到的,我所感受到的”,那么第二阶段的焦点则需透过参与者看到的、感受到的指导自我认识。以一个如何面对、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为主题的活动设计为例,在这个活动中,两名参与者要在绑着脚的情况下,分别在黑板的两端完成一幅教师指定的画,画得漂亮的为赢。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通过第一阶段的分享后,这一阶段的问题可以如下设置:(1)作为参与者,你认为自己为赢得比赛做得好的地方是什么?(2)作为参与者,请想一想,假设活动重来一次,自己会不会有不同的做法,为什么?(3)作为旁观者,你看到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做得好的地方是什么,不好的是什么,为什么?(4)作为旁观者,如果由你来挑战任务,你会怎么做?通过这样一个问题设计,让参与者和旁观者去反思自己的优势,反思自己对于竞争与合作的认识。透过活动的初步分享来更深层次地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及自己可以做出的改变和成长。因为第二阶段已经把第一阶段的浅层分享带入了更深刻的自我反思,那么最后一步就是要把自己的反思融入现实生活。
  (三)化
  化感想为行动,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任何体验活动的设计,最终目的都是能用以指导现实生活,改善参与者学习与生活的身心环境。因此,最后一阶段是整个分享的升华,也是分享的重点,前面两个阶段的分享都是为最后一个阶段做铺垫。仍然以如何面对、处理朋友之间矛盾的主题活动——竞争与合作为例,在这个阶段,分享的目的在于引导参与者和旁观者都能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分享来指导现实中的行为。问题可以如下设置:(1)问所有人,通过刚才的体验以及分享,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你面对竞争与合作的态度是怎么样的?(2)说一说你的态度对于你与同学之间的相处有什么影响?(3)通过本堂课之后,想一想,日常生活中你做得好的方面有哪些?如果现在让你来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吗?为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目的是让学生能学以致用。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得出,第三阶段的问题分享,更适合小组讨论,小组总结,再进行全班或者大组别的分享,这样有利于一些值得学习的做法、想法、反思得到分享、交流,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在分享中得到认可与进步。
  三、总结
  问题的设置只是好的分享的一个前提,教师对安排好的问题的提出方式,以及对于学生分享的回应同样影响着学生对更深层次问题的思考,这考验着一个教师的专业能力。因为,很多时候,分享的问题并不是写在纸上来让学生看,而是通过教师来提问。因此,教师不但需要有较高的专业能力,更需要有良好的观察力,能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也由此可以得出,问题设置的阶段性是不变的,但问题的提出却可以根据教师在观察中看到的情况而改变,以更贴合学生的实际。
  体验式教学,考验着教师的应变能力、观察力、引导分享的能力、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对主体目标的把控能力。在这些能力上,笔者也仅是一个成长中的体验者,要本着一颗积极、投入的心,方能与引导的对象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中山,528463)
  编辑/王晶晶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摘要〕埃里克森认为,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是青少年时期最为基本和重要的心理社会任务[1]。高中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尚未完全建立,他们会特别关注同龄人的评价,甚至会因同学的某些举动和评价痛苦万分。文中的来访者是一名备受同学关系困扰的高三学生,在心理教师的辅导帮助下,她逐渐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的认知和行为调整,走出了人际冲突带来的情绪困扰。 
摘要:本文主要就MATLAB中数据文件的存放形式以及相关的调用方式进行了一番探讨,获得了一些有用的结果。   关键词:MATLAB, mat,txt,xls.    MATLAB以数值计算与数据处理为其主要特色,而大型数据的处理,又以数据文件的存取为其基础。  1. MATLAB最基本的数据存放方式   MATLAB这一名称来源于矩阵实验室,因而以矩阵的方式存放数据是MATLAB中存放数据的基本方
1.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  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修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2019年1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
本届亚运会上有一个项目,有时它的火爆程度超过“孙朴大战”;有时它冷清到看台只有几名观众。这就是藤球,一项独自绽放精彩的小众项目。因为藤球跟排球比赛有些类似,所不同的是以脚代手,又被叫做“脚踢的排球”。  9月28日是亚运会藤球男子三人组项目的首日预赛。作为非奥项目的藤球,在之前几天的团体决赛中观者众多,现场的火爆程度一点也不输于泳池里“孙朴大战”的喧嚣。等到媒体和观众尝过新鲜后,观众席上冷清得如同
〔关键词〕被认定的患者;家庭治疗;沙盘游戏  一、个案背景  亭亭,女,10岁,小学四年级,自小随到沪务工的父母迁至上海。  亭母30岁不到,亭父29岁,均是初中文化。两年前两人开始自营小吃生意,家中还有一个4岁的小女儿。  二、辅导过程  (一)“被认定”的问题女孩  亭亭是由一位小学老师转介而来,转介的理由是:“这个孩子问题很多,老师怎么管都没有用,母亲怎么打也没用,就想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
〔摘要〕加强中小学生涯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实施新时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普通高中,利用九月开学之前进行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启动生涯教育,可以让学生尽快了解初、高中学习的不同特点,熟悉初、高中生活的不同环境,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发展特点,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生涯发展目标,激发自身更强有力的动机与活力,顺利完成从初中生到高中生的
〔摘要〕一个二年级小学生遇事总是回避,心理教师通过隐喻故事了解她内心的冲突、焦虑和逃避,并在回应故事中通过故事人物的互动和说听双方的互动,引导她认识世界,丰富她的应对方式,帮助她宣泄情绪困扰,促进她心理成长,辅导效果较好。  〔关键词〕故事疗法;离异儿童;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30-0046-04  “她又变成鸵鸟,把头埋很
足球“牵线”,走进央视体育频道  杨茗茗1992年出生在贵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个球迷,对德国、阿根廷、西班牙等世界著名球队了如指掌。受其影响,茗茗也经常坐在爸爸身边看各种球赛,听他讲诸如罗纳尔多等名将的传奇故事。在父亲熏陶下,杨茗茗在幼时就对足球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读小学时,她就知道了比赛规则,以及几个世界强队的实力战将。听她聊起足球来头头是道,就连老师都啧啧称奇。  虽然是球迷,但这毕竟是
一、 考纲变化    2008年生物考纲与2007年考纲相同,没有改动,但考纲中透出的信息不能忽视。  首先,特别是能力考察有四种:即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考纲中对这四个方面给予了明确的界定。2008年高考生物大纲把观察、调查、比较、分析、综合、假说、演绎等科学方法纳入到  能力考察的范围、并且确定了它在能力中的地位。  二是内容考察范围及要求:约有140個知识点和
平昌冬奥会临近,欧美冰雪专家预测,挪威的越野滑雪女运动员玛丽特·比约根将是这届冬奥会的重要看点之一,期待37岁的老将能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惊人成绩。滑雪女皇 当之无愧玛丽特·比约根拥有30公里滑雪之王、10公里滑雪之王等诸多桂冠。几年前,采访滑雪运动的数百名记者做过一次评选,比约根当之无愧地当选为越野滑雪女皇,即女子滑雪众王之王。比约根获此殊荣理所当然。截止到2014年索契冬奥会,她获得了10枚冬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