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稍加留意,我们便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古文中涉及到的文学体裁里,有不少名称虽完全相同,但内涵迥异。分属不同种类的文体。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中认真辨析、准确把握,以免相互混同,影响对不同文体的理解。下面将中学语文古文文体知识中涉及到的几组名同实异的古代文体分别做一辨析。
一、传①指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也叫传记,如《柳敬亭传》《张衡传》。②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多用作小说名称),如《水浒传》《柳毅传》等。③解释经书的著作,如《左传》等。
二、序①指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作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如《(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等。②指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内容多是勉励、赞许之辞,如《送东阳马生序》等。
三、疏①封建时代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又称奏章、奏议,如《论积贮疏》《谏太宗十思疏》等。②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如《十三经注疏》等。
四、表①向皇帝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文体,属奏章的一种,如《出师表》《陈情表》等。②用表格形式排列事项的一种文体,如《史记·十表》。
五、传奇①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如《李娃传》《会真记》等。②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一般每本由20余出至50余出组成,如《牡丹亭》《桃花扇》等。
六、乐府①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汉代人把乐府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同时,魏晋六朝文人用乐府旧题写作的诗,有合乐有不合乐的,也一概称为“乐府”。继而在唐代出现了不用乐府旧题而只是仿照乐府诗的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或“系乐府”。②宋元以后,“乐府”又用作词、曲的别称。这两种诗歌的分支,最初也都配乐演唱,如苏轼的词集就称做《东坡乐府》。
一、传①指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也叫传记,如《柳敬亭传》《张衡传》。②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多用作小说名称),如《水浒传》《柳毅传》等。③解释经书的著作,如《左传》等。
二、序①指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作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如《(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等。②指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内容多是勉励、赞许之辞,如《送东阳马生序》等。
三、疏①封建时代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又称奏章、奏议,如《论积贮疏》《谏太宗十思疏》等。②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如《十三经注疏》等。
四、表①向皇帝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文体,属奏章的一种,如《出师表》《陈情表》等。②用表格形式排列事项的一种文体,如《史记·十表》。
五、传奇①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如《李娃传》《会真记》等。②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一般每本由20余出至50余出组成,如《牡丹亭》《桃花扇》等。
六、乐府①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汉代人把乐府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这种“歌诗”在魏晋以后也称为“乐府”。同时,魏晋六朝文人用乐府旧题写作的诗,有合乐有不合乐的,也一概称为“乐府”。继而在唐代出现了不用乐府旧题而只是仿照乐府诗的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或“系乐府”。②宋元以后,“乐府”又用作词、曲的别称。这两种诗歌的分支,最初也都配乐演唱,如苏轼的词集就称做《东坡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