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引发的“婆妈大战”

来源 :中外女性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pa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视上看到“单独二胎”政策的那一刻,小苗的婆婆高兴得差点蹦起来。小苗清楚婆婆盼孙子的迫切心理,老公是家中的独子,婆婆希望香火延续。想当初女儿刚出生时,婆婆失望到极点,小苗倒没啥事,婆婆却差点没得“产后抑郁症”。还好,这些年和婆婆相处得不错,她也很喜欢孙女。可是,老人家盼孙子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过。
  可小苗的老妈却对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不感冒,她不主张女儿再生二胎。就这样,两个家族形成了“主生派”和“反生派”两大阵营。以婆婆为首的老公家族,包括老公,以及老公的七大姑八大姨,属于“主生派”;以老妈为首的小苗的七大姑八大姨等等属于“反生派”。
  “反生派”的理由很充分。小苗身体弱,当初妊娠反应特别厉害,生一胎时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小苗今年已经35岁,高龄产妇生孩子风险更大了。并且,小苗的工作出色,在单位是顶梁柱,如果生了二胎,会影响工作发展。还有,小苗一家三口在城市生活,婆婆不愿到城里来,有了二胎没人带,找保姆不放心。再说了,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太高,会增加负担。一个孩子就挺好的,老妈就小苗一个女儿,不照样生活得好好的?
  “主生派”的反驳也很有力。现在医疗条件这么好,生孩子能出什么事?小苗生了女儿后,身体比当姑娘时还强壮了。35岁不算大,以前的女人50岁还能生孩子呢。婆婆身体好,带孩子没问题,如果生了孙子,她会义不容辞来到城里照顾,不会让小苗耽误工作。养孩子更不是问题了,这么多人养个孩子有啥难的,婆婆的积蓄还不少,到时候会全部拿出来支持。老话说得好,一儿一女一枝花,儿女双全才幸福,即使再生个女儿也不错,你瞧如今独生子女照顾父母多难,多个孩子分担一点会更好。总之,再生个孩子,会多一份幸福。
  开始的时候,婆婆和老妈还和气地陈述理由,双方态度都很好。婆婆不仅嘴上说,很快就开始行动了。她先是用“哄”的计策,来城里给小苗做好吃的,还买补品,百般讨好小苗,只等小苗点头答应生二胎。但老妈呢,不管婆婆做什么,都是“我自岿然不动”的架势,坚决不同意小苗生二胎。婆婆用尽了各种“招数”,可是见老妈依旧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终于生气了,开始用“逼”的方法,让老公逼小苗,还动员老公的七大姑八大姨给小苗做思想工作。
  没成想,小苗没表态,老妈却发怒了,一场婆婆和妈妈之间的大战终于开始了。那次婆婆和妈妈碰到一起,两个人针锋相对,滔滔不绝地争论起来,比辩论会上的赛手还激动,声音也越来越高,最后怒目而视,还弄得脸红脖子粗。
  突然,小苗大喊一声:“别吵了,生不生二胎,我和老公好好考虑后再决定!”婆婆和妈妈都不说话了,毕竟,生二胎是夫妻俩自己的事。
其他文献
老蒋脑卒中后“咽口水”都困难,小小球囊治疗1个月,让他恢复了“顺畅”进食的生活。  60岁的老蒋,1年前突发脑卒中,因治疗及时,基本恢复了健康。但由于大脑局部功能受损,影响了吞咽功能,不能正常进食。只能通过插入鼻子通向食道、胃部的食管注入流质食物,维持日常营养。因为咽喉部肌肉受损严重,甚至连“咽口水”这一简单的动作都难以完成,每天只能拿袋子接着,十分痛苦。老蒋不服气,多次尝试着自己进食,结果多次出
在血液透析室,血管穿刺是护理上非常重要且技术要求高的技术操作,尤其是直接穿刺动脉或股静脉在基层医院更为多见.穿刺成功后足够的血流量是透析效果的有效保证.如何有效的固定穿刺针以达到足够的血流量是透析室护士一直研究的课题.我们以往的方法是在股静脉穿刺部位附近放置1块15 cm3的海绵垫或15 cm高的卫生纸卷,但都不稳定,易滑动,有时因为患者非穿刺侧肢体的轻微活动或护士定时掀起盖被观察穿刺部位时稍不注
张大爷近两天打嗝不止,尽管自己用了各种方法试图止住这不由自主的打嗝,但是仍然无效,于是到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医生给张大爷进行了相关检查,并进行了针灸治疗,张大爷打嗝症状很快止住了。  打嗝,中医称为“呃逆”,西医称为“膈肌痉挛”,是由于自主神经和膈神经受到刺激后,横膈膜痉挛收缩而引起的。通常,患者喉间呃声连连,声短而频,不能自制,持续时间不定,重者可持续数日,甚者可持续数月、数年,给患者带来极大的
随着社会的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健康愈加关注,求医意识日益增强,医院收治病人数较多,病床周转率较快,而如今,护士年轻化已是普遍现象.年轻护士经验较为缺乏,且中夜班倒班频繁,与病人有效交流机会少,难以全面掌握病区病人情况,发生风险机会较高.我科系前列腺增生诊疗中心,收治病人均为老年男性,多合并其他疾病或特殊情况,为帮助护士较为全面掌握科室病人情况,我科特制定了病人情况交待表,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