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画廊怪象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lo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十年来,中国艺术市场逐渐走出了低谷,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油画这一块,国内各级画廊和拍卖公司的兴起,海外画商、画廊的大量涌人,使得油画市场行情十分看好,价位扶摇直上。然而市场过于年轻,使得我国油画艺术市场还是有着许多问题,二级市场火爆,而一级市场低迷依然是主要现象,这也使得我们不得不考虑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和解决途径。笔者从画廊现象分析来探寻我国画廊市场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画廊;艺术市场;媒体
  一、目前国内画廊现状
  所谓画廊,指的是展出和销售艺术产品的场所,其经常举办展览和展卖艺术作品。广义上讲,也包括销售商品画,装饰画,兼营工艺品等。画廊是画家作品的首次面世,经受社会认可的一级市场,就像作家写的书要经过出版发行一样,面临着选择。
  作为交易市场的画廊,它是转卖市场,即中间购买,担任着从艺术生产到消费过程中的媒介角色,为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预先购买、展卖、代理等,是一种不同的购买形式。
  90年代中期后,画廊业的迅速发展给油画艺术市场起到了铺垫性的效果,推动了油画艺术市场走向合理化、规范化、制度化,同拍卖业相互映衬。画廊是这一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他在画家、收藏家、社会与个人之间担当着桥梁的作用。中国艺术市场前景广阔,出现了一些很有实力的画廊,如在北京有云峰画廊、四合画廊,再如上海的东海堂画廊、龙人画廊,规范的经营体系使之继续向前发展。北京的云峰画廊曾多次推出老一辈著名实力派画家王明明,沈道鸿,梁岩等人的作品,上海的东海堂画廊曾推出潜力股艺术家萧海青,林菁菁,许丽娜等人的作品,在上海博览会上,龙人画廊所代理的石虎作品创出了令人瞩目的成交额,这些成绩也为画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然而在社会上也流传着这一种奇怪的现象:从日本来的旅游团,每位旅客在来中国之前都要人手一个旅游须知,在开头的“导购”一栏中,提醒旅客买画就要到荣宝斋,千万不要听信导游的安排,同时指出哪家哪里从前是导游经常领去选购的黑点。改革开放以后,书画业也逐渐兴旺起来,以各种名义开起来的“画店”“画廊”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多如牛毛,鳞次栉比,当今谁的画家好卖,就争先恐后的效仿,有些画廊老板专雇佣一批人造假署名随意写。老板给导游、翻译高额回扣,把当地的业余画家三流作品一张张的卖给有钱的日本人,还美名其曰“大刀阔斧的向鬼子们的头砍去”。短短几年时间,身价百万的老板大有人在。可是谁又会被欺骗两次呢?所以,赝品和粗制滥造,让国外收藏者们更加谨慎,热情也随之减退。像这种劣质的画在数量上是惊人的,影响也在扩大,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假画”,而这种假画赝品却在国内外市场滋长着,在中国买艺术品很有特色,到画家的家里买画可以买到真画,而画廊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说刺激了行画的大量生产,迎合画贩子的需要,画廊出现了名誉好的生意不好做,而生意好的声誉不好的怪象。
  画家成名后就会有模仿他的假画作品出现。有一次,北京的一位著名画家走进一家画店,当时就惊呆了,发现屋里摆设的好多都是签有自己署名的作品。画家近年来市场行情非常好,一次去琉璃场,竟发现有五、六家仿照他风格的画,并且都签着他的名字。画家指出后,问店员这些赝品的究竟,店员笑脸相迎,“请多包含,画店是1000元买进,6000元卖出。”经常有许多画家出钱买假画并销毁。
  二、画廊市场现状原因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大大小小的画廊也随之开放设立,但是画廊在艺术市场的地位、意义还是重视不够,它的发展相对缓慢,上面的事实也正说明画廊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一,“小、乱、散”的画廊急功近利,导致艺术市场只顾获取眼前利益,畸形发展。二,一些画廊的运作模式与市场还有一定的差距。三,从事画廊业的人员素质不高,参差不齐。四,对环境、大趋势的认识还需研究和提高。五,海外画廊的冲击,国内赝品的数量惊人,都使画廊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
  三、解决画廊怪象的措施
  那么就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市场的现状来看,画廊业应对竞争必须寻求合理有效的措施,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创造自己的经营特色,经营模式多元化,建立健全画廊的运作机制;
  (二)树立市场威信,收集优秀作品源,推出有潜力、影响力的艺术家及作品;
  (三)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水平,确保服务质量,遵守诚信,增强信誉度;
  (四)借助各种力量,各种方式,提高画廊的竞争力及地位,这种借力表现在:
  1、借学术之力。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收藏并不是赶时尚,它建立在学术的基础上,讲究的是“来龙去脉”,也就是学习油画艺术的基础上,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但是,仍然还有一些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今天,谁的画卖的好就卖谁的,明天谁火了就展谁的作品,这种投机也许会在眼前有一点的利益,但绝不是长久之计。各大院校是艺术的研究中心,特别具有浓郁的学术氛围,画廊可以与活跃的院校联合,挖掘新的潜力艺术家。
  2、借助媒体之力,艺术媒体是比较关注艺术市场的,特别是画廊、拍卖、艺术等方面。媒体传播了艺术思想,发掘艺术家,火热了油画艺术品市场。画廊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不要局限于小圈子,利用互联网,提高自身竞争力。
  3、借拍卖、博览会之力。每年全国都会有大型的怕卖,油画艺术品博览会,大量的买家、收藏家都会聚集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同样给画廊带来了人气。这样画廊可以在此期间做一些宣传,搞一些大型展览,聚集买家,提高品牌形象。
  4、借同行之力。有句俗话“同行是冤家”。在当代油画艺术崛起,画廊之间已经不再是你和我的竞争,特别是在国际油画艺术市場的冲击下,国内画廊走向“合作同赢,共同发展”的道路。只有这样在面对国际竞争时,才有抗拒风险的能力。画廊之间合作共赢,不同地域之间还可以互通有无,增强影响力。
  5、借金融业之力。当代各大银行注入油画艺术市场,这是个很好的机遇。2006年民生银行进驻中国艺术品市场,揭开了金融业投资艺术品行业的浪潮。画廊可以同银行、俱乐部等合作,为银行客户提供油画艺术的知识,一来提高品牌形象,二来收藏发掘收藏客户。
  参考文献:
  [1] 西沐.中国艺术品市场概论. 中国书店.2009
  [2] 丁宁.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林日葵.艺术经济学.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9
  [4] 杨身源.西方画论辑要. 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5] 常宁生.艺术巨商.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