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具有矿化率低、初级污泥产量大且产甲烷潜势高等优点,在实现污水厂碳中和、能源自给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引发了对该"过时"工艺的再思考、再探索。在总结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在碳源回收方面的研究基础上,介绍了两种高负荷活性污泥法(传统高负荷活性污泥法、高负荷接触稳定法)的工艺流程及其特点;分析了碳源改向的两种途径--生物絮凝和细胞贮存;总结了泥龄、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和污泥浓度等工艺参数对碳源回收率的影响;讨论了高负荷活性污泥法数学模型。提出了尚需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态势,以期为高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