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对高血压防治的效果。方法:选择元谋县姜驿乡辖区范围内高血压患者240例,通过随机分配的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再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防治效果。结果:在血压达标率上,观察组(90.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在高血压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效果,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针对性健康教育 药物治疗 高血压 防治效果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习惯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等诸多因素,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人群数量不断增大,给人们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做好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是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1]。良好的健康教育和适当的药物治疗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途径,本文选择2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的防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元谋县姜驿乡辖区内高血压患者240例,通过随机分配的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别有84例、36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55.6±4.8岁;观察组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别有81例、39例,年龄27-83岁,平均年龄56.3±5.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健康教育,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让患者掌握高血压注意事项,并记录患者病情;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及药物治疗,具体措施为:
1.2.1 针对性健康教育
①饮食教育:调节患者饮食结构,以清淡为主,尽量避免油腻,食物要低盐、低脂、低糖,每天食鹽摄入量需控制在6g以下,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钾、钙含量低的食物,尽量做到戒烟、戒酒。②肥胖控制:肥胖是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对于肥胖高血压患者,应控制饮食量,避免过饱,食物热量应适量,减少碳酸饮料、其它“垃圾食品”的摄入。③运动教育:患者每天、每周要保持适量体育锻炼,比如慢跑、散步等,改善患者机体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④心理指导:许多高血压患者存在焦虑、担心等情绪,对此,需要加强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变化情况,给予及时疏导,使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保持良好情绪,预防出现自暴自弃情况。
1.2.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在高血压防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如果用药不当,甚至会起到相反效果,适当药物治疗有:①利尿剂: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伴有心力衰竭患者,禁用于痛风患者,慎用于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其毒副作用主要是预防低血钾、糖耐量降低与心律失常等,常用药物与用法为:氢氯噻嗪,1-2次/d,12.5mg/次;吲达帕胺,1次/d,1.25-2.50mg/次;呋塞米则只能在肾衰竭患者中应用。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适用者包括合并肾动脉狭窄、心功能不全、肾脏损伤有尿蛋白患者,但主要是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药物治疗后发生咳嗽的患者,常用药物与用法为:氯沙坦,1次/d,50-100mg/次;缬沙坦,1次/d,80-100mg/次。③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但禁用于哮喘、心脏传导阻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用药物与用法为:美托洛尔,1-2次/d,50mg/次;阿替洛尔,1-2次/d,25mg/次;比索洛尔,1次/d,5-10mg/次。
1.3 观察指标
①血压达标率:血压达到正常标准患者的比例,正常标准为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2];②高血压知识掌握评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相应的高血压知识调查表,采取百分制,通过问卷调查,统计两组患者高血压评分情况。
1.4 本组研究数据均经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t、卡方检验,P<0.05表明差异显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血压达标率上,观察组(90.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在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上,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是当前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头晕、目眩、失眠以及心悸气短等,已经成为老年群体中的一种主要疾病,如果不给予有效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心、肾、脑等重要脏器都会受到影响,引发器官功能障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
针对性健康教育与药物治疗是高血压防治的有效手段,在药物治疗中,除了要掌握正确的药物用法外,还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逐渐降低患者的血压;服药要严格遵照医嘱,严禁自行更改药方或服用药物,禁止随意停止用药,以免造成停药综合征,造成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脑病等猝死情况。
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的血压达标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观察组评分的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为84.3±6.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61.5±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结果可知,相比于常规健康教育,针对性健康教育及药物治疗,可以取得更佳的防治效果,改善高血压患者病情,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性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效果,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翠平.针对性健康教育及药物治疗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9):1440-1441.
[2]黄淑蓉,刘亚玲.针对性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94,99.
[3]庞尔莲.针对性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2):241-243.
【关键词】 针对性健康教育 药物治疗 高血压 防治效果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习惯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等诸多因素,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人群数量不断增大,给人们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做好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是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1]。良好的健康教育和适当的药物治疗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途径,本文选择2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的防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元谋县姜驿乡辖区内高血压患者240例,通过随机分配的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别有84例、36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55.6±4.8岁;观察组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别有81例、39例,年龄27-83岁,平均年龄56.3±5.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健康教育,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让患者掌握高血压注意事项,并记录患者病情;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及药物治疗,具体措施为:
1.2.1 针对性健康教育
①饮食教育:调节患者饮食结构,以清淡为主,尽量避免油腻,食物要低盐、低脂、低糖,每天食鹽摄入量需控制在6g以下,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钾、钙含量低的食物,尽量做到戒烟、戒酒。②肥胖控制:肥胖是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对于肥胖高血压患者,应控制饮食量,避免过饱,食物热量应适量,减少碳酸饮料、其它“垃圾食品”的摄入。③运动教育:患者每天、每周要保持适量体育锻炼,比如慢跑、散步等,改善患者机体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④心理指导:许多高血压患者存在焦虑、担心等情绪,对此,需要加强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情绪产生的原因及变化情况,给予及时疏导,使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保持良好情绪,预防出现自暴自弃情况。
1.2.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在高血压防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如果用药不当,甚至会起到相反效果,适当药物治疗有:①利尿剂: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伴有心力衰竭患者,禁用于痛风患者,慎用于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其毒副作用主要是预防低血钾、糖耐量降低与心律失常等,常用药物与用法为:氢氯噻嗪,1-2次/d,12.5mg/次;吲达帕胺,1次/d,1.25-2.50mg/次;呋塞米则只能在肾衰竭患者中应用。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适用者包括合并肾动脉狭窄、心功能不全、肾脏损伤有尿蛋白患者,但主要是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药物治疗后发生咳嗽的患者,常用药物与用法为:氯沙坦,1次/d,50-100mg/次;缬沙坦,1次/d,80-100mg/次。③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但禁用于哮喘、心脏传导阻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用药物与用法为:美托洛尔,1-2次/d,50mg/次;阿替洛尔,1-2次/d,25mg/次;比索洛尔,1次/d,5-10mg/次。
1.3 观察指标
①血压达标率:血压达到正常标准患者的比例,正常标准为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2];②高血压知识掌握评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相应的高血压知识调查表,采取百分制,通过问卷调查,统计两组患者高血压评分情况。
1.4 本组研究数据均经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t、卡方检验,P<0.05表明差异显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血压达标率上,观察组(90.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在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上,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是当前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头晕、目眩、失眠以及心悸气短等,已经成为老年群体中的一种主要疾病,如果不给予有效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心、肾、脑等重要脏器都会受到影响,引发器官功能障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
针对性健康教育与药物治疗是高血压防治的有效手段,在药物治疗中,除了要掌握正确的药物用法外,还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逐渐降低患者的血压;服药要严格遵照医嘱,严禁自行更改药方或服用药物,禁止随意停止用药,以免造成停药综合征,造成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脑病等猝死情况。
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的血压达标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62.5%);观察组评分的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为84.3±6.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61.5±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结果可知,相比于常规健康教育,针对性健康教育及药物治疗,可以取得更佳的防治效果,改善高血压患者病情,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性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效果,对高血压患者健康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翠平.针对性健康教育及药物治疗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9):1440-1441.
[2]黄淑蓉,刘亚玲.针对性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94,99.
[3]庞尔莲.针对性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2):2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