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英雄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iewong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英雄?
  荆轲当之无愧!
  谈及荆轲,我发现有的同学并不认为他是一位英雄,甚至还有人给他戴上有勇无谋、天真高傲的帽子。我对这样的观点不以为然,否则为什么历经两干多年,那么多人对荆轲推崇有加?
  荆轲并不是燕国人,他为报燕太子丹之恩、为解燕太子丹之围而献计,拟以秦国判将樊於期之头颅及燕督亢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他所做的一切并不会带给他实际的好处,相反他还冒着极大的风险,事实也证明了这点,最后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有人因此说他蠢。因为即使燕国亡了,他也可以一走了之,从此游山玩水,行侠仗义,逍遥自在;或者他也可以再找一位君主效力。然而他没有。明知山有虎,他偏向虎山行。秦国一行,事关“一时事”与“千古事”。败,则是“一时事”;成,就是“千古事”。他所做的一切,只为报答太子丹昔日的知遇之恩,铁血丹心一览无余,这才是“所欲有胜于生者”的真正含义。
  在古代,侠士精神是很多人推崇的。那些侠士行走江湖,见义勇为,路见不平便一声吼。我小时候也十分向往这样的生活:背上一把剑,凭着一身的本事闯出一条路来,遇不同的人,做不平凡的事。荆轲心中应该也有这样的执念、这样的侠士精神,他把“忠义”放在了第一位,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如此凛凛豪气、朗朗风骨,怎不是真的勇士,怎不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大英雄?
  有些人在批判荆轲有勇无谋时是否该反省自己呢?如果你是荆轲,你会怎么做?你能否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只为成全“忠义”二字?我相信大多数人做不到这点,甚至还会站在一旁看热闹。因为在他们眼里,舍生取义是傻子的行为。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是時候将忠义精神、侠士精神重新拾起,继续传承了!
  何谓英雄?其必曰:如荆轲一般,传忠义之风,立浩然之气;不屈不挠,不卑不亢;有进有退,有情有义,此乃真英雄也!
  佳作点评
  明知可能一去不复返,却还是义无反顾,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有人对荆轲这样的行为不以为然,小作者对此加以反驳,提出自己的观点:荆轲是位真真正正的大英雄,之后展开分析,并号召重拾忠义精神、侠士精神,中心突出,结构完整。语言若能再润色一番,内容再多一分深刻就更好了。
  (岳靖淞)
其他文献
帕劳——上帝的水族箱,一个被海洋之子守护的地方,位于西太平洋上,散发着最自然、最纯真的味道。  我向往这个地方很久了!  我们来到帕劳时已是深夜,漆黑的夜幕遮蔽着天空,抬头望去,除了透过树叶的几束微弱灯光,别无他物。海浪轻轻冲击岸边的声音,在这寂静的空间里是那么清晰,拍打出一首小夜曲,时缓时急,时高时低,哗哗淙淙交替入耳。顾不上聆听,来不及遐想,我们进入酒店稍加整理洗漱,就与周公会面了。  早晨,
真题再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题目解析  根据材料,我们不难提炼出以下关键词:车、时代、发展、生活、真情、观念、人生哲理。看到这些词语,我们几乎会本能地产生一种想法——写我(包括家人、亲人、朋友)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是苦痛的海洋,要做的只是划好快乐的小船。”芥川龙之介也有类似的阐述:“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没有人能否定生活中有许多令人烦恼的琐事,毕竟我们不是《马丁的早晨》中那个天真烂漫的小男孩,每天都能体验不一樣的生活。“琐事”是客观的,而我们感受到的“苦”“乐”是主观的,因此我们能把握的,也就是“划好快乐的小船”而已。  对一个“在苦痛的海洋里游泳”的人来说,生活中的琐事烦
这学期飞羚合唱团第一次四声部集中训练时,“女高”以明亮通透的音色、颇准确的音高获得了其他声部的掌声。唱罢高音,我感到意犹未尽,颅腔内似仍有共振的余韵。其余三个声部单独唱罢,竟是远不能及。  “女低,怎么回事?”指挥李老师那荆棘般的络腮胡子微微发颤。  “我把女高声音好的调过去。杨佳艺,女低二。”傅老师的目光不容置疑。  我惊讶地点一点头,起身。  排练了几回,我算是知道情况了。女低二是女低声部中分
亲爱的王先生:  我沏了一杯你最爱的大红袍,坐在窗边看着窗外南方独有的阴雨天,和着茶水氤氲的热气眯起了眼睛,想你。  是你说的,晴天适合抽烟垂钓,雨天最爱喝茶闲聊。  说实话,我真的不喜欢你抽烟。我将房间四面的墙壁甚至电脑屏幕上,都贴满了多年吸烟者肺部布满黑斑的恐怖照片,你看到后哭笑不得地一张一张揭下来,轻轻捏了捏我的鼻子说你离不开烟。是的,你离不开烟。高兴生气、有事没事、饭前饭后,烟都是你的必需
十八年前,当落日的余晖洒在文庙的瓦片上,一粒文学的种子萌发了,青春文学社从此诞生。  从十五年的社报《青春》中蹒跚走来,从三年的社刊《青春》中走来,它正努力地芬芳着这个缤纷的世界。它陪着怀梦的孩子长大,现在,路上,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在这里,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他们走进蒹葭苍苍的江畔低吟浅唱,听三毛在大漠讲《撒哈拉的故事》,驻足在《巴黎圣母院》中眺望中世纪的欧洲,跟着高尔基的《童年》一起長大,
1月5日,“若有光芒,必有远方”2016马云乡村教师奖年度颁奖典礼在三亚举行。来自13个省区市的100位优秀乡村教师,每人获得了10万元奖金,其中有6位西藏教师。为了表示对这些乡村教师的尊重和欢迎,马云邀请了各路明星前来为乡村教师助阵。不仅如此,他还自己上台和宋小宝合演小品,通过自己的方式为长期坚守在教学一线的乡村教师送上祝福,完美践行了他那句“中国可以没有阿里巴巴,没有马云,但是不能没有乡村教师
《诗经》曰:“有女同车,颜如舜花。”挤了多日的公交车,与余同车之女子多矣,但“颜如舜花”者还一个未见。不过,每日皆有一女子与余同车,其人之精彩程度胜于古诗中“妖姬脸似花含露”之美人多矣!   此人十六七岁,个子极矮小,长发于脑后扎成辫子,眼睛倒挺大,可惜缺乏“一双瞳仁剪秋水”的风情。长辫又不是唐朝女子半偏的云髻,没法满足人的美学欲望。总之,我对此人的感觉就像村上春树在《且听风吟》中写的那个只有四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 北京地铁乞讨者胸前悬挂二维码  背着背包、拄着拐杖,手拿装着零钱的小包,是地铁乞讨者常见的形象。然而,2017年11月,网友在北京地铁5号线宋家庄站附近看到,乞讨者身上多了一项“装备”:胸前悬挂着一张打印了二维码的纸,可以扫码付款。网友拍摄的照片显示,地铁里有一男一女两名乞讨者,身材矮小,女性穿着红黑色格子上衣,手里提着一个红色袋子,胸前挂着一张打印了二维码的纸。男性走
中秋的月又圆了,一片寂寥的心空,飘过朵朵思乡的云。来美国多年,虽然月圆月缺与故国的无异,中秋那特有的味道却不尽相同。还好,在华人集聚的旧金山,每年中秋节,总举办不少庆祝活动,慰藉了中华儿女节日的乡愁。  每逢中秋佳节,人们扶老携幼早早来到唐人街。此时,几条街道早已人声鼎沸,五花八门的商铺里,吃的、用的、穿的、玩兒的,应有尽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秋神话故事在舞台上轮番上演,那引人注目的舞狮拉开了中秋